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差错原因与防范措施论文_鲍辉红

鲍辉红

息烽县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1100

【摘 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差错原因以及防范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 年2 月~2014 年6 月以及2013 年10 月~2014 年12 月间,各100 例的手术室护理患者,进行差错原因与防范措施分析。前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称之为对照组,后者通过差错防范措施管理进行护理对比,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手术室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达92%(46 例),高于对照组的76%(38 例)。两项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对前期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原因进行相应的总结,在后期开展防范措施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中的护理差错事件以及医疗纠纷。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差错原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D7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351-01

手术室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并且需要护理人员更强烈的责任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手术室护理需求也日渐提升。为了满足患者及家属的护理高要求,我院对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2 月~2014 年6 月以及2013 年10 月~2014 年12 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室护理的各100 例患者,进行护理差错发生例的对比。前者通过常规护理进行管理,称之为对照组。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差错原因的总结,并开展防范措施管理对手术室进行护理差错干预,称之为观察组。

1.2 研究方法

通过对2012 年2 月~2012 年6 月间的手术室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通过辩证的思维对手术室护理差错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类型、护理人员、护理方式、护理技能等一系列指标内容[1]。

手术室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完毕后,在2013 年10 月~2014 年12 月,对我院的手术室临床护理开展防范措施管理,并对发生的护理差错例以及患者护理满意例进行统计,与前期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对比。

1.3 评价指标

对两个时间段内的各100 例手术室护理患者的差错例数以及患者护理满意例数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分别计算出两组护理模式下的护理差错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率,护理差错率越高时,护理手段越落后。患者护理满意率越高时,护理效果越显著。

1.4 数据处理

文中两组护理模式下的所有对比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 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以t 检验进行比较,当求得P<0.05时,两组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二、结果

通过分析两组护理模式下手术室护理的差错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率,可以发现,观察组中手术室的护理差错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数据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即P<0.05)。再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软件可以确定两组差异数据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护理管理模式下的各项差异数据对比,详见表1。

三、讨论

3.1 差错原因

手术室中护理差错的多发原因,有一部分在于医护人员对护理仪器操作方法的生疏。手术室通常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手术抢救与治疗,如若医护人员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对手术室中的各项医疗器械不熟悉,加之紧张气氛的干扰,很容易造成护理差错的发生[2]。

医护人员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缺乏心理辅导能力,也是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患者在进行手术时,由于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负性情绪,如若不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患者容易在手术治疗中产生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并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手术室的护理中,医护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进行手术室治疗的患者,很大一部分并不会有太清醒的意识,并且患者情绪会有较大的波动,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异常情况发生。护理安全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对患者的疏忽管理上,具体细节为患者的引流管放置以及静脉滴注速率等方面[3]。

手术室的护理中,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不强。有些手术室治疗患者由于自身的敏感体质,很容易被细菌所感染。如若医护人员不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会在治疗中引起患者的二次感染,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体征。

3.2 防范对策

手术室护理中的医护人员,由于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熟练护理技能以及医疗器械操作方法。定期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办护理进修班,是直接提升医护人员护理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手段[4]。并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考核,验收学习效果。

针对医护人员心理辅导能力差的问题,可以定期组织交流会,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医护人员传输各类心理学沟通技巧。学习完成后,再通过实践提升心理疏导能力,拉近医护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积极开展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意识教育,能够有效激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联合法律知识讲座的形式,让医护人员明确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以一个严谨的态度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发生[5]。

在手术室的护理过程中,还需对医护人员灌输无菌概念。通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巧以及规范的无菌操作,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有效的完成护理内容,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通过对比数据可以进行佐证,在前期的手术室护理差错原因总结下开展的防范措施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差错发生,且护理方式能获得更多患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锦花,陈雅佩,杨仙梅等.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z1):8-9.

[2]郝转妮.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差错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4):270-271.

[3]薄瑞娜,王艳艳,梁燕等.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差错及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241-242.

[4]董保芳.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差错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219-220.

[5]李瑾.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差错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4,(30):265-266.

论文作者:鲍辉红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3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差错原因与防范措施论文_鲍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