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宋勇

(色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甘孜州 626600)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慢性附件炎患者采用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治疗效果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慢性附件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患者经期外使用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经期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甲硝唑静推口服序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21人,痊愈率为46.6%,对照组痊愈15人,痊愈率为33.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数据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附件炎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不明显,采用阿奇霉素经期内序贯治疗对于慢性附件炎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经期;慢性附件炎;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88-02

慢性附件炎是指女性的内生殖器官发生慢性感染时的炎症,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等组织或器官的炎症病变,而慢性附件炎的常见原因是由于各类妇科手术感染,如产后感染、剖宫产后感染、流产后感染等[1],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症状不是十分明显,而且炎症部位不易区分,尤其是在输卵管的慢性炎症,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会造成患者不孕或宫外孕,本文就经期内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方法治疗慢性附件炎做研究,旨在分析有效的治疗方法恢复患者健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慢性附件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7.25±4.25岁,病程为2~7年,平均5.14±0.98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28.51±4.32岁。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6.22±1.13年。所有患者入院时行B超检查证实为慢性附件炎。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经期结束后的第4天内开始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为阿奇霉素0.5g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甲硝唑250ml静脉滴注,1天1次,持续一周。观察组患者在经期开始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同上,在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改为一日1次服用阿奇霉素分散片0.5g。或总剂量相同,仍为1.5g,首日服用0.5g,然后第二至第五日一日1次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0.25g。

1.3 观察指标

(1)痊愈:治疗一周内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和各项实验室检查、生理病理检查都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治疗一周内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好转,各项实验室检查,生理病理检查均恢复正常。(3)无效:治疗一周后患者各项临床指征均未恢复正常,各种实验室坚持和病理生理检查指标在病变范围内。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经各自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21人,痊愈率为46.6%,对照组痊愈15人,痊愈率为33.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

表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2例,出现腹部不适的患者1例,无其他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及药物反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腹泻、眩晕、呕吐患者1例。无其他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及药物反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数据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附件炎的主要表现为非腹部疼痛,随着病情的长期发展,患者盆腔内部会充血,从而导致结缔组织的纤维化以及粘连,在患者非月经期间治疗,子宫的流血情况严重影响了血液浓度,导致治疗效果不显著,而其他原因,如性生活频繁等均会导致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2],而在经期进行后,对于慢性附件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少,则会提高治疗效果。阿奇霉素使用与敏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中耳炎、慢支及慢支急性发作,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和宫颈感染,以及皮肤和软组织的相关感染,阿奇霉素都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各自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21人,痊愈率为46.6%,对照组痊愈15人,痊愈率为33.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数据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静脉注射药物需要破坏人体血管的完整性,虽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具有及时治疗的目的,但难免会带来相应的不良反应,如输液反应、血管刺激与静脉炎,造成病人的痛苦。序贯治疗缩短了静脉用药的时间,减少了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序贯治疗能较好的提高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慢性附件炎起病缓慢,临床症状不明显,采用阿奇霉素经期内序贯治疗对于慢性附件炎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玉英.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24例[J].临床医学,2011,31(8):74-75.

[2]周启琴.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190-191.

[3]毛红玲.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3):476-477.

[4]孙利华.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4,(10):37-37.

论文作者:宋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经期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