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与防治论文_刘洁

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与防治论文_刘洁

刘洁 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 475100

【摘 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方法 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312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的感染类型包括消化系统感染、口腔霉菌感染、皮疹等;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包括单纯静脉吸毒、静脉吸毒与性乱、性传播、母婴传播、采集血浆或者输血等因素。结论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多集中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部位,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临床病死率非常高,实际治疗时可采取抗病毒、增加免疫功能等方法,同时对该类疾病及时进行防控,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机会性感染;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是临床上一类全身性传染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免疫损害、免疫功能不全等[1],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与免疫功能的下降,将引发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与机会性肿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2例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并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312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病程最长的13年,最短的7年,男性患者162例,所占百分比为51.92%,女性患者150例,所占百分比为48.08%。

1.2 方法

采用统计学构成比方法对近三年艾滋病患者感染途径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需数据均严格记录至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途径

分析近三年艾滋病患者的感染途径

2012年:共出现65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单纯静脉吸毒患者有40例(61.54%),静脉吸毒与性乱有2例(3.08%),性传播有8例(12.31%),母婴传播有1例(1.54%),采集血浆或者输血有4例(6.15%),原因不明有10例(15.38%)。

2013年:共出现110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单纯静脉吸毒患者有71例(64.55%),静脉吸毒与性乱有3例(2.73%),性传播有13例(11.82%),母婴传播有2例(1.82%),采集血浆或者输血有9例(8.18%),原因不明有12例(10.9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014年:共出现137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单纯静脉吸毒患者有84例(61.31%),静脉吸毒与性乱有7例(5.11%),性传播有19例(13.87%),母婴传播有2例(1.46%),采集血浆或者输血有11例(8.03%),原因不明有14例(10.22%)。

由此可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艾滋病感染患者中,主要集中于静脉吸毒患者,而母婴传播的概率较小,究其原因可能与医院对艾滋病的宣传与预防措施的逐步完善相关。

2.2 临床表现

312例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消瘦、皮疹、腹泻、贫血、鹅口疮、胸痛、腹痛等,其中主要受累部位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黏膜系统等部位。

2.3 CD4+T(μL)细胞计数情况分析

2012年:65例艾滋病患者中当其水平在6~时的例数有15例,所占百分比为23.08%,50~时的例数有16例,所占百分比为24.62%,100~的例数有17例,所占百分比为26.15%,200-390时的例数有17例,所占百分比为26.15%;2013年:110例艾滋病患者中当其水平在6~时的例数有25例,所占百分比为22.73%,50~时的例数有28例,所占百分比为25.45%,100~的例数有28例,所占百分比为25.45%,200-390时的例数有29例,所占百分比为26.36%;2014年:137例艾滋病患者中当其水平在6~时的例数有33例,所占百分比为24.09%,50~时的例数有35例,所占百分比为25.55%,100~的例数有34例,所占百分比为24.82%,200-390时的例数有35例,所占百分比为25.55%。

3 讨论

临床研究[2]指出,艾滋病患者中最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与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为艾滋病患者至少出现过一次机会性PCP,且一度估计感染PCP的危险值将近90%,若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当发生第一次PCP后其一年内的疾病复发率将达到60%左右,其中大致有50%左右的患者致死因素为PCP[3]。

对艾滋病患者来说,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究其可能因素为耶氏肺泡子虫肺炎,其次为细菌与真菌感染。通常情况下,卡氏肺袍子虫肺炎主要出现在CD4+T晚期艾滋病患者中,临床上主要采取复方新若明口服治疗,而结核疾病主要出现在艾滋病患者的中期或者晚期,主要表现为播散型肺结核与肺外结核,若临床上证实艾滋病患者出现结核疾病应即刻进行对症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12例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消瘦、皮疹、腹泻、贫血、鹅口疮、胸痛、腹痛等,其中主要受累部位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黏膜系统等部位;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包括单纯静脉吸毒、静脉吸毒与性乱、性传播、母婴传播、采集血浆或者输血等因素,其中主要的感染途径为单纯静脉吸毒,而母婴传播的概率较小,究其原因可能与医院对艾滋病的宣传与预防措施的逐步完善相关。

综上可知,对艾滋病患者加强临床预防与控制可减少机会性感染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定勇,王奇,杨文杰等.河南省2003-2009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生存状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2):181-184.

[2] 刘远志,陈兵刚,丁渭等.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患者的中枢HIV-1载量和变异性增高[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81-86.

[3] 徐鹏,时允,曾吉等.艾滋病患者患机会性感染的住院费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1):990-994.

论文作者:刘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与防治论文_刘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