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河大桥主塔主梁设计特点及施工技术论文_吴展铭

中铁大桥局集团六公司 湖北武汉 43010

摘要:本文以泗河大桥项目为依托,针对“H”型结构主塔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及“п”型边主梁结构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工艺,分别从设计图纸、施工技术方案等方面,对该项目主桥施工中的主塔及主梁设计特点及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为以后同类工程施工的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H” 形主塔结构; “п”型边主梁结构;液压爬模施工;支架现浇施工。

1.项目概况

泗河大桥位于泗水县主城北部,连接泗河两岸,路线长677.4m,为城市主干路,是城市重要的景观性市政桥梁。主线桥桥梁全长480m,沿里程增加方向各联梁布置如下:(第一联3×30m双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第二联51+79+140m H型独塔双索面斜拉桥)+(第三联4×30m双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主塔为H型独塔双索面混凝土斜拉桥,主塔墩总高72m(桥面以上)。主梁为“п”型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结构,桥面标准宽度36.5m(主塔区40.7m)。

本桥结构体系为塔梁墩固结体系,主塔主梁均为混凝土结构。主塔下塔柱采用翻模法施工,混凝土采用天泵放料,中、上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混凝土采用塔吊提升吊斗放料;上横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主梁采用钢管桩支架法现浇施工。桥梁立面布置图见图1。

2、主塔结构设计特点

2.1 主塔结构

主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底高程+86.6米,塔顶高程+174.503米,主塔自承台顶以上塔高87.903米,主梁结构顶面以上高72.0米。为了减小塔柱自由长度,改善塔柱受力性能,增强大桥景观效果,在距塔顶24.6米处设置一曲线形上横梁。上横梁以上部分称为上塔柱,上横梁以下至主梁结构顶面以上称为中塔柱,主梁梁底以下承台以上称为下塔柱。上塔柱高24.6m(上横梁中心高程+149.903m),中塔柱高47.4m,下塔柱高15.903m。独塔双索面共对称布设有84根斜拉索。主塔纵、横向立面图见图2。

6#主塔横桥向两塔肢向内倾斜,斜率为3.5:100;纵桥向主塔不倾斜。塔柱采用空心箱形断面,内设检修通道,主塔上、中塔柱采用单箱单室截面,横桥向宽度3m;纵向变宽,即塔顶处宽6m(不含塔冠),线性增加至主塔桥面处宽8m。标准截面纵桥向壁厚为外侧0.7m,内侧0.8m,横桥向壁厚1.2m。中塔柱塔根2m范围内局部加厚为纵桥向外侧1.05m,内侧0.95m,横桥向2.1m。标准段和加厚段之间设3m变厚段线性过渡。下塔柱空心段同样为箱型截面,下塔柱宽度8m;纵桥向壁厚1.2m,横桥向壁厚1.5m。下塔柱上部与主梁固结采用实体截面,下部承台以上2m范围内同样采用实体截面。实体段与空心段之间设置倒角过渡段,倒角为1.0×2.0m。

上、中塔柱为斜拉索锚固区段。拉索锚固区采用锯齿块构造。塔壁四周布置“井”字形预应力。锚固区预应力采用直径32mm预应力高强精轧螺纹粗钢筋,fpk =930MPa,单端交替张拉。

主塔上横梁采用箱型截面,跨中梁高2.5m,支点梁高4.75m(与主塔交接处),从支点至跨中采用圆曲线变化,半径分别为65m和75m,施工时横梁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筑。主塔下横梁采用箱型截面,梁高3.8m(路冠处),横桥向长31.5m,顺桥向宽6.0m,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壁厚顶板厚0.5m,底板厚0.8m,腹板厚0.8m,下横梁与主梁0#块一同整体浇筑。主塔纵、横向立面图见图2和主塔塔柱断面图见图3。

2.2主塔设计特点

(1)主塔结构设计美观:主塔塔柱向内倾斜,截面渐变,上横梁采用圆曲线变化,结构美观,自身蕴藏着力的紧张感,同时又孕育着向高空伸展,直向青天的动势。

(2)塔柱设计采用空心薄壁结构,大大减少了混凝土用量,结构简洁,达到美观、经济的效果。

3主梁结构设计特点

3.1主梁结构

主梁按里程方向,设置4#墩、5#墩以及7#墩,其中6#为主塔。主梁边跨为4#-6#,共长130m,6#-7#为主梁主跨,长140m,基本跨越泗河主河道。由于主跨与边跨不对称,在边跨侧距4#墩51m处设置一个辅助墩5#,边跨4#-5#为压重段,其截面尺寸较标准截面有所增加,主梁截面见图4。

主梁为“п”型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结构,边主梁之间采用混凝土横梁连接,标准段横梁宽0.3m,纵向间距6m,压重段横梁宽0.5m,纵向间距4.9m。桥面标准宽度36.5m(主塔区40.7m),桥梁对称中心线处梁高3米,边主梁中线处梁高2.73米,边主梁外缘相距29.1米,内缘根据结构受力和构造需要成折线形变化。主梁于塔根两侧各14m范围内截面加高,桥梁对称中心线处梁高由3m变化至3.8m。桥面铺装采用4cm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6cm改性沥青混凝,结构设计沉稳,

3.2主梁设计特点

“п”型边主梁结构:主梁设计采用“п”型边主梁+横梁的方式,其跨度大,桥面宽度大,边主梁结构刚度小,采用混凝土横梁连接,稳定性好,造型美观;

主梁不等跨布置:主跨侧长度140m,边跨侧长度130m,不平衡重采用在边跨增设一个辅助墩,并将边主梁加宽。

主梁结构设计沉稳:主梁位于两塔柱中间,与塔柱固结,配合84根斜拉索,整座桥梁结构感观效果沉稳。

4.主塔和主梁施工技术

4.1 主塔施工技术

4.1.1 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根据主塔结构形式及施工吊重要求,每个塔柱一台塔吊,塔吊型号QTZ5513,横桥向反对称布置在上下游两侧。塔吊底座及支撑螺栓预埋入承台混凝土中。中塔柱施工时,在上、下游面各布置一台电梯,作为施工人员上下主塔工具,电梯的底平台布置在0#块翼缘板上。

塔柱上、下横梁和主梁施工采用钢管桩支架法现浇施工,塔柱施工过程中在标高126.503m处设置一道横撑装置。

4.1.2 主塔各节段特性及施工方法

主塔共分为21节,其中下塔柱高15.903m,分为4节,第4节高3.8m,与主梁0#块一同浇筑;中、上塔柱按4.5m标准节高度分节至第19节,第20节高1.3m,第21节为塔观高3.2m。塔柱各节段特性及施工方法见下表1。

4.1.3 上横梁施工方法

上横梁一次浇注,横梁结构由于自重大,采用在0#块埋设预埋件用于架立钢管桩,在塔柱埋设预埋件作为支架边支点牛腿,钢管桩支撑与牛腿支撑相结合的方法搭设承重支架进行施工,支架结构采用钢管桩+贝雷梁+碗扣支架形式,分配梁采用双拼H588型钢。

4.1.4 主塔施工重点工序介绍

(1)下塔柱采用翻模施工,中、上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

(2)为简化施工工序和施工难度,上横梁与塔柱采用异步施工,待液压爬模系统完全爬离上横梁区域后施工上横梁。

4.2 主梁施工技术

4.2.1主梁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4#-5#墩主梁位于岸边,落地碗扣式满堂脚手架法施工;5#-7#墩主梁位于河道之中,利用枯水期修筑施工便道,考虑枯水期河道水流量少,河床地质多为强、中风化泥岩,采用扩大基础方式更为经济快捷,主塔承台区域支架采用在承台上“直钢管柱+斜钢管柱”支撑型式,承台区域外采用扩大基础+钢管柱支架支撑形式,钢管采用φ600×8mm钢管柱,标准跨钢管桩纵桥向间距9m,横向布置12根,桩顶分配梁采用三拼I45,贝雷梁上铺设I20分配梁及搭设碗扣支架,支架标高采用顶托调整,如此既方便主梁梁底标高控制,又便于安装人员挂索操作,同时也给后期支架拆除提供了空间。主梁支架布置方案见图5。

4.2.2主梁施工方法

主墩承台施工时预埋0#节段现浇支架预埋件。施工完成下塔柱第3节段后进行下横梁及主梁0#节段的施工。0#块施工后,继续进行主塔塔柱施工,同时进行主梁其余现浇段支架施工,根据施工设计图指导性施工节段线,将主梁分为7 个节段施工,节段长度为38.2+39.8+42.0+20.0+42.0+48.0+40.0m,依次按照0#梁段3#梁段的顺序施工,每施工完一个节段,张拉在该节段末锚固的钢束。浇筑砼完成现浇段施工后,进行斜拉索的挂设及张拉施工。

参考文献:

[1]《桥梁建筑美学》

[2]《桥梁建设》

论文作者:吴展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  ;  ;  ;  ;  ;  ;  ;  

泗河大桥主塔主梁设计特点及施工技术论文_吴展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