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建设探讨论文_林裕钦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建设探讨论文_林裕钦

宁波市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000

摘要:城市规划是依据国家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法规形成的一项利国利民工程,对城市规划区内的生态建设采取统一的安排和控制,促进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随着城市更新改造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型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如何实现未来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思考

1 城市“生态园林”内涵与内容

“生态园林”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并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并纷纷用来指导本国的城市建设,其中城市“生态园林”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莫过于新加坡。“生态园林”不同于传统城市绿化概念,其是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环境为主导思想和主要目的,主张因地制宜,遵循生物的共生、循环、竞争等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城市的各类空间资源,让城市中的各类生物有机形成一个相对和谐、有序及稳定的“群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城市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园林”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环境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城市环境生态健康发展。城市“生态园林”是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宜居城市模型。城市“生态园林”是对当前城市自然环境的再保护、利用及改造,尤其是“生态学”思想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中的应用,其有效避免了大自然对城市环境及人类的“报复”;因此,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必须坚持“生态学”指导的基本原则,研究与应用生态学基本规律是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上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点”“线”“面”布置形式上,要注意突出“生态公园”、“生态走廊”等生态环境调节作用大的“斑块”、“廊道”的应用,从而为城市环境创造一个动态稳定的“绿地系统”,因为在从生态学角度“绿地系统”应该是城市“生态园林”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调节子系统”,其对整个城市“生态园林”具有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是城市环境具有“自然属性”及“自然调节”功能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生态园林”规划、设计与建设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

2 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人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也意识到生态园林对改善环境提升城市整体风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生态园林的建设还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2.1绿地面积不足,景观建设布局单一。很多城市建设中对绿地的建设还不够重视,城市中的许多绿地都成小块分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并且景观的设计形式单一,没有创新,有时只是一味重复已有的园林设计,在不同的城市中园林景观亦是如出一辙,没有自己的特点,体现不出生态园林能突出美化城市、提升城市美观的重要作用。

2.2植物群落的种类单一。在现在的城市建设中,为了构建一个美观整齐的园林,有的时候会完全没有考虑城市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和特征,照搬照用其它城市的植物搭配,完全不顾自己城市的特点,有时还会造成植物生长不好,甚至大面积死亡的现象。在园林绿化中以几种常见的植物为主,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导致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均欠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设计理念。深入研究较少,往往只停留在概念上,没有形成真正的理论框架来支撑,缺少系统、科学的指导。另外,缺乏以人为本以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设计理念,建设出来的生态园林不实用,没几年就遭到了拆除的厄运。这样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失去了生态园林所能展现出的自然美。

3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建设途径

3.1合理布局,加强建设的创新。目前,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形式不能再过于单一,不能在不同的城市中看到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景观形式,让人们产生审美疲劳的感觉。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应先保证布局合理,再进行创新,广泛地集结各个团队的设计方案,做到推陈出新,展现城市园林建设的新风貌。

3.2坚持生物多样性。在生态学当中,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园林规划建设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建设出来的生态园林就越稳定。因此,在今后的生态园林建设中,一定要注意考虑到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种类上的丰富,这样才可以增加整个园林的稳定。

3.3始终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园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服务,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所以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从人们实际的需求出发,不仅要考虑到绿化美观,还要充分符合人们的日常使用习惯和要求。另外,还要根据地方特色进行规划建设,要充分尊重当地特色,合理配置,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合理的城市生态园林,而不是纸上谈兵做个摆设。

3.4协调好环境规划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要始终遵循经济、美观、适用的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因为这些植物已经与环境建立了一种协调、稳定的关系,所以要在这些植物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减少投资,还能体现出该地原有的特点,展现出自然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规划方法的思路

(1)首先找出城市中重要点和重要面的位置,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找到这些主要绿地的设置位置、面积大小、主要形式和发挥的生态效益等,并安排好其间的关系,为城市中规划公园、广场、较大面积绿地、社区和一些有规模的企业的定位提供生态学依据。

(2)充分利用“廊道、斑块、基底”和生态学中的相关理论,为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建立“点、线、面、网、片”的生态园林体系,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3)在城市生态园林的绿化布局和植物群落格局上,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理论,避免种间竞争,有效利用资源,达到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合理的结构优化方法。

(4)建立综合评价的模型,将传统的生态园林的规划方法及理论与现有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比较,取其各自优势,综合利用,为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4 结束语

优秀的生态园林景观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休闲场所,让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陶冶情操,展现城市的文化魅力,充分的发挥出园林景观应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梁雪阳,陈明辉.浅谈我国园林设计的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

[2]刘鬻,王苗.试析园林管理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J].轻工设计.2011(2).

论文作者:林裕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建设探讨论文_林裕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