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458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投资大,复杂性高,涉及技术领域多,因此存在风险的概率较大,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及对策进行探讨,从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多视角进行论述,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对策
引言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施工可能会受到外界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风险,严重的时候还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虽然有风险存在,但不代表这些风险没有办法解决,只要采取相关的风险防治措施,就能有效降低风险的产生。
1建筑项目风险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
(1)风险的发现与分析。在建筑工程管理前期,要对与项目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收集,在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要保持严谨,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确保最终获取到的各项信息内容的准确性,最终获取到项目管理风险。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风险内容进行记录,并且制定相应方案对风险进行处理。(2)在项目的前期存在的风险进行收集,获取到相应的风险报告,并且要做好相应的分析与评估工作,将其作为依据,对建筑项目的危害等级进行明确,然后整理风险,最终制定出一个科学的项目管理计划。
2工程概况
广州市南沙区凤凰一、二、三桥工程第二合同段(K2+189~K4+334)主线全长2.145km。包括一座跨江大桥(凤凰二桥,40+4×58+40m上承式砼葵花型拱桥)跨越上横沥水道,高架引桥长1833m,匝道桥总长860m,辅道(K2+765~K4+445)长度1680m,含上下主线匝道4条,合同工期从开工至2016年12月。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
3.1重视程度不足,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意识层面的问题是项目管理中的最根本问题,对于风险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造成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是项目风险管理中的最大风险。在建筑行业里很多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受到资金,规模,人员及传统管理思维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对风险管理工作没有足够重视,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没有风险管理内容。有些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局限性,只是针对工程进度或质量的某些方面进行风险管理,没有从全局角度出发,对工程设计,预算,施工流程,竣工验收结算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处理,没有系统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现在建筑行业竞争压力很大,施工单位为了能够争取到项目,不惜大幅压缩利润空间,因此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不愿意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资金,而采用风险不合理转移的办法进行处理,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拼设备,拼人力,甚至偷工减料等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风险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以至于风险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3.2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项目风险管理中,管理制度是重要的依据,但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都不完善,严重缺乏风险预警和事后防范制度,这就使得建筑企业无法对项目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此外,还有些企业没有组建风险管理组织,也没有专业人员进行风险预估和处理,当发生风险的时候,都是凭着个人意见和经验直接处理,这种盲目的处理方式不但没有任何的成效,还加大了风险隐患。
3.3信息系统存在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方面,少部分建筑单位内部没有完善信息系统,不能为项目管理在风险的防范上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项目工程的风险管理的信息系统从建立时间上来看相对较晚,因此系统内部的数据库中收藏和积累的相关数据信息少,使其难以分析项目投资的可行性,不能对实际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其次,信息系统没有在系统中录入合作商档案资料以及业主信息,缺乏对必要信息的掌握,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业主和开发商的信用进行分析,为合作决策以及投标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4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对策
4.1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是从根本上控制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有效途径,建筑企业需要树立强烈的风险管控意识,提高处理建筑工程风险的能力,从而加强对工程周期长的项目管理。施工现场是存在风险最多的环节,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首先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识别风险及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从而加强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的能力。技术人员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新的技术工艺,优化现场施工流程减少施工风险,组织管理人员交流学习管理知识,深入了解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使风险管理关口前移。从进场开始就要将风险管理要责任到人,分清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并进行有效管控,定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并进行排除,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只有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或避免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发生。
4.2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在进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时候,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是最基本的手段,同时也是降低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1)不断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控制工程项目每个施工环节的成本,对每个施工环节的资金进行限额,公开资金的具体走向,保证所有资金的合理性。(2)不断完善人员管理制度,对项目中所有人员展开道德、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并制定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在采购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及时更换和处理,避免因为材料原因给项目管理造成风险。
4.3完善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可对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产生重要影响,其可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因此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系统构建时,根据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收集和项目工程相关的文件以及资料。同时,还应勘察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对具体的地形、气候等实地了解;为做好工程的预算工作,还应对当前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考察,并明确政府的相关政策,将这些资料收集全面,预测出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出具体风险的应急策略,将所有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完善系统的信息,便于施工过程中为相关人员提供科学依据,降低项目管理工作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提高管理水平。
结束语
总结全文,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意识薄弱,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是困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导致不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性等进行有效管控,降低风险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需要从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增强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及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育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42.
[2]夏衍标.对于如何强化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7(10):152.
[3]刘中明,涂毅晗.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施工安全控制的对策[J].四川水泥,2016(12):240-241.
[4]陶政.探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5,(27):382.
论文作者:余曙光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风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项目论文; 意识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