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万国燕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万国燕

摘要: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应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23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整体组和对照组,每组1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整体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分量表(HADS-D)评分、治疗依从性优良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整体组和对照组患者HADS-D评分分别为(16.53±1.97)、(16.61±2.01)分,两组HAD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整体组和对照组患者HADS-D评分分别为(5.72±0.63)、(9.22±1.03)分,整体组HADS-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情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与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关键词:整体护理;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的一种,多因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出现炎症变化所致。高发病率、病情易反复是该病的主要特点,患者患病后会有月经紊乱、白带增多以及腰腹部疼痛等表现。临床研究发现,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一定的护理指导,可使其错误的生活行为得到改正,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23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整体组和对照组,每组119例。对照组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1.9±10.2)岁;病程0.4-7.9年,平均病程(2.6±1.8)年;婚育情况:已婚100例,未婚19例,已育82例,未育37例。整体组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2.3±10.5)岁;病程0.3-7.1年,平均病程(2.4±1.7)年;婚育情况:已婚103例,未婚16例,已育85例,未育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慢性盆腔炎;自愿接受治疗并配合护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沟通、认知障碍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神经、代谢功能严重紊乱患者;精神异常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入组前宣教,患者表示知情并签写书面同意书,该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始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严格遵医嘱予临床护理,保持外阴部洁净、干燥。整体组采取整体护理,即整体优质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团队:有丰富专业知识、可提供心理支持护理人员,详细熟悉患者资料。②整体优质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肢体语言、日常表现,通过交谈,综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站在患者角度,给予患者理解和支持,积极疏导,以鼓励、劝告、暗示等多种方式,最大程度使患者有一个轻松、乐观的态度。③整体优质常规护理:加强关于慢性盆腔炎病因、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宣导;在生活上嘱患者注意保暖与适当活动,保证外阴部洁净;给予适当的运动意见。④整体优质饮食护理: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饮食计划,以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减少刺激辛辣的食物摄入,结合局部热敷护理。出院前,嘱坚持用药,坚持用药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DS-D评分、治疗依从性优良情况及护理满意度。HADS-D评分标准:本量表由抑郁和焦虑两个分量表共计包含14个条目,其中7个条目评定抑郁,每个条目得分分4个等级:0、1、2、3分,得分相加总分是判断个体是否存在抑郁的标准。分值分布:0-7分为无症状,8-10分为症状可疑,11-21分为肯定存在症状。治疗依从性优良情况:调查遵医嘱治疗行为,采用询问问题方式调查:①存在偶尔不配合治疗;②存在不配合治疗经历;③存在自行停止治疗(当心脏情况稳定时);④存在自行停止治疗(当心脏情况恶化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问题回答方式以是或否评价,是记1分,否记0分,3-4分代表依从性差,1-2分代表依从性良,0分代表依从性优。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总分100分,100分表示非常满意,80-99分为比较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HADS-D评分

护理干预前,整体组和对照组患者HADS-D评分分别为(16.53±1.97)、(16.61±2.01)分,两组HADS-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整体组和对照组患者HADS-D评分分别为(5.72±0.63)、(9.22±1.03)分,整体组HADS-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情况比较

整体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96例(80.67%)、良23例(19.33%)、差0例,优良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44例(36.97%)、良62例(52.10%)、差13例(10.92%),优良率为89.08%。整体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盆腔炎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指的是因致病菌感染女性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疾病,被称为慢性盆腔炎。临床中不仅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治疗,还应当进行全面、规范的护理,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护理以疾病控制为中心,完全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生活需求等,患者临床配合度低,故整体干预效果不尽人意。我院全面以患者为中心,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切实保证患者享受到贴心、舒适的护理服务;同时,翻阅以往病例资料,总结慢性盆腔炎特点,查阅资料,罗列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的护理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整体护理干预方案。本次研究显示,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EHP-30评分均高于干预前。整体护理从心理、生活、生理多方面入手,其中,心理疏导需因人制宜,根据患者具体心理问题,予以针对性疏导对策,尽可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舒适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行整体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茜,付晶.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142-143.

[2]郭瑞姣.整体护理在6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0):209,259.

[3]谭菲菲,高瞻.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中的临床效果[J]. 世界临床医学,2017,11(7):195.

[4]鲍兰玲,黄彩云.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J]. 医学信息,2015,28(46):131.

[5]王红霞.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12):110-110.

论文作者:万国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万国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