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皓光学术思想总结——补肾法的临床应用论文_杜铁民, 王皓光

王皓光学术思想总结——补肾法的临床应用论文_杜铁民, 王皓光

山东烟台市中医医院 264000

【中图分类号】R256.22【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 王皓光学术思想总结;补肾法;临床应用

我跟王皓光老师学习近3年,受益多多。今从王老师在临床上对补肾法应用出发,总结一下王老师的学术思想中极小部分——补肾法。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指导自己的临床。

肾主水,藏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从生老到病死的整个过程,肾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调肾气在人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后世张介宾云:“水火具焉,消长系焉,故为受生之初,为生命之本”。因此不难理解,肾之藏精,生髓,主骨,荣发。出技巧,主生殖发育,开窍于耳,二阴,主水等一系列功能,无一不是在阴阳互根和互为消长之下,而不断地发挥其作用的,反映了中医整体观的特色。阴阳互为平衡,一但有了偏盛偏衰,其平衡即遭到破坏,形成病态。肾病有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三方面,但由于肾脏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肾病往往会累积其他脏腑,其他脏腑病变也往往会累积肾脏,故补肾法在临床中占有重要作用。通过补肾法,使机体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恢复,气血运行如常。近数年来,王老师临床多重视补肾法治疗各种疾病,现结合病机,从理论给予剖析。

1、在胸痹中的应用

胸痹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如肾阳虚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视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通,发为胸痹。或阳气虚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阴寒之邪,包括寒邪、痰饮、血瘀等上乘阳位,阻滞气机,痹阻不通,发为胸痹。同时病变日久,皆可由实致虚,加重阳虚。如痰浊、阴寒居于胸中,胸阳痹阻,病延日久,可耗气伤阳,加重阳气虚衰。故补肾法在胸痹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温补肾阳,振奋一身之阳气,使气机升降正常,清阳升,浊阴降,病自除。王老师称之为补肾降浊阴法。常用附子、肉桂补肾阳,檀香、降香以降浊。如果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饮上凌心肺,除可合用真武汤温阳而化水饮外,王老师还喜欢应用苏木、泽兰以活血利水。

如肾阴亏虚,则不能濡养五脏之阴,水不涵木,又不能上济于心,因而心阴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而致胸痹,同时心阴不足,心火燔炽,下汲肾水,又可进一步耗伤肾阴,两者相互影响,临床多见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剥,脉细或促代。临床多给与滋阴降火,养心和脉治疗,多给与炙甘草汤加减。临床多用煅龙骨、牡蛎、琥珀、磁石等重镇潜阳之品;

2、补肾法治疗眩晕

《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故脑髓的有余与不足,取决于肾精之盈亏,肾精又赖于肾中元阴元阳化合而生成,此精来源于先天,有赖后天饮食精微的颐养。同时,肝为肾之子,肾精亏乏,不能涵养肝木而生内风。《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治疗此类眩晕,必以补肾与益肝同用,以息肝风。张介宾云:“眩晕之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张介宾所谓虚者,除去气血两亏者,即时肾精亏虚,故肾精亏虚在眩晕中占有重要地位。

辩证中应注意肾阳虚、肾阴虚,还是阴阳两虚,在临床上应注意肉桂、附子的应用,尤其注意应在大补肾阴的基础上,加少量肉桂、附子以助阳,取其阳生阴长之义,若畏惧肉桂、附子的辛热而舍弃不用,则临床效果往往不佳。在临床上多应用左归丸、右归丸加减补肾阴肾阳。同时注意加用牡丹皮、天冬、蒺藜、菊花等凉肝息风。若肾失封藏固摄,遗精滑泄者,可酌加芡实、莲须、桑螵蛸等固脱涩精。

3、从肾以治咽痛

治疗咽痛,临床多用清热解毒利咽之品,金银花、菊花、罗汉果、胖大海等为常用,也有加用红花、生山楂之品,旨在活血化瘀。王老师除应用上述之品外,还多应用麦冬、玄参或九香虫等药物,可认为是从肾以治咽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足少阴之脉循喉咙通舌本,故《伤寒论》中将咽痛列入少阴篇,但喉痛也有寒热虚实之分,属于实证、热证者,世人皆知,多采用清热解毒利咽之品。而属于虚证、寒证者多易忽略,但临床实际中并非罕见,临床可见阴虚内热所致的咽痛,盖因肾水不足,相火无制,虚火上炎,即少阴之火。其证多见口干面赤,痰涎上涌,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临床上多加用麦冬、木蝴蝶或玄参,甚至可合用麦味地黄丸主之,滋肾水以制阳光。

临床上也可见格阳之喉痹,由于元阳亏损,无根之火上客于咽喉,多由房事无度,上热下寒,同时可见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头晕耳鸣,脉象沉微或弦滑无力,轻者多应用九香虫,既有温肾助阳之功,又有行气止痛之效,一箭双雕。如重者,多合用八味肾气丸等补肾摄纳,引火归元。

4、滋阴补肾治疗便秘

肠结便秘属实者居多,属虚者亦非显见。临床医师多有不分虚实,给予大黄、芒硝等药物攻下,此属攻下误投,必致虚虚之弊,《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北方色黑,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肾司二便,肾阴亏虚,则出现肠结便秘,尤多见于老年患者,肠中津液不足者。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谓:“肾水不足则大肠细小,水不足以润之,故肠细而干涸,肠即细小,则饮食入胃,不能下行,必反而上吐------”阴虚日久,甚至可以阴阳俱虚,阳虚则肠道失于温煦,阴寒内结,加重便秘,临床上常常虚实互见,寒热错杂者,故也不宜一见老年人便秘,就只补虚,更不宜猛进攻伐之剂,而犯虚虚之戒,变生它证。

王老师认为:临床上治疗阴虚便秘,常应用增液汤加减,并常加当归润肠通便,而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等药也必不可少。也有时加枳壳、沉香等行气之药以助通气之功。对于上述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者,也可佐以小量大黄,但得下即止,切忌用量过大,时间过长。

5、补肾法治疗石淋

石淋,多见于现代医学之泌尿系结石,临床医师多认为膀胱积热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因素,治疗每予清热利湿、消石通淋等法,但实践中体会,肾虚是其根本,治疗中应注意补肾。

肾藏真阴而育元阳,乃水火之脏,其经脉络膀胱,且与膀胱互为表里。肾主五液,司开合,有蒸化水液、通利小便的功效,故能维持水液的平衡。若肾虚不能蒸化水液而利小便,则体内水液代谢就失其常度,致使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停聚,郁而化热,湿热蕴结,日久则成石,故肾虚是本,膀胱湿热是标。虽然病初多呈湿热证,但只是一味地清热利湿,易造成邪不去而正先竭的不良后果。对于石淋,尤其反复发作,或术后残余者,往往单用清利剂越清越重,越利越湿,应注意补肾的应用。

在临床上有积热日久,熬灼阴液,或房事不节,劳倦过度,真阴被伤,症兼见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等,此应滋补肾阴,方可选六味地黄丸合清利之品,若病程日久,或年老体弱,肾阳虚衰,或清利太过损伤肾阳者,症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象沉微或弦滑无力者,应温补肾阳,方可选金匮肾气丸加减,以化气强肾,扶正利于去邪。

6、补肾法中“引火归原法”的临床应用

“引火归原”是针对肾火妄浮而设的一种特殊治法,是王老师在临床上特别重视的一种治疗方法。

“肾火妄浮”之“火”,既非实火,邪火,也非一般阴液亏损、阴虚上炎之虚火。故其治法既不宜用苦寒之剂,也不宜用单纯的滋阴之品,更不宜用单纯的温阳之品。它是既有阳虚的一面,又有阴虚的一面。若一派滋润,不顾温阳;或大量温阳,不顾滋阴,均非所宜。

所谓“引火归原”,即时在滋阴药中加用附子、肉桂之类引火下行,使阴阳平衡,虚火不升。古人多用八味肾气丸以滋阴温肾,引火归原。临床常用的交泰丸治疗失眠,就是清心降火的基础上引火归原,交通心肾,它也是王老师常用的“引火归原”治疗失眠多梦的处方。还有对于引动肝阳,常导致面红、头晕、耳鸣的患者,王老师常用煅龙骨、牡蛎对药滋阴重镇潜阳,引火归原,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王老师认为对于临床辩证比较复杂的病症,尤其外在表现为阴虚或阴阳两虚的病症,不要单一地滋阴,或单一地补阳,往往要注意是否可能存在浮火、浮阳的表现,这时,适当地应用“引火归原”,使虚火不升,阴阳平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临床效果。

论文作者:杜铁民, 王皓光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王皓光学术思想总结——补肾法的临床应用论文_杜铁民, 王皓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