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地区发展放缓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_转移支付论文

中国东部地区发展放慢的成因分析及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中国论文,东部地区论文,建议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部经济增长放慢①,以及中西部经济增长较快状况,已持续10余年。由此形成的收缩性区域均衡发展格局,学界和政府大多正面评价。差距缩小固然应积极肯定,然而令条件较好的东部放慢发展,条件较差的中西部加快发展,由此而致全国要素效率下降,影响可持续发展,显然值得商榷。而且,这是在发达经济体仍向沿海集聚下发生的故事,纵有较多积极效应,抑或有逆客观规律之嫌。

      一、近10余年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及简要分析

      (一)东慢西快的基本状况

      2003年是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中西部经济增长整体加快,东部整体放慢。比较突出的是2003至2011年的一段时期,东部GDP名义增速降至14.6%,比1978至2003年低2.9个百分点;中西部GDP名义增速达到16.3%,比1978至2003年加快0.5个百分点,且比东部快1.7个百分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由此出现逆转。2014年,东部GDP占全国比重由最高时2005年的61.8%降低到57.6%,降低4.2个百分点。

      东部在人均GDP相对较高水平上,GDP增速开始放慢。中西部在人均GDP较低水平上,GDP增速开始加快。这就形成一种表象,即东慢西快是合理的,且由此得到了绝大多数学术文献和政府文件的积极肯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个课题组2014年指出,“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得到了增强。”②

      东部GDP比重下降,主要是其发展放慢所致。2003至2014年,东部GDP名义增长率13.0%,比1978至2003年降低4.5个百分点;中西部GDP名义增长率14.6%,仅比1978至2003年降低0.8个百分点,且比东部快1.6个百分点。回归及因素分析表明,对于东部2003至2014年占全国GDP份额的下降,其自身增长放慢占73.5%的影响因素,中西部相对加快占26.5%的影响因素。

      所谓的区域均衡协调,就这样在东慢西快格局下开始增强。反映区域发展差距的区域人均GDP变异系数,改革开放以来至2002年达到最高,即区域最不均衡;2003年逐渐下降,至2013年则下降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即区域均衡的最好水平。

      (二)东慢西快的主要原因

      如果导致东部增长放慢和中西部增长加快的因素均科学合理,且导致全国要素配置的整体优化,当然不应诘难,然而情况或许相反。东部经济增长放慢,虽有其长期低层次产业路径依赖,过分依靠人口和引进红利等因素,但更主要是与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向中西部倾斜,全国粗放外延增长越演越烈,集约发展之路走不通等有较大关系。

      首先是国有建设用地供给增长的东慢西快。2003至2013年,在“最严格的土地管理”下,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给年均增速12.6%,其中中西部年均增长17.8%,东部年均增长7.7%。③其次是政府债向中西部倾斜。中西部政府债截至2013年6月,合计8.9万亿元,占全国51.2%,比其GDP占全国的比重高8.9个百分点。④再次是中西部投资增长大幅加快。2003至2014年,中西部投资年均增速猛增至25.4%,比前期提高7.5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平均高3个百分点。东部投资增长相对性回落,同期年均增长20%,比全国平均低2.4个百分点,比中西部低5.4个百分点。

      东部增长投资相对回落这一事实本身具有一定合理性。此时如果中西部建设用地供给增长并未“飙升”,从而东部难以大规模在中西部复制传统产业,则东部相当一部分资金将因“地根”收紧,在本地用于集约内涵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同时中西部又因建设用地供给增长合理,从而导致投资增长合理,整体具有较高效率。而在此情形下,全国经济整体状况显然将较好,可惜实际状况并非如此。

      (三)东慢西快的不利后果

      中国经济进入到2004、2005年的时候,原本已具备实施重大根本性转型的较好条件。一方面是出口增长继续加快,全国经济增长势头很好。另一方面是宏观当局开始实施防“过热”政策,从2006年6月16日至2008年6月7日,央行1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从7%提高到17.5%。

      如果从2004年开始,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市场机制决定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实施全国一视同仁的建设用地供给增长政策。同时在财政收入持续高增长背景下实施减税,减轻企业和东部负担,这就将在具有一定经济增速和就业增长情况下,适当放慢出口增长,促使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这样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时,中国经济将具有较强抵御能力,应对力度或可减弱,四万亿故事或可改写,后续状况将比现在更好。然而非常遗憾,这些局面并未出现,反而产生了一系列至今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里的问题显然在于,当市场机制不能对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不能改变地方政府GDP竞赛情况下,宏观当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降温经济增长速度。而在实际经济中,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货币投放增长难以扼制,政府性及民间资金近乎泛滥,建设用地供给增长听命于地方意志,货币之锚失去作用,不少区域的经济增长一浪高过一浪。

      这一期间,全国经济的粗放外延增长不断加剧,投资效果系数降至仅略高于10%,白重恩的研究表明,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在资本产出比增加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大幅度减慢,每年从3%多降到1%多⑤。此期间中国经济的实物增长大大快于价值增长,能源原材料消耗增长快于GDP增长,新增的国有建设用地效益大幅下降。此期间东部大批企业因当地缺地,转而向中西部大量增加投资,使得东部省份难以形成集约内涵发展格局,难以发挥对于全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东部大批传统产业进入中西部地区,增加了中西部生态环境污染。

      二、东部自宋以来即是中国发展主要引擎

      (一)两种区域差距发展观

      无论实践还是理论,关于区域发展差距,都可以有两种不同状况和理念。一种是扩张性的区域差距扩大,另一种是收缩性的区域差距缩小。

      所谓扩张性的区域差距扩大,主要是指在服从客观经济规律,以及尊重市场资源配置状况下,条件较差地区加快发展,但条件较好地区更快发展,从而导致区域差距扩大。这就后发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而言,应该并无不妥。中国区域经济上个世纪90年代至2013年,虽然发展差距有所扩大,但中西部发展与前期相比是加快的,应属扩张性的区域差距扩大。

      有人会说,这是否有失公平。其实在这种状况下,可以有三种情形来逐步解决区域发展差距扩大所致的种种问题。一是人口迁移,二是中央政府加强转移支付,三是以市场机制促使条件较好地区逐步向条件较差地区加大投资。所以在这种扩张性的区域差距扩大中,所谓区域差距及公平的问题,因总体效率较高,再加上如果具有相应水准的国家现代治理水平,最终将逐步得以解决。发达国家走的应该就是这条路子,库兹涅茨“倒U”曲线,大概也是这样来的。

      所谓收缩性的区域差距扩大,主要是指在条件较差地区加快发展同时,由于政府某些具体政策不利于条件较好地区,导致这些地区发展放慢,从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里的情况当然比较复杂,但有一点可以指出,即在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平较低情况下,令条件较好区域发展放慢,来适合条件较差地区,无论如何总是会存在若干效率损失,同时对于条件较好地区也并非公平。2003年至今的区域差距缩小,当属收缩性的区域差距扩大,应该说是不利于全国要素优化配置的。

      (二)东部具有难以撼动的集聚优势

      东部即使在改革开放前投资严重不足情况下,经济增长亦未显著放慢。1953至1978年,东部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总计仅占全国41.1%,比中西部低17.8个百分点,然而东部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此期间仅从65.8%下降至60.7%,仅降低5.1个百分点。这一期间,东部地区政府和群众冲破禁令,积极创办企业,经济效率更是大大高于内地,即使投资较少,也能有一定增长速度。当然东部一些省份发展异常艰辛。如果此期间东部投资份额,哪怕是增加一两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就不会是现在这种局面,尽管历史发展没有“如果”。

      而在1990年中央开始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时,亦正是区域人均GDP差距开始扩大之时。东部较快发展显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未因中央重大方针转变而受到较大影响。重大方针实施固然有时间差,但在中央不再强调加快东部发展,并提出“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之后的第13年,东部发展才开始慢于中西部。

      如此长的时间差,应该是具体政策不适应实际所致。直到2003年,区域人均GDP变异系数终于达到顶点之后开始降低。而从上文分析可知,这主要是建设用地和大量资金向中西部倾斜所致。然而中西部GDP上去了,全国性的粗放外延增长却越演越烈,生态环境破坏日渐严重,经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加重。与此同时,人口向东部地区的集聚虽然放慢,却仍顽强持续。

      还必须看到,尽管建设用地供给、政府性资金和投资增长都在向中西部倾斜,然而最近3年中西部正在出现增长收敛趋势。2003至2012年,东部GDP占全国比重,每年平均降低0.392个点,而2012至2014年,每年平均仅降低0.13个点。这表明即使在要素配置高度倾斜情况下,中西部也较难具有持续的较快增长。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只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只要让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最终仍将回复到东部集聚格局。

      (三)东南沿海是中国千年发展支撑

      中国经济从唐以后,重心渐渐南移。在传统农业社会,黄河流域的人与土地之间的均衡,大致在唐朝就基本达到了临界点,其后只不过是若干技术上的修订。唐代北方地区的粮食亩产达到334斤/亩,仅比汉代增加18.9%⑥。而清代北方地区的粮食亩产,据侯建新研究,河南一带平均仅180斤,所以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150年间的粮食亩产逐渐减少,农业是一个破产的过程⑦。

      南方成为唐以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重要的均衡器。宋王朝南渡以后,大批北方移民来到南方,带来北方地区先进生产技术,特别是南方治水大规模开展⑧,更是大大加快了南方农业生产发展。浙江在宋代是全国水利工程最多省份,北宋熙宁三年至九年(1070-1076年),全国共有10803处水利工程,浙江则有1980处,占全国的18.3%。当时全国有水利田3603万亩,浙江则有1048万亩,占全国的29.1%。而且,东南沿海地区土壤肥沃,气温适宜、雨水充沛,土地对于劳动投入具有较高的边际产出。这样,随着耕地面积增加、耕作技术改良、优良品种引进、多熟制大面积推广、商品性农业发展,全社会劳动剩余持续增加。同时大量农产品通过漕运,源源不断运往北京,有力巩固了清皇朝统治⑨。

      从下表可以看到,乾隆末期的浙江、江苏和现安徽三地,向中央政府缴交的银两占全国32.9%,缴交的粮食占全国52.3%。需解释的是,英人斯当东提供的粮食缴交数字,缺少北直隶、陕西、山西、福建、贵州等数据。因此,浙江、江苏和现安徽,向中央政府缴交粮食比重,实际可能比表中数据略低。

      

      全球发达经济体,区域经济发展向来都不是所谓均衡协调,而是长期持续向沿海地区集聚。美国自1963年以来,沿海23州和华盛顿的GDP比重,从55.8%上升至2013年的63.8%;此期间美国人口集聚“熨平”了区域发展差距,这23个州和华盛顿,1960年人口比重53.9%,2013年为61.0%,区域人均GDP差距基本没有扩大。日本经济长期向东京至大阪,太平洋沿岸直线约400余公里区域集聚,1955至2011年,这一区域GDP占日本46.3%,上升至占54.6%;同期人口从占日本35.0%,上升至49.5%(2012)。日本的人口集聚“熨平”了经济集聚,区域差距相应有较大缩小⑩。

      中国是个区域差异很大的国家,东南沿海地区较强的经济活力,是在长期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等多重因素下形成的,这应该是一个客观规律。改革开放前违反这个客观规律,放弃既有优势,令中国经济付出巨大“学费”。而2003年以来的区域发展状况,也并不利于全国要素优化配置。当前在不影响中西部发展前提下,努力发挥东部活力,如党中央所提出的,“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不仅有利于优化全国要素配置,更是符合地域政治要求,有利于加快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三、关于实施“经济非均衡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这里关键是尊重市场选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央政府继续加强反贫困,继续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努力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对于土地一级市场、政府债、重大项目布局、资金人才要素流动等,应增强和完善市场机制,基本不予干预,发挥好规则制定和监管者的作用。

      这一政策思路实施的结果,将使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快于中西部,从而形成经济非均衡格局。但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采取积极政策,促进中西部人口缓慢向东部集聚,亦采取具体政策促进东部企业积极向中西部投资,同时积极保护东部投资者在中西部的合法权益,努力促使中西部人均GDP增长与东部同步、甚至快于东部。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对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按既有强度继续增长,东部继续加强对中西部一些省份的对口支援,从而确保中西部基本公共服务较快增长,加快缩小与东部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其与东部社会发展的相对均衡。

      (一)创新人口集聚

      改革开放以来编制了那么多的规划,就是没有一部人口集聚规划。而缺少全国人口分布规划指导,城市化战略或有一定问题。

      ——中国多半人口应居住在东部。2014年中国内地有44.8%的人口居住在东部12个省份,比1982年“三普”提高5.3个百分点,但显然不够。乾隆年间,不包括辽宁的东部人口占全国的48.3%。浙江人口咸丰年间曾占全国7.2%,2014年占4.0%,比150多年前降低3个多百分点。随着生育率全面下降,以及整体发展水平提高,东部应该能容纳占全国比重较高的常住人口。

      ——相关政策应鼓励和促进人口向东部集聚。当前,中央政府既让东部承担相对较重的财政及非财政上缴任务,同时又让东部自行承担人口集聚成本,甚至在建设用地供给方面也未考虑东部人口集聚因素,以致东部严重缺乏人口集聚积极性。建议展开这方面深入研究,加快改善优化。

      ——消除进城农民的“土地尾巴”。农民进城以后多半是回不去的,但政策设计总是给农民留一条土地尾巴,期望着农民回乡不致有生计问题,这是典型的反城市化思路,也是典型的民粹主义做法。当前一方面是中西部农民在东部地区住在老鼠住的地方,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家乡盖的新房养着老鼠。不消除进城农民的土地尾巴,中国城市化注定是低效率的,这方面应有重大政策突破。

      ——人口迁移有效促进区域差距缩小的实证分析之一。人口迁移既提升人口流出地人均GDP,又降低人口流入地人均GDP,具有加快“熨平”区域人均GDP差距的积极效应。计算表明,在2000年全国人口流动及人均GDP水平上,人口流动对于缩小当年区域人均GDP差距具有17.3%的贡献;在2010年人口流动及人均GDP水平上,人口流动对于缩小当年区域人均GDP差距具有31.5%的贡献。

      ——人口迁移有效促进区域差距缩小的实证分析之二。以川浙两省进行实证分析。2000至2010年,人口输出大省四川省常住人口年均递减3.5‰,同期人口流入大省浙江省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5.3‰。如果在川浙两省2000年GDP的水平上,假定此10年川浙两省GDP增速均为10%,计算表明四川人均GDP年均增速将比浙江高2.0个百分点;如果假定此10年四川GDP增速为8%,浙江为10%,计算表明四川人均GDP增速仍比浙江快0.03%。

      ——人口迁移有效促进区域差距缩小的实证分析之三。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是农村人均收入差距,而人口迁移主要是农村剩余人口迁移,所以十分有利于缩小农村人均收入差距。根据对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分析,2013年,工资性收入占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7%,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农民工监察报告,中部农民工跨省流动占62.8%,假定其中90%来到东部,则河南农民从东部得到的收入,至少占其人均纯收入的27%,亦即提高了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0%。

      (二)创新财政转移支付

      东部地区有责任和义务向中央上缴,积极支持中央政府以转移支付,提高区域社会发展的均衡水平。实际上,正是由于转移支付的大幅增长,使得一大批经济欠发达省份也能具有相对较高的人均财政支出水平。2013年全国人均财政支出8800元,中西部19个省份,如剔除数据异常的西藏宁夏河南,人均财政支出算术平均9572元,比全国平均高8.8%。

      ——增强财政转移支付公平性。如2013年人口大省的河南省,人均财政支出仅5930元,比全国平均低48.4%,即使是数据失真,也不至于相差如此之大。应该努力形成和增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公平机制,减少情感、跑部前进等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较大影响。

      ——人口稀少地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应相对较高。这是由于人口稀少的老少边穷地区,社会发展机构及其设施的规模经济性较差,且社会资助也较少,因此其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应较大幅度地高于人口稠密地区。同时财政转移支付应主要用于公共设施和非竞争性项目,不向非农业类的竞争性项目提供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尽量不采取让市县补一块做法。有不少财政转移支付项目,采取中央给一块,地方补一块做法,令贫困地区非常纠结。如果不向上争取,等于失去了一块利益;如果向上争取,地方拿不出补一块的资金。所以对欠发达地区,中央政府要么不给项目,如给项目即应全额拨款。

      ——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效率。财政转移支付长期颇受效率较低的诟病,因此可以采取适当调低东部财政上缴,让其调低部分主要用于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以富裕地区直补贫困地区提高效率。同时应积极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全程监管。

      (三)创新产业集聚

      努力改变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又黑又重”状况,也要加快改变长期来货运量增速高于GDP增速状况,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东部组装加工产品生产稳步向中西部转移,实现“销地产”,减少物流,促进中西部就业,支持东部地区打造总部型制造业基地;

      ——重化工业除了资源利用和少量“销地产”外,主要应布局在沿海地区,在可能情况下积极利用海外能源原材料,努力保护好中西部生态环境;

      ——沿海继续积极发展国际贸易,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努力给中西部留出市场空间,努力以参与国际竞争的收益支持中西部发展。

      (四)创新城市发展

      没有必要视大城市发展为洪水猛兽。田园式的城市固然很美,但这是国情环境难以承受的。从谷歌地球上观察日本关东和关西平原,以及韩国的首尔,整个平原及河谷盆地全是密集的建筑,未必见得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东京和大阪在全球宜居城市排序中均列前20位。大城市确有较多问题,但这是两害相比取其轻的无奈选择。对于生态容量较大的东部一些地方,确需严格控制耕地占用,但人为确定开发系数,无异于自废武功;至于要求东部沿海也必须在县市范围内实现土地占补平衡,在中西部建设用地具有相应供给水平,以及政府性资金充裕等情况下,应该说是典型的阻塞其发展之路、不利于优化全国要素配置的做法。

      ①这或是一个尚未有学者涉及的课题。百度搜索,“东部放慢”932条,涉及本文主题的不到1/2,未见学术性论文;“东部发展放慢”3条,“东部经济增长放慢”1条,“东部地区发展放慢”0条,均非学术研究。

      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课题组:《生产力布局的内涵及我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的问题》,《发展研究》2014年第12期。

      ③数据来源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编历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相关年份统计公报。

      ④资料来源系各地审计局地方债务审计报告,海通证券研究所。

      ⑤白重恩:《中国投资率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相关》,http://bank.hexun.com/2014-12-02/171013151.html。

      ⑥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

      ⑦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⑧《宋会要辑稿》,转引自[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⑨卓勇良:《挑战沼泽——浙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74页。

      ⑩美国数据来源系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http://www.bea.gov。日本数据来源系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go.jp,引用了《日本统计年鉴》、《日本长期统计系列》等官方统计出版物数据。

标签:;  ;  ;  ;  ;  ;  ;  ;  ;  ;  ;  ;  ;  ;  

东部地区发展放缓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议_转移支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