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综合分析_资产负债表论文

资产负债表综合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产负债表论文,综合分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过去一年的经营中,刘总经理感到老产品已经开始滞销,新产品开发与生产均需大量投入。他为此拟订了一个投资计划,希望自己的计划能得到董事会的批准。他记得洪先生说过,资产负债表是第一财务报表,分析应该从资产负债表开始,而分析的第一步是要编制比较和百分比资产负债表。高级工程师出身的刘总经理很快就利用EXCEL表编制出了比较和百分比资产负债表(见表1)。刘总经理将这张表看了又看,发现表中的项目不是增加就是减少。他对增减变化的一些项目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应收账款、存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的上升不是什么好事,而固定资产、所有者权益等的上升则对企业有利。除此之外,他再也理不出什么头绪,也不知该怎样进行评价并利用这张报表去说服各位董事。于是,他专门去向洪先生请教。洪先生仔细看完刘总经理的比较和百分比资产负债表后,做了如下分析:

1.公司资产变化情况分析

首先,根据比较和百分比资产负债表,可以对资产变化给出总体评价。公司总资产年末比年初增加了6 413万元,比年初增长了11.3%[=(6 413÷56 739)×100%],这表明企业占有的经济资源有所增加,经营规模有所扩大。从总资产构成来看,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的金额都有所上升,但流动资产上升的比例更大。因此,从总资产构成来看,企业流动性资产比重上升,固定性资产比重下降,表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增强,风险降低。结合固定资产绝对值增加和企业资产风险降低这两方面的分析,可发现企业资产风险降低并不会导致经营规模缩小、盈利减少。因此,可以对企业总资产结构变化予以好评。

其次,对各类资产变化进行初步评价。初步评价前应该寻找分析重点。从公司各大类资产金额和构成变化来看,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变化应属正常,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因摊销而逐年下降属正常情况,且占总资产比重不大,在分析中可以忽略。而流动资产的变化则存在一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两个项目上。应收账款年末比年初增加970万元,上升了14.1%[=(970÷6 880)×100%],存货年末比年初增加了3 050万元,上升了14.56%[=(3 050÷20 950)×100%],两个项目合计年末比年初增加了4 02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上升了1.38个百分点,占流动资产增加额的102.73%[=(4 020÷3 913)×100%]。因此,这两个项目应作为分析的重点。

简单地说,应收账款增加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三类:一是企业信用策略发生了变化,通过放松信用来增加销售收入;二是企业销售量增大导致应收账款增加;三是应收账款质量不高,存在长期挂账但难以收回的账款。结合该企业损益表中反映的本年度销售收入减少这一事实,应收账款增加不是由销售量增加所致。仔细观察公司存货的构成可发现,材料存货年末比年初减少1 800万元,减少18%[=(1 800÷10 000)×100%];在制品存货年末比年初增加了600万元,上升了9.45%[=(600÷6 350)×100%];产成品存货年末比年初增加了4 250万元,上升了92.39%[=(4 250÷4 600)×100%]。可见存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产成品存货激增。从公司应收账款与产成品存货同时增加和销售收入减少这一点看,几乎可以断定该公司产成品存在积压现象,存货资产的质量下降,对未来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带来了不利影响。对这一点,应结合有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总的来讲,虽然公司资产总额有所增加,经营能力也有所提高,但由于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等资产质量下降,因此该公司经营能力的提高速度并不如账面显现得快。

2.公司负债变化情况分析

洪先生先对负债变化进行了总评价:公司负债总额年末比年初增加了4 082万元,增长率为18.32%[=(4 082÷22 280)×100%],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从39.27%上升为41.74%,上升了2.47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年末财务风险比年初增高。从负债总额的构成来看,流动负债年末比年初增加了6 176万元,增长率为36.59%[=(6 176÷16 880)×100%],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从29.75%上升为36.51%,上升了6.76个百分点;长期负债年末比年初减少了2 094万元,降低率为38.78%[=(2 094÷5 400)×100%],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从9.52%下降为5.23%,下降了4.29个百分点。从理论上看,流动负债风险大于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比重上升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所以,公司年末财务风险较年初有所增大。

从长期负债内部结构来看,导致长期负债降低的主要因素是长期借款减少,到期还款属于正常现象,不是分析的重点。从流动负债内部结构来看,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两项合计增加了5 456万元,占流动负债增加总额的88.34%[=(5 456÷6 176)×100%],应是分析的重点。

对短期借款的进一步分析应结合短期借款明细账中各短期借款的到期日进行,如果存在大量已到期和快到期的短期借款,而企业在近期又不可能从经营中产生相应的现金流入量,那么该企业面临的还款压力就很大。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的现金流量较大,可以利用的周转中产生的空闲现金量也应该比较大,因此目前可能尚不存在还款的巨大风险。从应付账款的性质来看,它是随采购发生的,一般采购量越大,应付账款的量也就越大。如果出现采购量减少与应付账款量同时增大的情况,则可能是企业拖欠应付未付的货款所致,表明企业信誉级别下降。从报表上看,材料存货的年末余额低于年初余额18%,一般而论,其本年采购量也应低于上年采购量,特别与应付账款相关的本年最后几个月的采购量应有所减少。如果该公司付款策略不变,那么应付账款余额年末数也应低于年初数;但实际的应付账款余额年末数却大大高于年初数,这表明企业付款策略发生了变化,信用程度有所降低。至于由信用程度降低所引起的风险水平上升是否超过可以承受的程度,则需结合更多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才能回答。

3.所有者权益变化情况分析

从所有者权益总额来看,年末数比年初数增加了2 331万元,增长率为6.76%[=(2 331÷34 459)×100%]。且由于本年度并未发行新股,故该6.76%的增长率均来自于经营方面的贡献,表明经营有成绩。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金来源的比重看,年末比年初下降了2.47个百分点,意味着公司年末财务风险大于年初。

4.财务状况变化的总括分析和评价

在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分项分析之后,洪先生对公司财务状况变化进行了总括评价:一是公司经营能力增加,这不仅可从企业总资产增加中推出,也可从净资产增加中推出;二是企业整体财务风险增大,它既可从负债比重上升和所有者权益比重下降中推出,又可以从流动负债比重上升和长期负债比重下降中推出;三是无效资产增加,资产质量降低,这可从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同时增长,产品销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中推出;四是企业绝对经营能力的增长速度低于风险水平的增长速度,这可从以上三点中推出。

而导致公司财务风险放大的原因,可以从资金筹集和资金使用两方面来考察:第一,从资金筹集来看,一方面部分长期负债到期偿还,一方面生产经营资金的需求却在不断扩大,企业必须再筹措新资金才能满足需要。这些新的资金来源中,除小部分靠经营利润留存弥补之外,大部分依赖于流动负债,从而导致流动负债激增,财务风险增大。第二,从资金使用上看,资金使用不太合理,突出表现在企业在偿还长期负债期中,大量购建固定资产(1 800万元)和从事长期投资(900万元),两者合计高达2 700万元,超过了所有者权益增加数的2 331万元,占总资产增加额的42.1%[=(2 700÷6 413)×100%],偿还长期负债和增加其他资产只能依靠追加流动负债来解决,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增大。

长期负债到期虽是客观原因,但企业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控制财务风险水平的上升。比如,可以再筹措长期负债资金,减少流动负债的筹资量,通过改变企业负债结构来控制财务风险;也可以暂缓对外长期投资和购建固定资产,通过减少资金需用量来减少流动负债,控制财务风险。当然,企业财务风险扩大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财务风险扩大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财务杠杆利益。对财务风险扩大后的得失判断,必须进行深入的专题分析。在这里进行的综合分析,目的只在于把握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

最后,洪先生总结道:“公司财务报表均是由若干不同的数据组成,这些数据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量等的现状,但它并没有直接回答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盈利能力怎样、风险水平高低、经营中存在的得失等一系列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作为经理,提高财务报表综合分析能力十分重要。所谓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可以分为作为起点的综合分析和作为终点的综合分析。从分析起点看,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是将财务报表中各相关项目联系在一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现状及变动趋势进行简要分析,目的是简略判断企业经营的得失,为进一步的分析指明方向。从分析终点看,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是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现状及变动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并查明企业经营的得失之后,再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整体判断”(见图1)。

图1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程序图

标签:;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综合分析_资产负债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