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吴孝彬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吴孝彬

摘要: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各行各业正日渐趋向高标准发展,作为和人民出行息息相关的市政道路也迫切需要提高自身质量,通过对路基施工技术的改良,不断增强道路的施工质量和市民的满意度,减少因市政道路质量不过关对市民出行造成的影响。本文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角度出发,通过探索目前市政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性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态度和看法,近年来,全国各地频发的地面塌陷问题更是暴露了市政工程路基施工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引起了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市政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问题和策略,采取专业的科学技术解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1.市政道路工程管理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极大跨越性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私家车数量的增多正对以往的道路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城市前期规划的滞后以及经济发展的迅速,我国市政道路已经很难适应当下的需求[1]。再加上市政道路投入资金大、涉及范围广、建设时间长,在施工管理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然而,作为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相关方在施工中又不得不给予施工管理相当的重视,并从材料设备、施工人员上下功夫,着力提高自身施工管理的水平,以期保证整个工程能够在合理的工期内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2.市政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

2.1前期施工技术设计不合理

市政道路施工由于所耗资金多、涉及范围广、施工时间长,势必会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再加上工期的延长会带来施工成本的增加,因而施工单位在前期投入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由于设计人员未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考察、未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和特点下,仅凭自身设计经验来进行道路设计从而导致施工中存在各种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工程防水性能的下降而导致的施工现场渗水和漏水问题[2]。要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相关方应加强自身责任意识,通过成立联合设计小组,在对施工环境以及特点进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并通过与施工方的相互交流,尽可能在施工中各重要施工细节上达成一致,为后续施工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施工中偷工减料现象严重

市政道路施工中,施工方出于节省成本、增大利润空间的考虑,在材料选购上很容易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问题,再加上部分施工方施工管理水平较低,部分建材很容易在存储过程中发生由于保存不当而降低建材使用质量的问题,这又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幅降低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后续一系列诸如地面塌陷、漏水渗水的问题。鉴于此,市政部门应增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监督,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道路应责令施工方返工,对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坚决进行严肃处理,杜绝由于施工方过于重视经济效率而给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带来危害的现象发生[3]。

2.3路基施工技术水平低

市政道路重点在于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因而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但由于这些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投入较大,较大的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因而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运算中会有意识的选择那些经验缺乏但价格低廉的技术单位来进行施工,这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大大缩短了市政道路使用寿命,在外在应力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地面塌陷。针对这一问题,市政道路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核,并做好施工中相应的监督工作,保障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3.1强夯法

指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施工时需要通过借助具有承载力的处理方式进行承载力提升处理的一种地基施工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在地基中加入砂垫层及土工格栅提升地基承载力,但由于后期层架与天然地基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使用这种办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时,要对地基进行固结排水处理, 增加地基承载力的同时,保障其稳定性,确保其铺设完成后上层路基能够受力均匀且能承受反复碾压,一般用于软地基处理中。

3.2换填法

指通过将强度较高的材料与路基进行置换,增强路基强度的一种路基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先将路基的土地进行清理,然后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如沙石、碎石进行回填,确保地基更加稳固,强度更高。这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路基的强度,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时间,保证工程能够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并符合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4]。

3.3粉煤灰碎石桩加固

指对强度不是很高的地基,通过填入粉煤灰碎石加固路基,增强地基强度,以提升路基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种技术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应用起来十分容易出现泵管堵塞,因而需要施工方极其注意,否则可能会滋生后续一系列问题,危害施工安全性,并延长施工时间。

3.4深层搅拌桩处理法

指将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深层机械,将砾石与固化剂、软土进行充分搅拌,形成复合路基,提升路基抗压强度和承载力,这种处理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由于其成桩质量受深度和施工地质影响,因而在施工中需要进行勘测,以确保施工效果符合施工方案所要求的质量。

3.5平整法

指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匹配相应的混凝土材料成比例进行搅拌混合,待一段时间后,使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平整处理,避免出现道路不平整的现象。由于施工材料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因而施工中应确保材料的品质,并对路面进行相应的防水处理,在碾压过程中也要注意碾压的速度、距离和次数,确保在碾压过程中不会对原有地基造成损害[5]。

3.6抛丸法

指利用钢丸抛射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杂质回收利用,做到混凝土材料的回收利用的同时,又对混凝土表面浮浆进行清理,不仅如此,这种方法还能够在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进行防水处理,在基面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事实上,利用这种方法所做的防水处理十分便捷,不仅有利于为施工单位节省用工时间,而且该方法极具环保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多粉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基面处理方法,但由于其颗粒、抛射速度及形状大小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而需要结合不同的基面做出不同的抛丸处理技术的选择,灵活性较大,该方法出现时间并不长,但从我国道路施工上看,却有着不小的意义,可以说是对我国道路施工中基面处理的一次提升,在后期基面缝隙防水处理中扮演着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

结束语:

市政道路不仅便利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在一定条件下,它还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而,政府应给予市政道路足够的重视,并具有前瞻行眼光,不断提高对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要求,有关施工单位也应从全局出发,做好市政道路建设,通过提高自身施工技术水平,迎合时代的发展,对相应的施工地基做好专业化处理,确保地基的承压力和稳定性、安全性,保护人民人身及财产安全,提高自身企业的责任感和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光洲,于金霞.市政道路中防水路基施工技术[J].装饰装修天地,2019,(24):251.

[2]王小保.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1776.

[3]廉晓梅.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545.

[4]刘玉军,王光会.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371.

[5]陈永春.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加固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9,45(12):123-124.

论文作者:吴孝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吴孝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