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国要道,实在公平论文

理国要道,实在公平论文

理国要道,实在公平

□ (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公平》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比见隋代遗老,咸称高颎善为相者,遂观其本传,可谓公平正直,尤识治体,隋室安危,系其存没。炀帝无道,枉见诛夷。何尝不想见其人,废书歔叹!又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亮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幕及之?朕今每慕前代帝王之善者,卿等亦可慕宰相之贤者。若如是,则荣名高位,可以长守。”房玄龄对曰:“臣闻理国要道,实在于公平正直,故《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又孔子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今圣虑所尚,诚足以极政教之源,尽至公之要,囊括区宇,化成天下。”太宗曰:“此直朕之所怀,岂有与卿等言之而不行也?”

【译文】

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我近来见到一些隋朝遗老,他们都称赞高颎是位贤相,我于是就读了他的传记,发现他的确可以说是位公平正直的人,特别是通晓治理国家的策略。隋朝的安危,可以说决定于他的生死。隋炀帝昏庸无道,高颎被无辜诛杀。我怎么能不怀念这样的一位贤相,于是放下书歔欷叹息。汉魏以来,诸葛亮做丞相也很公平正直。他曾经上书请求把廖立、李严削职为民流放到蜀地南方。而廖立听到诸葛亮的死讯后,哭泣地说:‘我们恐怕要亡国了!’李严听说后,哀伤地发病而亡。所以陈寿称赞说:‘诸葛亮执政,推诚布公。尽忠为国的人,即使是他的仇人也必定奖赏;违法怠惰的人,即使是他的亲人也必定处罚。’你们难道不羨慕他,不希望像他那样吗?我现在还常常羡慕前代那些贤德的帝王,你们也应该羡慕贤德的宰相。如果能够这样,那么显赫的荣誉、高贵的地位就可以长久地保持了。”房玄龄回答说:“我听说治理国家的关键,确实在于公平正直,所以《尚书》上说:‘不营私结党,王道浩浩荡荡;不结党营私,王道顺顺当当。’另外孔子说:‘择用正直的人,撤掉奸佞的人,那么百姓就会服从上面的管理。’现在圣上心里所想的,确实能够穷尽政治教化的本源,推究大公无私的要领,包罗天下,教化天下百姓。”太宗说:“这既是我心里所想,怎能会跟你们说了而不实行呢?”

标签:;  ;  ;  ;  ;  ;  ;  

理国要道,实在公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