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料特点分析陈贞贞论文_陈贞贞 张新礼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料特点分析陈贞贞论文_陈贞贞 张新礼

摘要:电厂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满足外界对锅炉蒸发量以及蒸汽参数的要求,并对锅炉自身和附属设备进行保护。所以,为了电厂锅炉设备的管理以及运行能够得到加强,需要对锅炉的燃烧进行不断的优化,以便将电厂的生产效率进行提升,减少电厂的支出成本,以便将电厂的经济效益进行提升。

关键词: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燃烧特点

引言

电厂要想正常经营和生产,就要确保锅炉的安全工作,所以电厂电能的供应要想平稳,就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先进技术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在锅炉运行的时候,一定要将维修保养工作落实好,保证锅炉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为零,使设备检修次数和停机次数得到不断降低,从而使锅炉设备可以实现正常运行,使电厂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在目前的情况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厂锅炉设备的技术改进和优化已经与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实现了有效的连接,这就给锅炉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了质的飞跃。

1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特点

1.1电厂热能动力锅炉运行特点

所谓热能动力锅炉,主要指的是在锅炉内部加入适量燃料,这些燃料经过一定时间的燃烧之后,能够将自身的热能完整释放,由于热能具备一定的规模性,主要通过水为载体进行传递,热能够以水为载体传递给外界。锅炉外部的水进入到其内部之后,会经过动力锅炉的受热部分,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得水的温度越来越高,以水蒸气为主要体现形式,操作人员利用专门的引出装置将水蒸气引出,保证热能动力锅炉内部的燃料能够进一步充分燃烧。

锅炉内部燃料在燃烧的过程当中,会持续、不间断的放出大量热量,在锅炉内部高温的作用之下,产生一定量的高温烟气,运用热传播原理进行分析能够得知,高温烟气也能够将锅炉中的热量进行有效传递,高温烟气传递完热量之后,其自身的温度越来越低,经过锅炉烟囱全部排放。

想要保证电厂中的热能动力锅炉真正实现有序、稳定的运行,有关操作人员需要在锅炉内部投入一定量的燃料,如果锅炉燃料投入量过多,会降低热量转换效率,如果燃料投入量过少,燃料虽然能够进行充分燃烧,但是热量的传递时间会延长,影响电厂的经济效益。

1.2燃料燃烧特点分析

第一点,火室燃烧,由于锅炉燃料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燃烧,有关操作人员利用先进的工艺将锅炉燃料加工成粉末或者气体,并将燃料与空气共同输入到锅炉内部,在输入燃料的过程当中,要保障锅炉内部的燃烧温度达到燃料的燃点,保证燃料始终处于悬浮状态。因为锅炉燃料能够和空气进行全面接触,采用火势燃烧法进行燃烧,能够保证燃料在短时间内进入燃烧状态,但是,由于空气与燃料不能够同时送入,很容易出现锅炉燃料浪费现象。

第二点,旋风燃烧特点,操作人员通过准备一定量的可燃物,并以切线角度将燃料送入锅炉当中,短时间之内,锅炉内部产生旋转速率特别高的气流,使得燃料形成强度特别大的螺旋状态。采用旋风燃烧方式,能够减少燃料的剩余量,但是,采用该方法也有缺陷,如操作人员需要定期进行送风,包括煤炭燃烧过程当中,很可能会造成部分物理状态能量的浪费。

第三点,分层次燃烧特点,在热能动力锅炉燃烧时,将一些固体可燃物均匀的排布在锅炉炉排表面,固体可燃物能够进行分层燃烧。采用这种燃烧方式,能够将燃烧中的各个层次能量全部释放,燃料的燃烧进程特别稳定。缺点也特别明显,操作人员需要准确计算通风时间,一旦通风不及时,很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

2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应用要点

2.1优化二次风量和燃尽风量

锅炉在实际运行当中,要对燃料的效率进行保证,保障风量的供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严格控制风量,其中合理的风量需要结合二次风箱实现。为了进一步提升燃料效率,需要对每个燃烧器当中次级波纹管提供的空气量进行控制。在二次风箱中,为了对风量进行合理的操控,还需要对一定量的空气进行补充,这样可使每个燃烧器的化学计量比得到满足。

2.2优化飞灰含碳质量浓度

锅炉运行时,飞灰的含碳质量浓度会对燃烧运行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制粉系统没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风量配给会出现不合适的情况,会使飞灰的含碳质量浓度有所增加。所以,锅炉的工作效率会降低。为了将锅炉的燃烧效率进行提高,需要对飞灰的含碳质量浓度检测方式进行检查,以便对锅炉燃烧的工作状态进行协调。其中可利用网络监控的方法,对制造系统以及通风量的供给进行有效调节。

2.3采取合理的送风措施

为了实现锅炉的充分燃烧,相关人员需要做好送风工作。在送风过程中,应该注重各个环节的管控,合理地控制风量和风速。在出现风速不足的问题时,相关人员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如喷燃器温度升高、喷燃器烧坏等;在风速过大的情况下,煤粉着火时间会出现延迟。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在电厂动能动力锅炉燃烧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重视送风工作,有效地控制送风的风速和风量,这样就能够实现风粉的充分融合,实现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的正常运行。

2.4优化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燃烧过程

在热能动力锅炉中,燃料的燃烧主要是碳、氢和硫的燃烧,在其燃烧不充分的情况下,会有CO、H产生,无法完全释放热能,会造成资源浪费。以固体燃料为例,其燃烧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是预热阶段,指的是在燃料燃烧之前,其烘干、挥发和预热的过程,一般在300℃~400℃范围内,燃料可以实现最快、最完全的蒸发分解。其进入锅炉后,高温预热蒸发中会快速将水分脱掉剩下焦炭。此阶段不需氧气。其次是燃烧阶段,在预热阶段产生的焦炭会开始燃烧,并且进入燃烧的阶段,该阶段需要确保氧气充足,使燃料可以与氧气结合实现剧烈的燃烧放热。最后是燃尽阶段,在此阶段燃料剩余部分几乎不会存在可燃物质,一般只有碳灰中内部包裹少部分。该阶段需要一定量空气支持剩余可燃物质燃烧生产热能,且其燃烧速度较慢,会释放的热量也相对较少。

2.5应用燃烧节能理念

其一,提升燃料燃烧率,需要工作人员对电厂锅炉当中的燃料量、燃烧需要的氧气量等实施综合考虑,对锅炉当中的空气供给量进行控制,并结合具体需求,对锅炉燃料的投入合理配比进行控制,使锅炉过度燃烧和不充分燃烧产生的热能损耗有所降低。在对燃料进行应用时,需要分配给工作人员相应的工作量,以便工作人员能够对燃料的供给进行负责,并做好监督等工作,对燃料的各个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时发现燃烧当中潜藏的风险因素,并优化调整内部结构。原料完成燃烧之后,还需要进行清理,以免有物质残留,对燃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我国电力能源供需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引进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烧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通过能量的转换,向锅炉内部添加燃料所需的高温烟气、化学能等热能形式,在锅炉转换过程中,输出热能中的有机热载体、高温水、蒸汽等。因此,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烧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锅炉的整体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为电能资源的正常供应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雨翔.火力发电厂中热能动力锅炉的燃料及其燃烧探究[J].电力系统装备,2019,(1):115-116.

[2]韩鹏程.电厂锅炉燃烧运行优化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4):175.

[3]刘强.电厂锅炉的燃烧优化和运行调整探微[J].山东工业技术,2016(05):150.

[4]蒋子阳,呼钰双,金茜,刘勇,于喜欢.探讨电厂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5):22.

论文作者:陈贞贞 张新礼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料特点分析陈贞贞论文_陈贞贞 张新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