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文敏

(东海县人民医院放疗科 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与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优势所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对实验组则采取化疗护理流程模式改进护理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运用KPS表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对于化疗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综合相关数据两组间进行对比。结果:采取化疗护理流程模式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而对于化疗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化疗护理流程会减少肿瘤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应用效果更好,应加以推广采用。

【关键词】肿瘤;化疗;护理流程;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066-02

作为高危疾病之一,肿瘤已渐渐成为现代社会人类健康的劲敌。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恶性肿瘤常常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恶性肿瘤的治疗大多只能依靠化疗来进行,而化疗的过程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因此化疗过程中的科学护理就显得尤为必要。毕竟护理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对于化疗效果的耐受性,关乎其日常生活状态,并影响着患者对于治愈疾病的信心。近年来,化疗护理流程模式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与传统常规方法相比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笔者通过开展此次研究,来分析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实施肿瘤化疗的患者共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2.9±2.6)岁,病程七个月至四年,平均(2.6±0.4)年;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3.1±2.3)岁,病程六个月至五年,平均(2.8±0.6)年。两组患者均确诊为恶性肿瘤,具体而言包括食道与消化系统肿瘤、肺癌、宫颈癌、乳腺癌以及淋巴肿瘤等。排除收治患者中不愿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两组患者均经由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因此认为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具体而言包括化疗知识的普及、静脉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化疗护理流程模式,以护士长为主要管理者,调整化疗期间患者的护理过程。首先,将化疗前的护理准备工作推广给患者,包括化疗的目标、措施和方法。同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详细说明,并制定相应的心理咨询方案。其次,有必要安排相应的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进行积极沟通,从而从根本上了解病人的心理,消除他们对于化疗的焦虑和疑虑,并引导其开展相应的自我调节。此外,化疗后并发症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必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各种并发症诸如恶心、呕吐、头晕等,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强化静脉输液治疗。此外,要加强病人日常生活的护理,即积极帮助每个病人清洁个人卫生,主动查验和通风病房环境。出院后,有必要敦促病人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家属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和饮食问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具体而言包括胃肠道反应即恶心、呕吐现象,以及穿刺点出血、静脉炎、感染等。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运用卡式评分量表即KPS(Karnofsky)表对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该评分表总分为100分,分为若干小项,得分越高,表明接受测评者健康状况越好,身体对于治疗所产生副作用的耐受性就越强。反之,得分越低,表明健康状况越差,那么有效的肿瘤治疗就不能实施;同时对86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调查其对化疗护理的满意程度,具体分为“不满意”、“满意”、“十分满意”三个选项。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进行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进行常规护理的43例对照组患者中有11例发生不良反应,而实验组仅4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肿瘤是当今时代的一种高危疾病,患者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年轻化的趋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仅仅取决于人们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也与日常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以及内容等多种外界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肿瘤分为恶性与良性,其中良性肿瘤依靠常规药物治疗即可有效改善并获得治愈。而化疗是现阶段唯一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对于化疗的护理方法,虽然传统的护理过程可以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的不适症状,但较少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缺乏全面的、分阶段的护理。在化疗过程中,超过一半的患者可能有不可控制和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不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体疼痛,而且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治疗没有信心。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就会对化疗结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恶性肿瘤的治愈率。针对上述传统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恶性肿瘤化疗的护理就需要相应的改进,化疗护理过程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护理手段。护理流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科学理念,通过规范化流程管理,明确护理目标,使护士在准确的时间内,使护理过程更具预见性和有序性,避免盲目性、重复性地实施护理工作,从而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改进整体的护理水平和效果。

在本研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化疗护理流程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化疗护理流程能够降低肿瘤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运用KPS表所得出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化疗护理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改进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综合而言,实验组患者对于化疗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可见化疗护理流程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其应用效果更佳,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开艳,陈文香,徐艳,等.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05(05):105-107.

[2]何莉,焦红侠,张玉莲,等.个性化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2688-2690.

[3]涂晶,高琼,许阳子,等.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临床医学,2017,43(3):218-220.

[4]田云玲.分析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301-302.

[5]闫敏,闫红东.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时的应用分析[J].世界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1):332-335.

[6]郑玉娟.循证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255-256.

[7]马方.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2):237-240.

[8]岳培茹,周玉冰.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9):3549-3550,3551.

[9]赵锦会.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7,23(7):1214-1217.

[10]任苏英.肿瘤患者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路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02):421-422.

论文作者:陈文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科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文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