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分析论文_王峰,李艳芳

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分析论文_王峰,李艳芳

济南信诚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推动了我国城乡的进步。近年来,我国住宅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化发展。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兴起,成为保证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对城市室外供热处理尤为重要。为确保城市能够健康、顺利发展,市政工程管线是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在室外供暖管网设计的过程中都在积极地进行着创新,以确保供暖品质。文章从实际出发,详细介绍了室外供热管道设计内容和设计要点。

关键词: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分析

引 文: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集中式的新兴住宅建筑也在逐渐增多。通常在北方地区,冬季室外的温度相对较低,暖气供热问题是是相关专家学者尤为关注的问题。在室外集中供热的一些区域,要注重供热网络的布局和设计,因为其关乎着居民的生活。在室外供热管网列表设计中,大部分是由锅炉房提供所需要的高温热水,通过提供加热转移给网管,使其传送给别的小区进行热交换,然后热水温度从管道中输送到每个需要使用的小区家中。整套供热网关的控制系统非常复杂,需要不断地进行计算和设计,才能确保供热效果的正常化和可靠性。

1室外供热管道设计内容

1.1热负荷量的确定

住宅小区设计供热网关的首要事情就是考虑热负荷量,因为热负荷量是供热管道设计时的基本参数,也是城市社区获得供热的首要途径。在设计热负荷量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节众多,最重要的标准是住宅小区用户的实际热量分配。每个网关的热负荷都是经过房屋建筑里面的施工图纸确定的,设计图纸时需要小区用户提供相应资料,并进行单一的供热管网设计。部分建筑单体在进行图纸设计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提供的资料信息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一起识别热负荷的具体信息。一个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需要注意许多因素,比如一些建筑物体会出现不对流现象,需要工作人员设计管网时特别注意。如果没有特定数量的热负荷资料,可以根据公共建筑中一些基本信息进行计算,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建筑材料和其他问题。在这个信息中,要特别注意对流加热信息和单位面积的负荷加热指标,而一个完整的建筑面积与热负荷量成线性关系。另外,确定热负荷量的大小,还需要对支线、支撑主干、分支等进行确认,这项工程采用的是单体负荷,是一个以热负荷连续但是不重复叠加式的方式进行计量。

1.2管径的确认

当计算出管道的直径时,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反复确认,其中一般供水管径可以根据管道内热介质的流量和管道的阻力比准确计算出,而本身供水管道的管径就存在一些误差。主线的电阻率一般选择的范围为30Pa/m到70Pa/m,一些靠近热源的用户,选择支线长度和支管长度的时候可以根据管网的实际布局延长,或者根据小于最大流速的支流速度来扩展,而管径大小也可以减少。通过计算管网中的热通量,参照阻力比和管道流速的数据大小,作为参考热水管的数值计算表,然后确定管道的直径。

2供热管网的设计要点

居民小区供热系统管网整体布局的设计,是管网设计中的一项要点。合理的设计,能有效的提高管网的供热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首先我们应该综合小区的基本环境,做到供热管网整个位置布置的把控,好的设计有利于管网系统的检修、泄水、排气等。其次,小区的各个团组的供热管网面积应该尽量做到相平衡,支线管道的长短设计避免差异过大的情况,这些设计有利于整个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达到供热稳定的目的。最后,供热管网设计应该做好前期规划,避免管道相互交叉的现象,有利于管网后期的检查维修工程。管网在具名小区内的布置,一般分为两种形状,这两种情况可以适应大多数小区的整体布控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枝状式布置

在管网布局中,分支类型更为常见。如果遇到大面积都是小区的情况,从热源到用户,一般供水管道需要平行铺设,这也是作为室外供水管道的主要途径,以便向后供水。管道直径随着水流量的减少而减小。在干管末端,回水的水压差需要保持最小,例如,中国某地区的供热面积约为100656m2,为保证供暖效果,需要采用分支式的布置方式。整体布置采用分组加热的形式,分为1,2,3组,每组的加热部分都相差无几,同时还要设置主干线与支干线的交叉点,并在其设立一个区域检查站,以便维护分支管道网络,使其不影响其他供热用户。

2.2环状式布置

每个小区的室外供水管网都为闭环系统,主干线和分支干线的直径固定不变。这使得从热源到整个闭环系统的供水和回水成为双向流动,并且任何分支都可以设置在支干管道上。与多种热源组合供热时,需要采用这种方式,以便加热平衡。同时,环形管道的直径是总热管的五分之二。

3管网敷设方式的确定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美观的方式,管网的敷设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地面以上的敷设方式和地面以下的敷设方式两种。

3.1地面以上的敷设方式:架空敷设

这种毒蛇方式一般适用于工业管网的敷设方式。这种敷设方式显得十分简洁直接,具有方便施工、方便操作、方便检查及维修的特点。同时具备经济适用的优点。

3.2地面以下的敷设方式

地面以下的敷设方式主要适用于居民小区管网敷设,这种敷设方式具备安全可靠、地表空间简洁、不需要支撑措施等特点,有利于居民小区人们的生活和安全,但是这种地下敷设方式的缺点也是相对的比较明确。地下敷设具有检查维修困难、地下因潮湿等原因造成的管道腐蚀性严重、车行道载重特别设计、花费较大等缺点。同时,地面以下敷设方式又分为埋地敷设和管沟敷设两种。(1)埋地敷设:埋地敷设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间,腾出地表空间,做到地表简洁、安全。有利于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的安全。但是因为地底潮湿且腐蚀性较大等特点。造成管道易腐蚀,使用寿命缩短的缺点,且维修的难度增大。而且因为低点的排液不便且易凝物凝固在管道内部处理困难等问题,故只有当架空敷设没法利用时,才会采取埋地敷设的方式。(2)管沟敷设:可以充分的利用地下空间且方便与检查和维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敷设方式。但是缺点也是同样的明显,费用高、占地面积达、排水点的设立等问题同样体现的比较明显。

4管网水力的平衡

一段城市居民小区室外供热管网系统安装结果好不好,其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管网水力的平衡性能。良好的居民小区供热管网设计,在其供热的时候,供热应该是均匀稳定的。而这些因素和管网的整体设计有关系。保证管网水力的平衡稳定,不出现“近端热、远端冷”的情况,是每一个管网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5结束语

在整个小区居民供热系统中,室外供热管网的设计是其中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在小区居民室外供热管网的设计制造的整个环节中,设计者应该综合整个地区的环境、小区的地形、环境等所有的因素,坚持从小区居民的供热体验着手,设计建造出完全符合小区居民安全舒适供热需求的居民小区室外供热管网。同时也希望本文章对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吉平.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5(11):55-57.

[2]刘立庆.室外供热管网合理设计之我见[J].吉林农业,2014(23):88.

[3]龚峰.浅谈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4):118-119.

论文作者:王峰,李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  ;  ;  ;  ;  ;  ;  ;  

住宅小区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要点分析论文_王峰,李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