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简问孔子”短文解读与文学价值新探_孔子论文

上博简《颜渊问于孔子》简文释读与文献价值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子论文,文献论文,价值论文,上博简论文,颜渊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下称上博简)《颜渊问于孔子》,①被认为是使孔子身后儒家八派之一“颜氏之儒”重见天日的新材料,深受学界重视。复旦吉大古文字专业研究生联合读书会(以下简称“读书会”)进行了简文校读与简序重新编连的工作,多有卓见。②本文在原整理者濮茅左先生整理工作基础上,参考时修意见,尝试重新考察该篇文献的竹简形制、简文释读,并探讨其作为“颜氏之儒”文献原貌、儒家思想传播楚地实证、战国楚地书法原始文本等的文献价值,以就教于学界。

       一 竹简形制

       整理者云:“全文共十四简。……总三百一十三字,其中合文七,重文六。”③该篇竹简整简长约46.2厘米,约合战国尺二尺。上下简端皆平齐。三道编纶。契口位于竹简右侧,略呈“(”、“〈”形。据个别字笔画上残留较明显的编纶痕迹,可知应为先写后编。④满简约32字。

       现结合图版将该篇竹简形制列表如下(表一):

      

       该篇简文现存字数应为316字,比整理者原统计总数313字多3字,编纶16处,契口16个。契口一般刻在竹简右侧,且上下位置有规律可循:第一契口刻在距上简端约2.6厘米处;第一、二契口间距约为20.5厘米;第二、三契口间距约为20.5厘米;第三契口距尾端约2.6厘米。以上竹简形制信息,为合理推测简序编联、增补简文提供了形制依据。

       二 简文释读

       原整理者对《颜渊问于孔子》简文进行了基础性释读。读书会的校读多有新获。后者对简序重新编连为:

       【1】+(【12A】+【2B】)+(【2A】+【11】+【12B】)+【5】+【6】+【7】+【9】+【10】

       其余各简单列:【8】【14】【13】【4】【3】。

       其对可编连10支简的编连基本可从;而散简顺序则需略作调整。鲍则岳论及郭店楚简时强调释读出土简帛时的立场:“释文应该完全准确、不折不扣地反映原写本的文字原貌。”⑤本文立足楚简字形,对简文再作释读,以期提供该篇文献的新文本。

       (一)简1释读

       □。

(颜)囦(渊)

(问)于孔=(孔子)曰:“敢

(问)君子之内事也又(有)道

(乎)?”孔=(孔子)曰:“又(有)。”

(颜)囦(渊):“敢

(问)可(何)女(如)?”孔=(孔子)曰:“敬又(有)佂(正),而【1】。”

       按:简1第二契口上存17字(含合文1);二、三契口间存19字(含合文2),简文基本完整。末字为“而”,则下简首字当为动词。

       “内事”,陈伟读为“入仕”,⑥其说可从。

       “颜渊”,其下拟补“曰”字,以补足语意。当为书手所脱。

       “敬”,整理者、读书会皆隶定为“敬”,如字读;陈伟读为“儆”;黄杰释此字为从“羊”、“肉”、“攴”之字,读为“柔”(黄杰说见其在读书会文后之回复。以下未注出处者,多见各家回复);⑦黄人二等隶定为“敬”,⑧读为“茍”,“急”义。按,该字字形当从整理者原隶定,释为“谨”。

       “佂”,字形作“

”,整理者读为“正”;苏建洲以为“

”应是“祸”字;郑公渡、何有祖释“祸”,读作“过”,读“有

”读为“宥过”,⑨并举《中弓》简7“老老慈幼,先有司,举贤才,惑(宥)过赦罪”、简19“日月星辰犹佐民,无不有(宥)过”为例。按,结合上下文,何氏说可从。

       (二)简2释读

       □所以【2A】敬又(有)佂(正),所以为退也。先【2B】

       按:本简系两支残简拼合,原拼合有误,可分为简2A与2B两支。简2A顶端墨迹,当为“又(有)”字,“所以”后当为动词。简2B存9字,其前至少有7+16即23字左右;其后(“先”字后)当为名词或动词。简2B+2A当连读为“先有司”。简2B+2A与简11拼合后,近于完简,且茬口密合:

。文献“先有司”说法习见。⑩

       “□”,“所”上一字“

”残,读书会释为“司”之残字,其前据文例补出“有”。是。

       “退”,字形作“

”,读书会隶定为“乐”;单育辰、苏建洲先后释为“缓”,单读为“宽”,苏读如字,皆谓指“宽缓之政”。按:此字当隶定为“缓”。上博八《兰赋》有字形作“

”,王凯博云:“《说文》‘

’之省体。”可参。

       (三)简3释读

       必不才(在)

之内矣。”

(颜)囦(淵)西【3】

       按:简3第二契口之上,当有10字左右;“西”后,当有12字左右。疑本简第一处“(”形契口为误刻。

       “

”,整理者疑为“恋”异体;读书会释为“

”,读为“茲”;黄人二等读为“慈”。按,“

”,白于蓝隶定为从慈从才之字,(11)刘信芳作“

”。(12)刘氏隶定字形可从,读为“兹”。

       (四)简4释读

       内矣。俑(庸)言之信,俑(庸)行之敬(谨)【4】

       按:本简下端无文字痕迹,存10字。故上端当存6+16即22字左右。释读无异议。

       (五)简5释读

       则訧,所以耑(端)信也奋。君子之内事也女(如)此矣。”

(颜)囦(渊)曰:“君子之内事也,愇(回)既

(闻)命矣。敢

(问)【5】

       按:该简第二契口上有16字,二、三契口之间有17字,简文基本完整。上部所接当为副词或动词。

       “訧”,读书会隶定为“

”,读为“辞”。按,此字形作“

”,简12A形作“

”。故隶定为“

”,释为“辞”。

       “耑”,整理者读为“瑞”;读书会读“

”为“寻”说,“寻信”,明信、取信、求信义;刘云认为乃“昜”之讹写,读为“扬”;苏建洲释为“寻”,读为“申”。(13)按,苏氏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立说,语境义亦洽适,此字“

”当从苏氏说。

       “奋”,整理者属上读;读书会谓为“害”,读为发语词“蓋”;陈伟、黄人二等从之。按,此字作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不有夫(奋)(作)之青(情)则(侮)。”“奋”从“忄”从“奋”。(14)上博一《性情论》简3、上博五《君子为礼》简7皆有从上衣下从田之字,为“奋”异体。(15)此处字形则与前揭不同,整理者盖因形近误释。故字应隶定为“害”,读为“蓋”。

       “命”,字形作“

”,可隶定为“

”,即“命”字异体。下部“二”盖为羡笔,上博简习见。如上博简一至七册读为“命”者82例中,可隶定为“

”者约26例。(16)

       (六)简6释读

       君子之内教也又(有)道

(乎)?”孔=(孔子)曰:“又(有)。”

(颜)囦(渊):“敢

(问)可(何)女(如)?”孔=(孔子)曰:“攸(修)身以尤,则民莫不从矣。前(谦)【6】

       按:本简第二契口上存17字,二、三契口之间存16字,此简基本完整。

       “颜渊”,按,据上文,其后当补“曰”字。

       “尤”,读书会释为“先”;陈伟、黄人二等从之。按,此字形作“

”,位于竹简残断茬口处。从形体看,与简13中两“先”字(

)字形一致;从文献用例看,“修身以先,则民莫不从矣”说典籍习见,如《礼记·大学》:“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故当读为“先”。前:黄人二等以为整理者读法音理不通,赞同读书会不破读、读如字形“前”,“预先”义。按,此字当隶定为“歬”,读为“前”。“前以……”与简7“前之以”语义相当。

       (七)简7释读

       以尃(匍)

(匐),则民莫

(遗)

(亲)矣。道(导)之以僉(俭),则民智(知)足矣。前(谦)之以让,则民不静(争)矣。或(国)迪而教【7】

       按:简7第二契口上存16字,2、3契口之间,存15字,基本是满简。

       “以”,“以”前当据上下文,补一“之”字。尃

:整理者读为“匍匐”;读书会释为“尃

〈□—爱〉”,谓“

”为“

”之抄讹;并据简6+简7文句与《孝经·三才章》“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句义密合,读为“博爱”;苏建洲谓此从“亡”之“

”字以音近可直接读为“爱”。按,

字形作“

”。王凯博认为当为“

”之讹字。上博八《志书乃言》有字形作“

”,隶定为“

”。裘锡圭指出:“我们在释读楚竹书的时候,应该把竹书中有错别字这一点牢记心头。”[17 ]此处抄手盖因形近而讹抄,故“

”当隶定为“

”,读为“爱”。或:整理者读为“国”;苏建洲直接读“或”为“又”;黄人二等从苏说。按,“或”即古“域”字,上古音在影纽之部,与“又”音同纽同部,古书“或”、“又”相通者习见。(18)故“或”当读为“又”。

       (八)简8释读

       而

(得)之,少(小)人静(争)而

(失)之。【8】

       按:本简上残,下平齐。第三契口上存9字,故“而”字上,当存7+16即23字左右。

       而:据下文“少(小)人静(争)……”,“而”上方缺文可补“君子让”三字。依据文义,简8与简10关系密切,讨论“至名”。文献习见,如《荀子·儒效》:“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争之则失,让之则至……”可参。

       (九)简9释读

       □能=(能,能)戔(践)不喿(躁)而远之,则民智(知)钦矣。女(如)进者雚(观)行,退者智(知)钦,则亓(其)于教也不远矣。”

(颜)囦(渊)曰:【9】

       按:简9第二契口上存17字,二、三契口间存16字。简文基本完整。整简33字。本简首字为代词“之”(见下文),则与本简相连的上简末字,当为名词或动词。本简末字为“曰”,则下一简首句,当为言论,独立成句。从句义与语法看,简7可连在简9之前。

       “□”,简9首字“

”仅余末笔,疑为“之”字。

       “能=”,原释为“能能”二字合文,分属两句;读书会单列“能能”为句;陈伟释为“以能”合文;黄人二亦等从陈说。按,从文例看,“教之以能”与上文构成排比,又与下文“进者劝行”形成对应,陈、黄二氏说是。

       “喿”,原读为“躁”,按,当如读书会说,释读为“肖”。

       “钦”,整理者如字读,恭敬义;读书会读为“禁”,禁忌义。按,此字本简文两见,形作

。楚简“钦”“禁”相通者多见,如上博简《容成氏》:“泗(伊)尹既已受命,乃执兵钦(禁)(暴)。”(19)《孝经·三才章》:“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雚”,整理者读为“观”,谓“或读为劝”;读书会认为字当读为“劝”,即敦行、笃行义。按,据简7“迪而教”,读“劝”可从。且可据以将简7、9相连。

       “不”,如黄人二、王凯博等所言,字形作“

”,隶定为“辛”,当为“不”之误摹。

       (一○)简10释读

       “君子之内教也,愇(回)既(闻)矣=(矣已)。敢

(问)至明?”

       孔=(孔子)曰:“悳(德)城(成)则名至矣,名至必俾(卑)壬=(任,任)紿(治)大则录(禄)【10】

       按:简10第二契口上存18字;二、三契口间存16字,整简共存34字,基本完整。此简首句完整,可作引语。从语义连贯看,简9可置于简10之前。

       “矣=”,整理者解为“矣已”;读书会以为“=”或衍;黄人二等认为“=”符代表“命矣”。按,结合简5文例,黄说可从。

       “明”,读书会谓此字当系“名”字误写。按,此字形作“

”,结合下文“名至”,古书“明”、“名”通假,不必视为误写。

       “城”,字形作“

”,亦可隶定为“

”、“

”,读为“成”。

       “名”,按,据字形“

”隶定为“

”,读为“名”。

       “俾”,原释为“使”;读书会读为“卑”,并引《荀子·儒效》“名至必卑身”为证,是。

       “壬”,整理者读为“任”;读书会释为“身”。按,此字形作“壬”,实为“身”。上博简此类写法习见(字例4.4.9,5.1.5,5.1.9,5.7.3)。(20)

       “壬=(任,任)紿(治)大则录(禄)”,读书会疑“大”、“则”二字误倒;黄人二等读“紿大”为“辞泰”。按,“大”“则”当颠倒,语义更胜。

       “紿”,字形作“

”,可隶定为“

”或“

”,读为“治”,与简文“修身”内涵相合。

       (一一)简11释读

      

(得)青=(情)荐=(情荐,情荐);而

(恋)

(幽),所以凥(居)恑也;

(敚)绞(交)而收贫,所以取(聚)【11】

       按:此简第二契口上当缺3~4字,当为名词、动词或连词,契口之下存7字,当缺9字左右。尾字“取”为动词,下缺首字当为名词。简12B(参下文)即为9字,且末端平齐,为一简之尾端;首字“亲”,可作“取”之宾语。故简11当接于简2A后、简12B前,三者相连总长41.8(3+25+13.8)厘米,接近完简长度。

       “

青=”,结合简文语义,当读为“得情”,“青”下“=”系误衍。

       “荐=”,当从读书会释为“老老”。

       “

”,字形作“

”,当隶定为“

”,读为“慈”。“

”字本篇简3作“

”,简3又有“才”字作“

”。原释文“

”字中部之“戈”形,显系“才”,故当隶定为“

”。此字简12A形作“

”,亦可参。

       “

”,原读为“幽”,不确。按,何琳仪云:“

,从子,幽声,幼之异文。”(21)“

”当读为“幼”。“慈幼”古书及出土文献习见。如上博三《中弓》简7“老老

(慈)幼,先又(有)司”、简8“中弓曰:若夫老老

(慈,按,重文符当衍)幼,既昏(闻)命矣。”唯此二处“慈”字形无中部之“才”形。故

当读为“慈幼”。

       “恑”,字形作

,应隶定为“

”,读为“仁”。此字上博简前七册28见,两例与此相近(字例1.2.6,1.2.22.)。(22)《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以下仅称篇名)简文“凥(居)仁”与“处仁”合。

       “

”,原读为“敚”。按,字作

,为简12“

”之讹写或省写,即“豫”字。

       “绞”,整理者读为“交”;读书会隶定为“绞”,读“豫绞”为“舍缴”。按,豫,当读为“舍”。楚简多有用为“舍”之例。如上博三《周易》“豫(舍)尔灵龟”、《中弓》“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豫(舍)之者”。(23)绞,简帛文献中,从高与从交的字多有通假之例,如高与郊、蒿与茭、蒿与郊、鄗与郊等。(24)当如刘波所论,(25)或读为“缟”,“豫绞”读为“舍缟”,舍出缟类绢帛义。

       “收贫”,萧旭引《汉书·王莽传》“收赡名士”(《两汉纪》“收”作“救”)为例,(26)谓收贫即救贫;黄人二等从萧说;刘波以为收、周可通,收贫即赒贫、周贫。按,据刘波推测,收,或可读为赒,文献中赒或作周,周济、援助义。收与周或可通。刘说是。收贫读为周贫,简文或为“周贫”一词出现时间前溯增一新证,此可见出土文献之语言学价值。

       “取”,原读为“聚”。按:“取”当读如字。“取亲”,即取得亲附。《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故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矣。”可参。

       (一二)简12释读

       □(得)

荐〓(情荐,情荐)而

(恋)

(幽),

(敚)绞(交)而收贫。录(禄)不足,则青(情)又(有)余(馀),则诒录(禄)【12A】

(薪)也。

       录(禄)不足,则青(情)又(有)余(馀)【12B】

       按:简12可分为12A、12B两简。简12A第2契口上存15字(含重文1),则上端尚缺1~2字;第2契口下存7字(末字残,□),其后当存9字左右;简12B,末端齐平,当为简尾端,其第3契口上存9字,故其上当存6/7+16即22/23字。结合文义与形制,简12B后当接简5。

       “□

”,简12上端“

”二字,原释首字为“得”,第二字则摹原形而未释。从放大图版可见,“

”当为“又(有)司”二字残形。“有司”前,原简残缺,读书会据简文对“先有司”等的解释,补“先”字,是。

       “

”,原未隶定,读为“敚”。按:该字可隶定为“

”,豫之异体字,读为“舍”。

       “青”,当从读书会读为“请”,请求义。

       “诒录”,当隶定为单字“

”,读为辞。第二字残,当为简2B首字“敬”上部残笔。

       (一三)简13释读

       屰行而信,先凥(居)忠也,贫而安乐,先凥(居)【13】

       按:此简上部应有约2+16即18字。

       “屰”,读书会读为“素”;苏建洲以为“干”,释“屰”误。按,此“屰”字正如苏说,系“干”之误摹,“干”似可读为“谏”,谏行即谏言被采纳实行。

       “信”,实行结果信如所谏。《孟子·离娄下》:“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27)儒家力求谏行而信,是为忠上,故谓之“先居忠也”。《子张》载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28)简13当与简4文义相关,或可相连。

       “先凥(居)”,黄人二等依前文“先凥忠也”文例,拟补“仁”、“也”二字,是。

       “贫而安乐”,是儒家仁德的重要内容。颜回秉持“贫而乐”,孔子赞许之。如《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29)

       (一四)简14释读

       示则斤,而母(毋)谷(欲)(得)安(焉)。【14】

       按:本简第三契口距离尾端1.8厘米。契口上当存10字(现存可辨识者8字,末两字仅存残墨,难以判断字形)。简上方应约有6+16即22字。据文义,本简可能是讨论求取“至名”。释文无异议。

       结合读书会编连意见,并据简文内容及形制探讨,散简5支可重排为:【3】【8】【4】【13】【14】,简文可重新编连释读如下:

       第一章:

       □。

(颜)囦(渊)

(问)于孔=(孔子)曰:“敢

(问)君子之内(入)事(仕)也又(有)道

(乎)?”孔=(孔子)曰:“又(有)。”

(颜)囦(渊)[曰]:“敢

(问)可(何)女(如)?”孔=(孔子)曰:“敬(谨)又(宥)祸(过),而【1】。”[先]有司,老老而慈幼,

(舍)绞(缟)而收贫,录(禄)不足则青(请),有余则

(辞)。【12A】敬(谨)宥祸(过),所以为缓也。先【2B】[有司],所以【2A】

(得)青(情)。老老而

(慈)

(幼),所以凥(处)

(仁)也;

(舍)绞(缟)而收贫,所以取【11】

(亲)也。录(禄)不足,则青(请),又(有)余(馀)【12B】则

(辞),所以寻(申)信也。害(蓋)君子之内(入)事(仕)也如此矣。”

       第二章:

      

(颜)渊曰:“君子之内(入)事(仕)也,回既闻

(命)矣,敢问【5】君子子之内教也有道

(乎)?”孔子曰:“有。”

(颜)囦(渊)〔曰〕:“敢

(问)可(何)女(如)?”孔子曰:“修身以先,则民莫不从矣。歬(前)”【6】〔之〕以尃(博)

〈爱〉,则民莫

(遗)

(亲)矣。道(导)之以僉(俭),则民智(知)足矣。歬(前)之以让,则民不

〈争〉矣。或(又)迪而教【7】之能=(以能),戔(贱)不喿(肖)而远之,则民智(知)钦(禁)矣。如进者雚(劝)行,退者知钦(禁),则其于教也辛〈不〉远矣。”

       第三章:

      

(颜)渊曰:【9】“君子之内教也,愇(回)既

(闻)矣{〓}(命矣),敢

(问)至明(名)。”孔=(孔子)曰:“悳(德)城(成)则

(名)至矣,

(名)至必俾(卑)身=(身,身)

(治)大则〈则大〉录(禄)。【10】

       第四章(断章):

       □□□□□□□□□□□□□□□□□□□□□□必不才(在)慈(兹)之内矣。颜渊西【3】□□□□□□□□□□□□□□□□□□□□[君子让]而(得)之,少(小)人静(争)而

(失)之。【8】□□□□□□□□□□□□□□□□□□□□□□内矣。俑(庸)言之信,俑(庸)行之敬(谨)。【4】□□□□□□□□□□□□□□□□□□屰〈谏〉行而信,先凥(处)忠也;贫而安乐,先凥(处)【13】[仁也]□□□□□□□□□□□□□□□□□□□□□□□□示则斤,而母(毋)谷(欲)

(得)安(焉)。【14】

       三 文献价值

       上博简《颜渊问于孔子》的出土,使“颜氏之儒”重见天日,是最新的该类出土文献,对于探讨颜氏之儒的思想特征、战国儒家思想在楚地的传播轨迹、战国楚地书法原始面貌等,皆具重要文献价值。

       (一)保存了“颜氏之儒”文献的原貌

       《颜渊问于孔子》印证了“颜氏之儒”的主要内涵,保存了颜渊文献的原貌。新出材料在多方面与传世文献密合无间。

       颜渊思想内涵大体包括:一、尊师重教、好学深思。《雍也》载孔子答鲁哀公问曰:“有颜回者好学……”(30)《颜渊问于孔子》载颜渊问道于师,反复质疑,“敢问君子之内(入)事(仕)也有道乎?”“敢问何如?”“敢问君子之内教也有道乎?”“敢问至明(名)?”颜渊的问题类型,属于“转问”,逐步深入,在问学中展示其对君子修养构成的深入思索与思想的逐步进阶。

       二、德行高洁、注重修身。《雍也》载孔子赞扬颜渊行“仁”,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31)《颜渊问于孔子》孔子语“德成则名至矣,名至必卑身,身治则大禄。”与之内涵一致。简文“德”、“仁”、“爱”、“忠”、“让”、“乐”、“俭”各1见;“敬”、“信”、“行”、“身”、“名”各3见,“教”2见。由此可窥见孔门师弟问学的重点所在,以及“颜氏之儒”重于修身立德、践履笃行的特点。

       三、安贫乐道、追求乐感。《雍也》载孔子赞赏颜渊安贫乐道,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32)反复其言,赞叹备至。本篇散简13有“贫而安乐”,既是孔子针对颜渊的阐释概括,也是颜渊承师传述给门弟子的处世良规。简文当是颜渊一系弟子门人辗转传授记录,属典型的颜渊文献。

       (二)提供了儒家思想在楚地传播的新材料

       《颜渊问于孔子》揭示了春秋原始儒家向战国儒家思想变化的过渡轨迹,丰富了战国儒家思想面貌。战国儒家从义理、哲学角度解《易》发展为易学主流。简4“俑(庸)言之信,俑(庸)行之敬(谨)”(《易·文言》)的引用,展现儒学南渐过程中以义理、哲学解易的易学传播新阶段。简文中爱亲、尊贤,贵民、修身,礼乐教化等思想,(33)“德”、“仁”、“爱”、“忠”、“敬”、“信”、“身”、“名”、“教”等儒家基本概念密集出现,既与孔子思想基本相合,又典型反映了儒家思想及“颜氏之儒”在楚地传播的重点及其被接受与改造的价值取向。

       总之,上博简《颜渊问于孔子》的出土使“颜氏之儒”重见天日,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弥足珍贵。

       注释:

       ①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第23~36、137~1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②复旦吉大古文字专业研究生联合读书会:《上博八〈颜渊问于孔子〉校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7月1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2)。

       ③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第1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④如第3简第7字“矣”字,首笔起笔正对着契口,且因编纶挤压而墨色模糊、保留编连痕迹,显系先写后编;第10简16字“曰”字,下有“〈”形契口,字的底部笔画呈现墨色洇渍状态,应是先书写后编纶,编纶长期压迫文字渗透竹肉后所致。

       ⑤鲍则岳:《古代文献整理的若干基本原则》,《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第44~58页,学苑出版社,2002年。

       ⑥陈伟:《〈颜渊问于孔子〉内事、内教二章校读》,简帛网2011年7月22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21)

       ⑦复旦吉大古文字专业研究生联合读书会:《上博八〈颜渊问于孔子〉校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7月1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592)。

       ⑧黄人二、赵思木:《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颜渊问于孔子〉书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7月26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29)。

       ⑨何有祖:《上博楚简释读札记》,简帛网2011年7月25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525)

       ⑩(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41页,中华书局,1983年。

       (11)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第2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

       (12)刘信芳:《楚简帛通假汇释》,第7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13)苏建洲:《关于〈上博八〉》两个“寻”字的简单说明》,复旦大学出土文獻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7月23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08)。

       (14)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第371、863页。

       (15)饶宗颐:《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字汇》,第589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年。

       (16)饶宗颐:《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字汇》,第284~286页。

       (17)裘锡圭:《谈谈上博简和郭店简中的错别字》,《裘锡圭学术文集·简牍帛书卷》,第372~37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18)(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6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9)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第910页。

       (20)饶宗颐:《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字汇》,第747~748页。

       (21)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第159、92页,中华书局,1998年。

       (22)饶宗颐:《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字汇》,第118~119页。

       (23)饶宗颐:《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字汇》,第705页。

       (24)白于蓝:《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第137页。

       (25)刘波:《上博八〈颜渊问于孔子〉札记二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2年4月15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845)。

       (26)(汉)荀悦撰,张烈点校:《汉纪》卷二六《孝成皇帝纪三》,第454页,中华书局,2002年。

       (2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0页。

       (28)(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89页。

       (29)(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86页。

       (3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84页。

       (3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86页。

       (3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87页。

       (33)徐文武:《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第138~142、144~154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

标签:;  ;  ;  ;  ;  

“上博简问孔子”短文解读与文学价值新探_孔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