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沿海保护作用及重要措施研究论文_徐向华

红树林沿海保护作用及重要措施研究论文_徐向华

合浦县党江镇林业站 广西 536100

摘要: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红树林湿地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绿色的岛屿,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对于沿海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红树林湿地区域保护现状出发,对如何做好红树林沿海保护提出了几个重要措施。

关键词:红树林;作用;现状

引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拯救和保护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造陆,护岸,护堤,防浪等功效,并能降解污染,调节气候,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一、红树林的生长特性

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它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湾河口潮间带中上部,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乔木、藤本及草本组成的潮滩湿地生物群落。它是陆地显花植物进入海洋边缘演化而成,占据于海岸生态关键区,适应于特殊环境从而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防护海岸、实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红树林对于沿海保护的重要作用

红树林作为海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风消浪、维护岸堤、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海水、调节大气、改良土壤、促淤造陆、美化海岸景观、开发生态旅游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ostanza等人对全球16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的评估中,红树林位列第4,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陆地生态系统向海洋生态系统过渡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其显著,因此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实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生产力水平,维护生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功能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高光合率、高呼吸率、高归还率的特点。我国红树林区每年的凋落物干重为6 310~12 550 kg/hm2,高达其当年生物量的40%,为林中众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食物链,形成了一个理想的觅食和繁衍的环境,成为咸淡水交迭的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微生物丰富的基因库,为动物多样性的维持和近海渔业高生产力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主要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保障。

2、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功能

红树林发达的根系,形成稳固的网络支持系统,使植物体牢牢地扎根于滩涂上,并且盘根错节地形成严密的栅栏,增加了海滩面的摩擦力,能减缓水体流速,起到防风消浪的作用。当红树林覆盖度大于0.4、林带宽度在100m以上时,其消波系数可达85%,能把10级大风刮起的巨浪化为平波。根据专家评估法,1km红树林分布海岸线每年可提供约8万元的台风灾害防护效益。

3、维护CO2的平衡功能

红树植物属于阔叶林,据估计阔叶林在生长季节1d可消耗CO2 1 000kg/hm2,释放O2 730 kg/hm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红树林沼泽中H2S的含量很高,泥滩中大量的厌氧菌在光照条件下能利用H2S为还原剂,使CO2还原为有机物,这是陆地森林所没有的机制。因此,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红树植物从环境中大量吸收CO2并释放出O2,这对净化大气,减少产生温室效应的根源,维护CO2的平衡,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促淤造陆、抵御全球温室效应造成海平面上升的负影响功能

红树林一方面通过密集交错的根系减缓水体流速,沉降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同时网罗碎屑,加速了潮水和陆地径流带来的泥砂和悬浮物在林区的沉积,促进土壤的形成;另一方面,大量的凋落物,加上林内丰富的海洋生物的排泄物、遗骸等,都为红树林海岸的淤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有资料表明,红树林滩地的淤积速度为附近光滩的2~3倍。红树林在促淤造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的威胁。

5、净化污染物功能

红树林生态系统可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对各种污染物进行处理并加以吸收、积累而起到净化作用。利用红树林微生物对海岸工业油污、船舶油污、原油泄漏等进行处理收到了巨大的功效;红树林湿地具有潜在的净化污水能力,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红树林系统内,能有效地减轻污水的富营养化效应;红树林可吸收SO2、HF、Cl2、CO2和其他有害气体,对放射性物质也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三、北海红树林湿地区域保护现状

由于历史上决策的失误和近年来围塘养殖业的发展,该片林区已从解放初期近6000亩的原生林面积锐减至目前的1500亩左右,而且全部次生低矮,残存的红树林正在因高强度的人工挖掘泥丁活动而斑块状死亡和稀疏化,林下幼苗更因受到强烈干扰难以自然更新,整个红树林总体上处于快速衰退之中;同时,林带周边围塘海堤的建设,改变了海岸水动力条件,引发浅海沙坝上移,形成因林内沙丘活动导致大量埋死红树林的现象。林区面积锐减及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由此引致的海岸景观破碎、美感消失更是北海旅游业的重大损失,国际湿地专家在对北海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表示赞叹的同时。也为目前的利用现状感到痛心和担忧。

四、做好红树林沿海保护的重要措施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开展退堤还滩造林工作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湿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保持滩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开展退堤还滩工作,有计划地将红树林群落后方的堤坝拆除,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红树林生境萎缩,给予红树林适宜的后退之路。从滩涂造林至成林,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加强和巩固红树林造林成果,利于有效抵御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可能发生的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和不良影响。在开展退堤还滩造林时,对于具有国际特殊分布地位的本地红树植物种应当给予更大的培育力度。

2、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湿地污染的修复和治理

我国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就宣布,到2020年,GDP的CO2强度下降40%~45%,这是我国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议流域低碳企业体系,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控制湾流域的氮排放和硫排放,以及二氧化碳和甲烷重要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控制工业、农业、养殖业和生活等污水排放,控制湿地污染及河口海湾富营养化的产生。红树林湿地对环境污染物有较好的净化作用,但如果吸纳累积过多的污染物超过其净化能力和耐受阈值时,红树林湿地会由污染物的汇变成污染物的源,其生态功能会受影响。因此对污染较严重的湿地区域要加强修复治理,以恢复其应有的结构和功能。

3、加强红树林病虫害及外来入侵生物的研究与监控工作

全球气候变化为红树林虫害的发生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都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对于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来说,虫害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和入侵物种护花米草是研究和监控的重点对象。研究与监控工作可以包括对研究对象的分布、生活史、种群动态、种间竞争、生理行为、物种表现型和基因型、物种扩散能力等方面。

五、结语

综上,从现有红树林的生态现状考虑,海岸红树林带的恢复与保护无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海岸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乔民,张叶春.华南红树林海岸生物地貌过程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7,17(4):344-353.

[2]刘荣成. 中国惠安洛阳江红树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论文作者:徐向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6

标签:;  ;  ;  ;  ;  ;  ;  ;  

红树林沿海保护作用及重要措施研究论文_徐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