主观幸福感概述(一)_主观幸福感论文

主观幸福感概述(一)_主观幸福感论文

主观幸福感概述〔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观论文,幸福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研究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有助于认识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介绍SWB的概念及有关的理论,重点探索属于主观范畴的人格因素(外向性(E)、神经质(N)、开放性(O)、有爱心(A)、认真(C), 及属于客观范畴的生活事件(社会关系、收入、健康状况)对SWB的影响。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人格,生活事件

心理学对情感的研究曾一度集中于负性情绪如忧郁、焦虑等。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研究安康、舒适和幸福等正性情绪,有关的描述性论著、个案记述及实验研究都极大地推动了对SWB的研究。

1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一个人何时感到舒适和安康?为什么有人常称自己生活幸福,有人却生在福中不知福?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先哲们就在探求人类幸福的途径,当时的一些术语一直延用至今。

幸福的涵盖面极广,其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伦理学等众多学科。心理学侧重于对这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及其成因的探讨。

描述幸福的术语很多,如满意、高兴、快乐、愉快等。由于这些术语的高度日常生活化,人们的理解有些混乱。现将幸福分类如下:

(1)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 认为幸福是基于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而不是基于行动者的主观判断。如Aristotle 将“价值”看作判断标准,Tatarkiewicz则将“成功”作为标准,古代许多哲学家因此而强调物质生活的享受。

(2)以情绪体验界定的幸福。认为幸福就是愉快的情绪体验, 可通过比较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何者占优势来判断。

(3)个体自我评价的幸福。 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这就是本文所要介绍的SWB。

SWB具有如下特点:(1)主观性。它依赖于评价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的标准。(2)整体性。它是一种综合评价,包括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对生活的满意感这三个维度。(3)相对稳定性。 尽管每次测量会受到当时情绪和情境的影响,但从长期看,SWB 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

测量SWB的方法很多。Gurin、Veroff等直接询问被试是否感到快乐;Cantril 采用“自我安置等级”法:让被试自己确定最好的和最坏的生活标准,然后评定自己目前生活状况所处的位置;Bradburn设计了“情感平衡量表”;Kamman和Flat分别设计出测量情感频率和情感强度的问卷;Diener等编制了“生活满意感问卷”。这些测量方法的出现不仅表明SWB的研究已从单一的情感维度发展到进行整体的认知评价, 同时也勾画出SWB这一概念的演化过程及实质。

2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2.1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格特点。这里主要介绍人格五因素E、N、O、A、C(即大五)对SWB的影响。

Costa和McCrae总结了人格与SWB的关系,认为SWB 主要依赖于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及生活满意感。他们的研究(1100名被试)发现,某些特质(如社会性、社会活动、充满活力等)产生积极情感,某些特质(如焦虑、担心、对身体的关注等)则产生消极情感。这两组特质群均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构成了外向和神经质。因此,他们假设外向和神经质是影响SWB的两个维度, 其他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假设。他们的研究还发现,人格可以预测10年后的SWB,证实了SWB的相对稳定性。

许多研究[1-4]都重复证实了这一结论:外向(E)与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有关,与负性情感无关,因而提高SWB;神经质(N)则与消极情感有稳定的相关,从而降低SWB。

相比之下,对O、A、C因素的研究较为贫乏。

O(openness to experiences)型个体的特征是注意范围广,情感丰富,愿意增加自己的各种体验,具有想象力、好奇心、探索性和开放性,类似于Diener提出的“情感强度”。

人本主义者认为O型个体的特征正是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因此推断O型被试的SWB较高。但Costa和McCrae[4]却发现并非如此。 他们采用自我报告及配偶评述的方法,研究了429名成年人(24—87 岁)的五个人格因素与SWB的关系,发现:O因素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都有正相关,但与生活满意感无关,因而对SWB不产生净效应。

A(agreeable)型个体的特征是温和、忠诚、充满爱心,他们一般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McAdam和Bryant曾测定了亲密动机,发现男性和女性的紧张感、不快乐感均与亲密动机有负相关,Erikson, Sullivan等人也指出,在解释A和SWB的关系时,亲密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Adler也曾把承担义务、富有爱心,相互合作归纳为一个概念————社会兴趣,认为它与生活满意感有正相关。

C(conscientious)型个体的特征是有效能,有能力,工作努力,他们常常会在工作中感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完成感、实现感。目标的实现与C及较高的SWB都有关,主要是成就动机在起作用。

McCrae和Costa(1991)[4]的实验发现N、E、O可解释SWB11—18%的变异,当加入A和C时,可解释19—25%,而且发现A和C单独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A型、C型个体所具有的亲密动机和成就动机均能提高SWB水平。 正如Freud早先谈到的:爱和工作是人类心理健康和幸福的主要因素。

McCrae和Costa比较系统地解释了人格五因素对SWB的影响,认为:外向和神经质对SWB起着气质性(temperamental)的作用,即它们分别对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有较高的内在敏感性;O虽然并不直接影响SWB,但却增加了对两种情感的体验,它起着经验性(experiential)的作用;A和C则对SWB起着工具性(instrumental)的作用, 它们通过创造使人们快乐的环境及生活事件而提高SWB。可见,不同的人格特质影响SWB的机制是不同的。

此外,自尊心、控制源倾向、自我概念等都影响SWB。一般认为, 高自尊、内控倾向、自我较和谐、内部冲突较少的人,其SWB较高。

SWB与心理成熟有关吗?Alker,Grawin认为SWB 与心理成熟有正相关。但McCrae和Costa的研究否定了这一结论, 其他研究(如智力)也都怀疑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可以推断,SWB与心理成熟无关。

2.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目前许多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重要的生活事件会引起SWB 变化[3]。一般说,良性事件与正性情感相连, 恶性事件与负性情感相连。那么,社会关系、经济状况及健康状况等生活事件如何影响SWB呢?

2.2.1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朋友关系、 邻里关系等,是影响SWB的主要因素之一。 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支持作用。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信息上的帮助,增加人们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自尊感、自信心,当人们面临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时,还可以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安定神经内分泌系统,增加健康的行为模式,从而增加正性情感并抑制负性情感,防止降低SWB。因此, 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人们的SWB,而劣性的社会关系则会降低SWB。

社会支持的作用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归因于能力或社会性等与社会支持有较高相关的人格变量。Hotard研究了内外向及神经质与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在291名被试中发现:内向个体的社会关系对SWB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于高神经质个体及社会关系较少的个体,外向性的影响更大。

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积极的社会关系,而事实上,消极社会关系的影响可能更大。

2.2.2经济状况。很多研究发现收入与SWB呈正相关。如,富裕国家的人民比贫穷国家的人民更幸福;在同一国家,富人比穷人更幸福。原因在于,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利和地位,伴随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SWB较高。

另有研究表明收入与SWB无关。1946—1978年间, 美国的人均收入增加了很多,但平均的快乐水平却没有增加。这表明收入的影响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社会比较。分配偏差和相对的剥夺感是收入与SWB 之间的中介变量。此外,收入增加也可能意味着交通拥挤、噪音、污染等导致负性情感的应激事件的增加,这就可能使SWB 并不随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也有研究发现,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的影响就很小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彩的人并没有感到更快乐,相反可能出现一些不快乐。H·C·林德葛兰和P ·布里奇曼因此提出金钱心理学,来研究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2.2.3健康状况。健康是整体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 自我评价的健康状况比客观的健康状况对SWB的影响更大。健康的作用机理,不只在于人们对躯体状况的感知,更主要的是这种健康状况允许他们做什么事情。对老年人来说,健康对SWB的影响尤为重要。

国内郭晋武、杨彦春、周建初等对生活事件的研究也发现:家庭生活、经济、健康是影响SWB的重要因素。

尽管属于客观范畴的生活事件对SWB有上述的影响,但SWB是一种主观的体验,客观的外界因素往往是通过主观加工而起作用的。许多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如Heady[3]发现:人格影响生活事件进而影响SWB。 可见,SWB与主观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

3 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理论

3.1目标理论。认为SWB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

许多有关SWB的心理学理论本质上都属于目标理论。如Freud认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满足,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放弃本能的快乐而去追求文明的目标,因而导致SWB的下降; 人本主义者则注重人的价值,Maslaw提出需要层次论,认为个体在特定水平上的需要满足之后,这方面的SWB就会提高,进而追求高层次的幸福,与Freud不同,他将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看作是人类最高的幸福感。

Freud 也提到通向心理健康的两条途径为爱与工作, 实质相当于Maslow提出的爱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使Freud与Maslow 又有共通之处。

Chekola,Palys和Little等也都提出过各自的目标理论。

一般认为,正性情感与目标的出现和维持有关,也与靠近目标及实现目标有关;而缺少目标、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向目标的活动受干扰则会产生负性情感。 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影响SWB。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SWB。

这里的一个问题是,目标的实现会导致SWB的长期变化吗? 抑或它仅导致短时的情绪激动?

3.2活动理论。认为SWB产生于活动本身而非活动目标的达成。如,爬山这项活动本身就比爬到山顶给人带来更多的快乐。Aristole是最早持此观点的人之一,他认为快乐来源于有价值的活动。对这一观点表达得更为充分的是“流溢论”:当人们投入到一项活动中,且活动难度与其能力相匹配时,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流”的感觉,而太容易的活动会使人厌烦,太难的活动又会使人感到焦虑。

但活动这一概念过于广泛和模糊,人们甚至可以把社会交往、锻炼、习惯等都看作活动,而且,活动与SWB 的关系还依赖于反应者的人格特点,所以使得有些活动并不能很好地预测SWB。

3.3从上到下的理论和从下到上的理论

从上到下的理论属于人格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以积极方式体验生活的性格倾向,即有快乐的素质。

Andrews和Withey发现, 某一领域的满意感(下)对整体生活满意感(上)的产生并没有多大关系,前者只是来源于后者。这一结论支持从上到下的理论。

有关记忆网络的研究表明,人们具有积极或消极的记忆网络,因而会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对事件作出反应。有些人的积极网络非常强大,以致形成了以快乐方式进行反应的习惯,即使面对没有明显倾向的事件时,这种积极的网络也起作用,也会使人感到愉快,这就是具有快乐素质的人。

Gray在70年代提出了预测内外向和神经质情感易感性的理论,认为人类有两个动机系统:行为激活系统(通过奖励调节行为)和行为抑制系统(通过惩罚调节行为)。不同的人对奖惩的感受性不同。外向者对正性情感敏感,非神经质及稳定的个体对负性情感不敏感,这两类人的主观幸福感较高。

McCrae和Costa[4]提出的外向与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起气质性作用的观点也认为,它们直接决定产生快乐的能力。

此外,Eyscenk,Strelau,Tellegan等人也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从下到上的理论则认为:幸福等于各个快乐事件的简单相加。在判断人们的幸福度时,只须对许多暂时的痛苦和快乐做出心理运算即可,即幸福等于快乐减去痛苦,此观点很具代表意义。Forayce也发现, 若用意识努力来减少暂时的消极情绪确实可以增加幸福感,缺乏愉快的事件确实会导致抑郁。

从上到下的理论和从下到上的理论分别得到不同证据的支持,因而都具有一定的正确性。

3.4判断理论

判断理论认为,SWB产生于现实条件与某些标准的比较。 现实条件高于标准时,SWB提高,反之,SWB则降低。

判断理论的基础是它所使用的标准。由于判断标准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理论,如社会比较理论、适应理论和自我理论等。

社会比较理论是将其他个体作为标准,自己优于别人,就感到幸福。许多研究发现,与更幸福的人比较(向上比较)会降低主观幸福感,与更不幸的人比较(向下比较)会提高主观幸福感。社会比较对许多领域内的满意感判断都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适应理论是把过去的生活作为判断标准,现在的生活优于过去,就会感到幸福。一般来说,第一次出现的事件,由于其性质的好坏,使人产生幸福感或不快感。但当事情重复出现时,它就会逐渐失去激发情感的能力。因为人们可以适应好的环境,不再感到幸福,也可以适应坏的环境,不再感到不幸。这时,只有事件的改变才可再次引发情感。人们的适应是如此彻底、如此迅速,以至有时根本觉察不到事件的影响。这个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生活事件对SWB的影响较小。

自我理论是依赖于自我概念这一标准。Higgins认为, 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会导致沮丧、抑郁,从而降低SWB。 自我和谐的人主观幸福感较高。

通常,人们并不在所有领域都作比较,而只在某些领域内进行比较。那么,何时何种比较占优势?Emmons认为在许多事件的判断上,社会比较都很重要,但对于某些事情(比如性),个人自己内部的标准往往有更大的影响。而且,人们进行判断时,还经常会受到自己人格特点的影响。

3.5动力平衡理论

由于人格因素只能解释主观幸福感的一部分变异[6],而且, 并非所有的生活事件都直接影响SWB,而更多地是通过人格起作用, 所以单纯的人格理论或生活事件理论都存在着不足。

动力平衡理论[3]则试图弥补这一不足。它认为, 每个人都有一套平衡的生活事件水平和平衡的SWB水平, 它们都建立在稳定的个人特点之上。任何事件对SWB都有三种可能的影响:使SWB升高、降低或保持平衡水平。当生活事件处于平衡水平时,SWB不变, 一旦生活事件偏离正常水平,如变好或变坏时,主观幸福感会随之升高或降低。但这种偏离是暂时的,因为稳定的人格特点具有重要的平衡功能,会使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都回返到平衡水平。但这个理论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考察不同生活事件的变化对SWB的相应影响, 以及人格所起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近年来,有关SWB的理论发展很快,研究者从人格、 生活事件等许多不同的角度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变化过程。这些理论各有千秋,有些理论之间还有一定的重叠,它们都可以较好地解释一些现象,但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4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首先,在对主观幸福感各个维度的研究中,人们相对更加重视情感因素,而对认知因素则较为忽视。其次,在许多研究中,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并不相同,测量方法、测量工具也不同,以至出现了许多相互矛盾或不确定的结果。很多因素,如自尊、社会关系、生活事件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可能存在着双向的相互影响,何为因何为果,仍没有定论。最后,影响SWB的因素很多, 而且在测量中还存在着社会赞许性,认知偏差、反应定势等,这些都为SWB 的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未来的研究中,有两点值得重视:(1)相关领域的研究, 因为SWB的涉及面很广,其他领域的研究必将对SWB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本土化,国外对SWB的研究颇多,而国内很是欠缺,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国外的理论、量表及方法并不能直接套用到国内的研究中,这就需要有个本土化的过程。这一任务十分艰巨,但却很有意义。

注释:

〔1〕本文于1995年2月5日收到

作者在收集资料及写作过程中,得到陈仲庚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标签:;  ;  ;  ;  ;  

主观幸福感概述(一)_主观幸福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