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迅速,本文主要总结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基础训练、摄食训练、辅助吞咽、中医针刺和穴位按摩、物理电刺激治疗、球囊扩张、留置鼻饲管、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方法。脑卒中后患者的早期康复干预对疾病预后、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有重要意义,要强调早期对脑卒中患者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综述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441-0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相关数据显示:50%~72%的脑卒中病人会出现吞咽障碍,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吞咽后呛咳、流涎,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护理和治疗,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脱水、肺炎等问题。通过对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提高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
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机制
脑卒中事件发生后,作用于吞咽功能的皮质、皮质下传导束、延髓吞咽中枢、以及下行发出的颅神经(Ⅴ、Ⅶ、Ⅸ、Ⅹ、Ⅻ)受损,导致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呛咳、发音障碍等。吞咽的生理过程可分为口腔期、咽期、食管期。①口腔期:形成食团,之后再将食团推至咽部。②咽期:吞咽动作反射活动,咽部肌群(舌骨上肌群、张肌、腭帆提肌、咽、舌缩肌)联合运动使食团通过咽部到达食管,之后咽部括约肌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收缩,使液体和食团向下运动,并将食物残渣清除。③食管期:最后的吞咽过程,咽部及周围括约肌并且在蠕动波的作用下让食团经食道至胃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发生与口腔期、咽期密切相关。吞咽训练主要通过对咽部和食管附近包括面部、颈部、肩部、胸部等器官和肌肉的运动以及非运动训练,对咽部和食管进行刺激,恢复其吞咽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
2.1 做好病人的基本训练
利用冰水棉签刺激患者的咽后壁、舌根和软腭,引导病人进行吞咽训练,从而强化病人的吞咽反射,每天进行两次刺激;用棉签、手指刺激面颊部的内外,从而实现唇、面颊、舌部等的敏感度,鼓励病人反复训练;帮助病人进行憋气、吸气训练,然后自己咳嗽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咳出喉中的残存食物,同时也能够提高敏感度。
2.2 肌肉功能训练
口咽肌肉运动主要如下:①颊肌、口轮匝肌:微笑、皱眉、鼓腮、伸舌训练、双侧面部按摩;②咬肌、颌运动:咀嚼动作、最大限度咬合动作;③舌部运动:被动运动用纱布包裹住舌部上下左右牵拉运动,主动运动为患者自行用舌头舔上下嘴唇左右嘴角;④唇、颊部运动:露齿时口角收缩,鼻唇鼓腮,交替重复发“i”和“u”音;⑤软腭运动:发“a”音;⑥屏气发声训练:猛烈吐气发声有助于锻炼声门;⑦喉抬高运动:患者将手指放置于自己甲状软骨上,进行吞咽动作时感受甲状软骨的向上运动;⑧发音训练:发音训练有助于促进声门的恢复。主要音节有“a”“i”“u”音,张口发“a”音,舌尖顶上颚发“i”音,然后发“u”音。学者设计吞咽训练操通过调动相关肌肉活动来改善吞咽功能,观察组治疗3个月前后VFS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研究中实施手法训练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有显著提高。近年来,呼气阻力肌力训练已被报道为治疗吞咽困难的一种方法,患者通过喉舌用力呼气,利用口腔肌肉的力量,促进舌骨上肌、下颌舌骨肌活动,在前颈部吞咽中起主要作用。park等人在针对老年患者的研究中经过4周的EMST计划,受试者唇部和面颊肌肉的力量有了显著的改善。EOM等在对30名患者行EMST研究表明其提高老年患者以吞咽功能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有意义。
2.3 强化病人的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相关数据显示:50%~72%的脑卒中病人会出现吞咽障碍,其吞咽障碍很多都是混合性的,主要表现为吞咽反射困难、喉部控制不灵活、唇舌肌运动不协调等,叮嘱病人要在进食之后进行反复吞咽训练,进食的时候采用半坐位或者坐位,加强口腔咽部的肌肉协调运动,强化吞咽训练,在进食的时候速度也不宜过快,给与病人充分的摄食时间,摄食训练除了注意进食的体位、食物的状态及进食的一口量以外,还包括认真的口腔清洁、合理的食物调配、上肢的摄食功能训练、辅助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助手的协助方。
2.4 球囊扩张
球囊扩张术为临床较为常用的吞咽困难康复方法。球囊扩张术通过减小环咽肌的静止期压力和增加它松弛的时间和程度,能显著缓解患者的吞咽困难。有学者研究改良的球囊扩张治疗能提高单侧脑干卒中患者受影响的兴奋性。在改良球囊扩张术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功能治疗后,治疗组中80%拔除了鼻饲管,吞咽水、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UES松弛残余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球囊扩张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均值较治疗前增加。刘淑芹等学者研究环咽肌失迟缓患者经过导尿管球囊扩张联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后,观察组饮水试验分级及摄食吞咽障碍程度分级明显改善。但使用球囊在操作时需注意:①可用棉签蘸丁卡因插入鼻腔旋转一圈,以降低鼻黏膜的敏感性,减缓插管时疼痛明显或打喷嚏等不适。②操作时向外牵拉球囊有落空感时迅速抽出球囊内生理盐水,防止球囊在气管与食管分叉处堵塞气管造成窒息。③球囊扩张治疗一般在饭前或饭后30分钟进行,预防胃内容物反流引起并发不适。说明球囊扩张术联合手法治疗能有效改善卒中后环咽肌失迟缓所致吞咽障碍。在研究球囊扩张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时,通过头颅MRI、CT示梗死的部位较小,单侧延髓病灶康复恢复效果好。除了脑干的病变外还合并其他的病灶,如小脑;大部分为脑干多发性梗死,预后欠佳。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燕颜,王和强,赖新波,等. 棉棒涂擦刺激法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569-570.
[2] 李坤彬,姚先丽,李坤霞. 冰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5):685-687.
论文作者:王慧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患者论文; 障碍论文; 脑卒中论文; 功能论文; 食管论文; 病人论文; 困难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