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论文_陈健华

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提升,城市化也在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全面发展保证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致使其丧失了安全、便捷、舒适等基本性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各种大规模商业用地致使一些城市化问题接踵而来。在缓和或解决城市化问题上各行业的专家与学者们作出了切实广泛的讨论与探究,“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向发展建设”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探索手段,本文主要是针对城市化现状问题中慢行交通建设对城市化所存在问题的有限性和有效性进行入手探讨。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构建;规划建设;

引言:在城市慢行交通中代表主体为自行车或步行,还有一些低速环保型助动车组成非机动体系的交通系统。近些年,随着城市化的扩张,更多城市开始将目光关注于慢行交通网络规划的建设,对城市化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各种方法各项研究也在一步一步的展开。一些国外地区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城市慢行交通的特性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进行严谨的结构层次划分,并提出其准确切实的划分方法,对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拥有着重大的存在意义。

一、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基础研究

1.1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特点分析

城市慢行交通网络主体主要是步行或是自行车两种便捷的交通工具构成的,这两种在以前是人类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虽然相对于如今的主要交通工具而言速度比较慢,用时较多,而且出行的距离也有限制,但是其确实最为安全,最为人性、健康、环保、可持续性的一种交通模式。在现如今这个汽车机动车喧嚣的时代中,人们对自行车或是步行的交通模式的需求依旧存在着。但是,如今的城市与以前的城市已经有千差万别,如今的城市人口更多,尺度更大,各式各样的交流更为频繁。早先的步行与自行车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已经不适应于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更大的需要,所以城市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特点的分析逐渐成为了城市慢行交通网络发展探讨研究与建设规划的一大重点。

1.2慢行交通功能定位分析

虽然慢行交通出行速度较低,但在出行方式选择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慢行交通往往是出行起点始发及出行终点到达的必要方式,在出行中是不可取代的。慢行交通功能定位可以概括为接驳公交、短途出行、休闲功能三个方面。

图1 慢行交通接驳功能示意

接驳公交: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可依靠“轨道+慢行”或“常规公交+慢行”的出行模式来解决交通问题。有效的接驳系统可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切实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整体公交分担率。

短途出行:慢行交通在合理出行范围内(步行500m,自行车3公里)出行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分别为方便、灵活、低碳、环保;慢行热点区域如商业中心区,慢行除发挥交通作用外,应与商业建筑充分结合。

休闲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健康的日益重视,慢行担负健身、休闲等新功能,绿道可承担慢行休闲功能,新区慢行交通应能与绿道衔接,提升新区整体环境品质。

1.3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构建功能分析

对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构建功能的分析是在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所在。慢行交通并非只是单一的一种交通功能,其特殊性质与城市所承载的人口数会致使其拥有更多的交通功能,只有对这些可预测的交通功能进行具体科学的分析才能够逐渐的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的规划与建设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其可选择性与可操作性。

1.3.1交通功能的初步分析

1.3.1.1步行功能

步行功能主要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健身与休闲,其是由场所、行为、空间等多元素组合而成的多元概念。然而在生活中城市步行交通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从而造成了多处高发的交通混乱问题。所以人们如果在日常的生活中,健身休闲的活动中失去了足够的活动空间,那么就会致使人们将空间拥挤到机动车所占据的车行空间里,以导致交通秩序混乱,拥挤堵塞,以及涉及到人们的自身安全。所以在对于步行交通功能的研究分析中,要通过对群体或是单一的步行者进行交通行为规律上的分析研究,进而做到指导其步行空间的各项组织问题。步行在在慢行交通中属于一种多空间移动的交通行为,需要具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网络交通通道从而为其提供这个空间移动到其他空间的契机。最后便是步行交通务必需要一个安全的舒适的便捷的交通环境。

1.3.1.2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由于是极为灵便,门到门的一种服务性质,其又是一种短距离的出行的交通功能,在如今城市中仍然被广泛的运用着。自行车交通特性便是节能环保所以,价格低廉,方便灵活,可以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使用。根据调查来看,自行车交通的道路人均占有率仅仅小于公交车,从此方面来看,自行车交通占有道路面积是优于任何的交通方式的。但是在城市交通中自行车的使用实际上缺乏一种安全性,行驶也处于一个弱者的位置。而且在自行车交通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带来强大的不稳定性。自行车相对其他交通方式而言较为灵活,所以行驶者在城市道路中如若出现违章的问题将会给道路带来严重的麻烦。而且数量繁多,种类繁杂也为管理上带来了难度。

二、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构建策略

2.1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层面上着手,承接城市化的大系统

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大前提就是要将其真真正正的引入到我国整体规划的体系中去,从而形成一种有体系有衔接的,从宏观到微观的涉及到各个层面的新型的规划体系门类中,同时也务必将其引入到规范的编制轨道中去,为其规划建设建立相应的各方面的实施工作,确立其在现有的各规划体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与功能。

2.2从城市总体空间的结构层面着手,梳理城市慢行交通网络

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前提务必要有一套完整的合理有效的空间构成体系,才能够将建设规划宏观到中观然后再到微观的城市层次空间落实到位。在目前,已经有少数城市将城市慢行交通网络建设做出了成果,对其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建设有了相应的研究,比如说在《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中,所提出的相关于慢行岛等一些列的慢行交通概念;在《珠海市慢行系统规划》中也有提到慢行圈的新型概念。这些概念的提出基本上都是根据交通模式的特性而总结建立出来的。

三、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构建方法研究

通过上述对城市慢行交通网路规划建设的各项研究,众所周知,城市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日常活动等一切应用的空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关系、能量的构成与组合。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是其中诸多关系的一种存在。城市慢行交通网络不仅仅只是城市的一种交通方式存在的,在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的构建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结合城市的发展建设以及城市的实际性需要、发展中的需要以及其最终的需求等开始着手,然后进行条条例例的建设力求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的规划。(1)慢行交通条件提升。在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中,慢行道路通行条件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包括城市干道的一些慢行道路,独立地段以及休闲地域,根据不同的交通存在环境,城市的功能模式等从而规划建设出适用于其慢行交通的相关配套的交通道路,为最终形成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的落实打下基础。(2)慢行环境的改善与整治。城市慢行交通具有随意性休闲性的两种特性,如若想要吸引人们使用,那么就必须要提供出舒适优质的慢行交通环境。(3)慢行理念的宣传。如今社会机动车独自引领风潮的情况下,如何促使人们的思想发生转变,开始注重于健康的安全的交通。那么就应该通过新闻媒体或是宣传画报等形式对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宣传推广力度,倡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选择绿色的出行交通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让人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的给人们带来的益处。

四、结语

目前,国外地区对城市慢行交通的发展及其重视,一些城市已然形成了一种模式,独立步行或者是自行车行驶的慢行交通网络,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才能够逐渐完善成熟,成为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促使城市化的标志从“车性”回归到“人性”这一转折。

参考文献:

[1]刘超.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构建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09-01.

[2]李聪颖,马荣国,王玉萍,等.城市慢行交通网络特性与结构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1-04-15.

[3]邱建妮;陈少沛.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数据建模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10-23.

论文作者:陈健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浅谈城市慢行交通网络规划建设论文_陈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