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沟脑膜瘤的临床治疗进展论文_许登榜,赵进城,张欣,熊明松,杨向斌

嗅沟脑膜瘤的临床治疗进展论文_许登榜,赵进城,张欣,熊明松,杨向斌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贵州 贵阳 550081)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相应的临床检查工作,同时对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进行综述。

【关键词】嗅沟脑膜瘤;临床症状;手术方式;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015-03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

Xu Dengbang, Zhao Jincheng, Zhang Xin,Xiong Mingsong,Yang Xiangbin

Guiyang No.2 People's Hospital Neurosurgery Guiyang Guizhou 550081 China

【Abstract】This study mainly focused on 13 patients with 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It main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 and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exa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gnosis and recovery of health were elaborated.

【Key words】Olfactory groove meningioma; Clinical symptoms; surgical methods; Research; Progress

在临床上,嗅沟脑膜瘤属于较为常见的颅底肿瘤,疾病会发展到患者的额叶中,而额叶又处在相对功能哑区,因此此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是很显著,导致确诊时患者的肿瘤巨大,进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同时导致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增加[1-2]。基于此,本文对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式现综述如下。

1.临床症状

由于脑膜瘤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其生长周期较慢,患者的患病病程延长,且肿瘤的生长趋势为膨胀性生长,患者常发生头痛和癫痫等症状,也有一部分的患者呈现出轻微头痛情况;还有一部分患者只是在进行CT扫描时偶然发现脑膜瘤[3-4]。同时也因为肿瘤的缓慢生长,其临床症状不显著,进而出现患者眼底视盘水肿已很严重,还有的患者出现继发视神经萎缩,需要注意的是:当肿瘤长得很大的时候,患者的脑组织无法进行有效代偿,继而便会发生颅内压增高,导致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严重的则会在短期内发生脑疝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嗅沟脑膜瘤较大时发生的临床症状,具体有Foster-K ennedy综合征(即嗅觉丧失、同侧视神经萎缩和对侧视盘水肿等情况)、精神改变;而部位靠后的肿瘤则会导致视野缺损。另外,脑膜瘤疾病也常常会使临近的颅骨骨质发生变化,临床症状便是骨板受压变薄,逐渐被破坏,严重的则会穿破骨板侵蚀到帽状腱膜下,从外观看,患者的头皮局部会有隆起情况;而有时肿瘤也会造成颅骨内板增厚,进而增加肿瘤组织的位置;而位于额部或者顶部等类型的脑膜瘤则会发生刺激症状,常见的便是癫痫这一疾病。嗅沟脑膜瘤属于临床上较为少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人群是女性比男性多,其起源便是在筛板处的脑膜,一侧多见,多呈球形向颅底向两侧逐渐发展,向后则能够延伸到鞍区,进而影响视神经、颈动脉与第三脑室前部,正是因为其早期临床表现不显著,嗅觉障碍症状的出现会发生误诊为“鼻窦炎”的情况,从而耽误早期诊断[5]。

2.临床检查

在对此疾病进行检查的时候,临床应用的影像学诊断有CT与核磁共振等方法较多,而相应传统的颅骨平片以及脑室造影与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较为少见,而对于嗅沟脑膜瘤而言,其经过CT检查后,其大多数呈现出等或高密度情况,且部分的瘤内能够看见钙化现象,也有不部分的患者发生颅底骨质增生情况,MRI也呈现等或低T1的信号,T2等或高信号,也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强化情况,若是巨大的肿瘤周围也会发生脑水肿情况[6-7]。经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之后,其临床表现则同颅前窝神经鞘瘤的症状具有相似性,进而也出现过误诊的情况,因对于较难辨别的患者则需要利用术后病理检查来进一步确诊。

3.手术方式

3.1 围手术期管理

在患者手术之前,其周围脑水肿情况严重以及颅内压增高患者则可以利用甘露醇与激素脱水联合展开治疗,同时若是患者伴有癫痫情况,则需要实施抗癫痫治疗;在手术展开之前,也可以通过腰池置管,展开术中引流和术中侧裂池开放,从而实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也可以帮助患者降低术中牵拉造成的额叶损伤情况[8]。

3.2 手术入路方式

在当今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术技术和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医生对于此疾病的认知也更加深入,临床上也能够应用多种手术入路形式展开肿瘤的切除,主要的手术方式是根据患者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的不同展开相应的手术切除,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9-10]。

第一,额下入路方式,此方法属于最早用于嗅沟脑膜瘤切除的手术方式,主要内容为:告知患者取仰卧位,并采用双额扩展入路、双侧额下入路、单侧额下入路等方式,并且借助电烧灼肿瘤基底的方式和肿瘤内部分块情况进行交替切除,此方式的优势在于病灶暴露充分,医生的可操作空间较多,造成的额叶牵拉也相对较少,进而使得肿瘤的各侧面均能够在视野下,没有视野死角,从而确保能够将侵入筛窦的肿瘤组织彻底的切除,宽视野可以帮助患者颅底重建工作,也能够防止肿瘤的二次复发。然而,此入路方式在术后会有一定的并发症,例如:患者大脑前动脉损伤造成的大出血情况或者是供血区脑软化情况;同时此方式也将肿瘤硬膜的完整性造成了破坏,而额窦的开放也会造成术脑脊液鼻漏情况,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患者手术的过程中,其结扎上矢状窦常常会给患者的术后脑组织水肿加重,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术中视野较大,进而会损伤患者周围的正常脑实质情况,也会使得术后严重水肿,进而加大术后癫痫发生的几率[11]。基于上述情况,过多的并发症和创伤情况使得此入路治疗方式受到了限制,现在多是应用在肿瘤体积巨大和双侧生长、向鞍区、中颅窝方向发展的嗅沟脑膜瘤的治疗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翼点入路,此入路治疗方式比较适用在体积小,肿瘤向单侧中颅窝底侵袭的治疗中,在手术的时候其选择仰卧位,将其头部偏向对侧,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早期经基底池放液降低颅压,从而有效的暴露肿瘤位置,避免额叶牵拉造成脑水肿情况,早期的分离则能够防止发生损伤情况。此方式也非常有助于侧嗅束的保留情况。与额下入路相对比之后,则能够对额窦进行保护,从而降低脑脊液鼻漏情况与上矢状窦损伤,对患者而言也是较大的伤害。翼点入路的劣势则是:在患者进行肿瘤切除的时候其可操作范围较小,若是患者的肿瘤位置较高,便处于盲区状态,无法实现有效的切除,要是达到完全的暴露则需要进行重要脑组织的牵拉,进而大大提高手术困难程度。

第三,额外侧入路,此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的效果,具体优势有:患者的骨窗开到前颅底,且放侧裂池脑脊液后,则脑压会有明显的下降,进而降低额

叶牵拉损伤情况;同时也能够借助侧方显露颈内、大脑中以及视神经等结构,防止发生脑部结构损伤情况;另外对大脑镰切开能够将对侧肿瘤展开切除,患者经过手术后并没有发生死角情况。然而此入路方式则也会造成较大的创伤、在术中也需要将额窦开放,并结扎上矢状窦,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应用频率较低。

第四,眶上锁孔入路,此方式具有翼点入路的优势,其患者的脑暴露少,具有较小的创伤。当实施手术的时候,则应该在术前充分的降颅压,从而将并肿瘤与重要血管、神经结构等均显著暴露出来,若是嗅沟脑膜瘤较大,其切除方式则应该利用肿瘤基地和肿瘤分块交替进行切除;同额下入路相对比之后,其能够防止正常脑组织过分牵拉情况,但是此手术方式的操作空间也较小,存在视野死角,则极易发生肿瘤残留情况。

第五,经鼻内镜入路,此方式主要是应用在近几年中,且不需要进行开颅,减少开颅损害,同时也能够降低正常脑组织的牵拉,降低术后水肿情况,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此方式的优势有:可以早期阻断肿瘤血供,减少脑组织牵拉情况、从而减少额叶充血水肿和视交叉受压缺血情况。但是此入路方式无法对大型的嗅沟脑膜瘤进行切除,且在切除的过程中会造成颅底骨质受到破坏,进而提高了脑脊液漏的发生几率,另外在手术中,此入路方式也会对动脉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范围,实际应用效果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不管是哪种入路手术方式,其均需要重视肿瘤部位的充分暴露,进而尽早的对肿瘤血供就行控制,特别是在肿瘤切除之后,及时对患者的第三脑室前部、丘脑下部和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展开保护,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4.术后管理与并发症预防

在患者手术之后,则应该重视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则应该给予患者补液、抑酸以及脱水、预防癫痫等基础治疗。通常情况下,常见并发症则有脑脊液鼻漏、颅内血肿以及偏瘫,癫痫等情况,在此其中,脑脊液漏则会产生较为严重的颅内感染情况,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应该重修复骨质破损,若是无法控制并发症,则应该展开漏修补手术;其中有一部分的患者会发生术后一过性尿崩情况,其需要展开相应的对症处理;癫痫并发症患者则通常可利用药物进行控制,从而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5.预后和复发情况

在患者术后,其头痛情况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而出现视力和视野损害的患者则也会逐渐得到改善,由于肿瘤的发生是以嗅沟为起源,患者的嗅神经受累,其术后改善情况也均较少;另外大部分在术前发生精神症状的患者其在手术之后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然而复发情况则是常见在未全切患者中,原因有患者没有将受累颅骨和硬膜切除干净,进而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6.讨论

在当今,嗅沟脑膜瘤确诊之后,其肿瘤体积一般就比较大了,其包绕在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进而造成了手术难度与风险较大,虽然临床上手术的方式较多,但是具体则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神经外科医生的经验,进行手术入路的选择,在患者术后则应该重视颅底重建以及术后护理等工作,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田凯兵,郝淑煜,吴震.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 41(2):174-177.

[2]欧绍武, 王军, 王运杰,等. 嗅沟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20例报告[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 16(1):49-51.

[3]Zhang Yin, Li Yongcai. Comparison of single and bilateral subfrontal approach in the resection of large olfactory sulcus meningiomas [J].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surgery, 2016,8 (1): 7-9.

[4]徐宗华, 徐善水, 江晓春,等. 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嗅沟脑膜瘤[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7(1):37-38.

[5]管海燕. 嗅沟脑膜瘤临床表现及术后并发症护理[J]. 护理研究, 2011, 25(8):719-719.

[6]Chen Gang, Dong J, Zhi H, et al.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olfactory sulcus meningioma [J].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surgical Disease Research, 2013,12 (3): 247-249.

[7]王成俊, 李冬梅, 邱明,等. 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5, 20(9):405-407.

[8]于雷, 李敬文, 胡永珍,等. 嗅沟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12例临床回顾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7):66-67.

[9]Liu Hao.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olfactory sulcus meningioma [J]. Chinese Journal of Metallurgical Medicine, 2013,30 (6): 669-670.

[10]徐敬轩, 栾新平, 木依提,等. 影响嗅沟脑膜瘤预后因素分析研究[J]. 新疆医学, 2010, 29(12):18-20.

[11]何佳宏, 肖益安, 罗湘辉,等. 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0, 15(8):359-360.

论文作者:许登榜,赵进城,张欣,熊明松,杨向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嗅沟脑膜瘤的临床治疗进展论文_许登榜,赵进城,张欣,熊明松,杨向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