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附注射液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刚武

浅谈参附注射液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刚武

【摘要】目的: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而言,分析应用参附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7年07月--2018年09月入院抢救的患者中选择157例展开研究,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为实验组,共计79例患者,给予其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共计78例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的总有效例数为74例,总有效率为93.67%;对照组中的总有效例数为58例,总有效率为74.3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血压、脉率以及尿量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跟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急危重症抢救;临床疗效

参附注射液在中成药的范畴中,其主要是从中医古验方“参附汤”提以及

加工和改制形成的,此组方中涉及的中药有:人参和附子等,其经过科学的配伍,进而达到补阳气、驱瘀的效果[1-2]。在现代药理学中,其证明了参附注射液的药理作用较大,并其也广泛应用到休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患者以及免疫系统患者和血液系统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其应用效果比较显著。本文在2017年07月--2018年09月入院抢救的患者中选择157例展开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的研究内容作如下分析:

1. 资料和分析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07月--2018年09月入院抢救的患者中选择157例展开研究,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为实验组,共计79例患者,给予其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39例,最小年龄为30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年龄(50.4±2.3)岁;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有17例,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有30例,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32例。另一组为对照组,共计78例患者,其中男51例,女45例,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51.8±1.7)岁;其中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有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有31例,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27例。此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且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性,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治疗,即取端坐位吸氧,积极纠酸及抗休克治疗,同时需要重视控制患者的水电解质。并将患者水电解质控制在正常水平内。补充患者血容量的同时,

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华润三九(雅安)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51020664)进行治疗,用量为60ml,将其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之后实施静脉滴注,连续治疗三天,在用药质量的期间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监测。

1.3 统计学分析

分析本次研究数据的时候,选择SPSS23.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中的总有效例数为74例,总有效率为93.67%;对照组中的总有效例数为58例,总有效率为74.3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实验组795024574(93.67)对照组7830282058(74.35)X2值6.2487P值0.00182.2 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血压、脉率以及尿量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跟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逐年升高,临床上急危重病症患者的数量也有所增加,此患者一般具有病情相对复杂、病情变化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因此需要临床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迅速确定检查化验项目,明确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以减少患者的伤残率,提高患者生存[3-4]。参附注射液的主要由人参、附子组成,成分包括人参皂贰、乌头类生物碱等,在本文中,参附注射液中的人参成分,可以显著改善和增加患者的心排血量以及心肌收缩功能,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从而将血管扩张开来;而附子能够起到温肾健脾以及滋阴壮阳的效果;将人参与附子两种中药联合使用之后,能够起到利尿、强心的作用,进而达到及时纠正休克症状的目的[5]。经过研究可知:实验组中的总有效例数为74例,总有效率为93.67%;对照组中的总有效例数为58例,总有效率为74.3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血压、脉率以及尿量均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跟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效果,并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冬海, 吴利军.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 2013, 48(9):695-696.

[2]杨永治. 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178-179.

[3]安朋朋, 任志珍, 王君,等. 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多器官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5, 22(3):351-352.

[4]肖青勉, 韩永燕, 王维展. 参附注射液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现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6, 23(1):105-107.

[5]付进. 参附注射液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3).

论文作者:孙刚武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浅谈参附注射液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临床疗效论文_孙刚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