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研究论文

浅析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研究论文

浅析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研究

方明胜 谢伊晗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 网球是一种具文明、高雅、健身、时尚于一体的隔网类竞技运动,曾经,它是一项只在贵族中流传的运动。从2011年中国选手李娜在WTA法国网球公开赛夺冠到2014年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再次夺冠。网球运动也正逐渐成为人们一种新的运动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网球这项运动并参与其中,致使我国的网球运动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本文试从网球运动的特点、教学环境、师资水平、学生基本情况、来具体分析我国普通高校的网球教学现状。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数据分析、逻辑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网球运动项目在力量、灵敏度、速度、耐力方面有较高要求;很多高校的网球教学环境较差,缺乏网球教学场地,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教学要求得不到保障;高校网球选修课的教学水平基本上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教师偏年轻化,教学时间不长,缺乏教学经验;普通高校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网球基础较差。

关键词: 高校网球 教学环境 师资水平 教学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球不断融入到国际大环境,网球逐渐被人熟知,同时网球文化也慢慢被众人所知晓。中国网球在全球备受瞩目,网球也在国内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作为一项外来的隔网类运动项目,网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高校大学生。全国各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对应的网球运动课程,但是,网球运动在19世纪末才进入中国,我国网球的起步相对与欧洲国家来说非常晚,高校网球教学受限于教学资源等各种客观因素,使得我国的高校网球运动教学发展的非常缓慢,我国现阶段的网球教学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以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来分析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教学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全面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球教学水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对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普及以及对高校大学生网球教学的改善有着很大的意义。

1) 经典统计研究。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之前采用三倍标准差检验法对离群值进行识别,对离群值分别用正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代替。为检验样点数据是否符合地统计学插值条件,采用Kolmogorov-Smirnov(简称K-S)检验法[6,9]分析样点原始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进行检验。

MCP-1 level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CP(313 ± 453 pg/mL) and PDAC (318 ± 481 pg/mL)patients or controls (252 ± 288 pg/mL), (P = NS) (Figure 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普通高校教学研究。

1.2 研究方法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发、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文章进行理论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球运动项目的特点

由于网球场地要求限制,普通高校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网球运动的发展。开展网球教学的前提是要有网球场地及器材,是教师、学生开展网球教学的前提。区别于篮球场地的是,占地几乎同等大小的网球场却只能容纳很小一部分的学生进行训练和学习,它不像足球场和篮球场,一片场地上可以容纳很多学生进行训练和学习。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高校都积极响应教育部的要求对网球场地设施进行了投资与改造,许多没有网球课的学校也都相继开设了相关的网球选项课,但根据调查显示,总体上绝大部分高校的网球场地还是不够,甚至无法满足于现阶段的网球教学基本需求,高校在面临缺乏网球教学场地的情况下,需要做出一系列的课时调整来保障学生的网球训练学习和锻炼的基本需求。自李娜接连夺冠之后,高校网球也顺应着偶像效应迅速发展,更多的年轻人也渐渐喜欢上了网球,选修网球课的学生人数也会随之增加,这让本就缺乏的网球场地设施的高校处境更加困难。

有人曾经作过统计,网球运动员在一场网球比赛中来回跑动的路程大约为5000m,在顶级的职业赛中甚至能达到1万米,多么惊人的数字,这丝毫不亚于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因此,网球运动员必须要有十足的耐力来完成这场持久战。

2.1.2 灵敏

在国际网球比赛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运动员在不时前进或后退,左移或右转、跃起等动作,做出一系列高难度系数的救球动作,如胯下击球、劈叉救球、鱼跃式救球、救球后滚翻等等。因此,网球运动不可避免地对运动员身体的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网球“球场上的芭蕾”之名也由此而来。

因此,普通高校要重视网球设施的建设,增加网球场地的数量,增建室内网球场地,从而提高网球的教学质量。

与小巧的乒乓球桌不同,网球场地较大,移动击球距离远。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要迅速快跑击球、急停,击完球后还要立刻回到适当位置以准备下一次击球。相对羽毛球、乒乓球来说,其运动轨迹更大,对运动员移动速度要求也较高,移动的速度慢了就会直接导致击球失败。

2.1.4 耐力

世界顶级运动选手,在男子比赛中,运动员的平均发球速度在每小时 220km左右,比在高速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还要快上一倍,更有甚者,能发出高达每小时240km的速度,即便是女子运动员也能发出每小时200km以上的球速。由此可见,强有力的手臂和中枢身体力量是打出快球的基础。根据统计,运动员在一场网球比赛中需要挥动一千余次球拍,很显然,缺乏力量的手臂是无法胜任比赛的。

2.2 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环境的研究

2.1.1 力量

现在的普通大学生健身意识较差,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缓慢下降趋势。高中阶段,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时间紧迫,忙于学习,忽视了运动锻炼,身体素质下降。进入大学之后,他们延续着高中时期的习惯,没能意识到运动锻炼的重要性。而且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生活作息开始变得毫无规律,晚上熬夜打游戏、追剧、看小说,甚至有的课都不去上了。缺少运动,缺少锻炼,他们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都变得很弱。在运动能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素质方面呈现下降趋势。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目录》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学生(含研究生)人数在10000~20000人之间,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规模应达到60个。在校学生2万人时,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共设80个。显然,许多高校的体育设施还没有达到教育部的相关要求。由于缺乏场地,学生在上课时学到的网球技巧,课下没有足够的场地来练习,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得不到良好的实践和巩固,教学质量会因此大打折扣。随着网球文化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喜欢并参与到网球这项运动中来,而学校面临着缺乏网球场地与学生积极学习锻炼打网球的矛盾。

2.1.3 速度

2.3 普通高校网球教师情况分析

教师对于高校的教学发展非常重要,对于髙校教学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准决定着高校的教学质量,教师决定了教学氛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亦是如此,网球教师是学生学习、训练网球的直接施教者,所以,网球教师的教学水准对于网球选项课的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高校图书馆主办的文化活动,能够吸引读者的积极参与,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的每一项文化活动之前对读者的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因此,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与活动相关的服务,往往都是根据这些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生活空间进行开展,在活动规划上做到了有针对性、目的性;并且在活动结束之后,高校图书馆会对活动的情况结合读者反馈信息进行归纳与分析,进而为后续活动的开展积累更多的优秀经验[2]。

现阶段各大高校的网球教师的平均水准不是非常乐观,专业性欠佳。调查数据显示,普通高校网球教师来自:专业网球运动员退役、体育院校专业训练、其他体育项目教师转网球。其中较少一部分的教师来自专业运动员退役和体育院校专业训练,这部分教师有着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网球技术,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也颇为熟悉,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的喜爱,教学目标也能很好的按计划完成。而大部分的教师来自其他体育项目,他们通过自己训练学习的方式学会了网球,但缺少理论知识,相比较于网球运动员退役和高校网球专业毕业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在网球技能和教学的经验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短板。高校网球教师是学生学习网球技术的直接传授者,教师的网球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对于学生网球技术水平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的网球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的高低跟教师的教龄密切相关。所以普通高校要定期对网球选修课的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上的培训,加强对这些网球教师的深造,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发挥年轻教师富有激情的一面,补平缺乏教学经验的短板。进一步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师理论知识储备、教学经验和科研水平,争取使我国的网球能以更加良好的态势发展。

2.4 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学生的基本情况

2.4.1 学生的身体素质

政策一:1月4日,由工信部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开始施行。《办法》不仅对食盐专营制度的具体内容作了完善,还完善了食盐供应安全的制度,并强化了食盐质量安全的管控措施。

球类场地硬件设施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标志,它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根据数据显示,普通高校的网球场地的平均数量不足5片,并且很多高校还未建设室内网球场,导致网球课在雨雪之类的天气情况下会被直接取消,对于高校开展网球教学活动来说,这也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2.4.2 网球基础及兴趣

北方阵营中昂然走出一条壮汉,施礼道:“神捕秦铁崖,铁手揉豆渣。搜神手,见教,见教。我乃张万邦,人送绰号大金刚。”

据统计只有较少的一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接触过网球,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来到大学才开始对网球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开始接触网球,由此可见,学生的网球基础非常差。对于网球选修课的老师来说,如何提升水平较差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网球水平,和更深入的了解网球基础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网球技巧学,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上网球选修课时要把握好教学的深度,不盲目对学生提出太高的要求,要注意循序渐进,让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才能更快地掌握网球技术。

通过对大学生获取商品信息途径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主要以朋友推荐、社交媒体广告、电商和厂商推送、电视广告、明星网红推荐等7种方式获取商品信息,其中大学生获取商品信息最信赖朋友推荐,社交媒体广告是大学生获取商品信息的第一媒介信息源占45.1%,其次为电商和厂商推送占37.8%。

根据数据显示,普通高校的网球教师年龄普遍偏年轻化,这是中国网球起步较晚导致的,年轻教师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在我国普通高校的网球教学与科研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有关网球的教学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导致高校网球选修课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阻碍。所以网球课程的积极发展离不开经验丰富的教师,弥补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上的不足,从而使高校网球选项课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网球教学发展,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普通高校必须形成老、中、青的教师结构。一个合理的教师结构不仅能够反映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还能够反应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因为知识、经验的沉淀过程和科学创新能力是依托年龄呈现阶梯式发展的。

乒乓球和羽毛球在我国有较久的发展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由于对于场地的限制比较少,普及程度比较高,很多学生在小初高阶段便对羽毛球和乒乓球有很好的技术基础,这使得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也更容易掌握相应的选项课程。而篮球在中国的普及率更高,校园里的篮球场随时都可以看到有学生在场地上飞驰的身影,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篮球赛。而网球相对于前面几种球类运动,普及率要低得多,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网球邮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毕竟网球在中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网球相对于其他几种球类上手难度较大,对于刚开始接触网球的人来说,没有稳定的动作技术和球感作支撑,很难对网球产生兴趣。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网球运动项目对学生的力量、灵敏度、速度、耐力等方面有较高要求。

(2)部分高校的网球教学环境较差,缺乏网球教学场地,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教学要求很难得到保障。

(3)高校网球课程师资水平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教师偏年轻化,教学时间不长,缺乏教学经验。

(4)普通高校学生缺乏身锻炼,身体素质较差,同时网球基础较差,大部分同学在大学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网球。

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石炭系上统宝力高庙组,白垩系下统白音高老组、梅勒图组,以及新近系上新统宝格达乌拉组。(1)安格尔音乌拉组(D3a)为一套浅变质沉积地层,岩性为灰绿色粉砂质板岩;(2)宝力高庙组(C2bl)为一套浅变质的火山岩,主要岩性为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安山岩等,是矿区的主要含矿层位;(3)白音高老组(K1b)为一套酸性火山岩,主要岩性为流纹质玻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石泡流纹岩等;(4)梅勒图组(K1m)主要岩性为安山玄武岩;(5)宝格达乌拉组(N2b)主要岩性为棕褐色泥岩、泥质砂岩等,分布于草原地势低平处。

3.2 建议

(1)网球任课教师应该充分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对学生的力量、灵敏度、速度与耐力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

(2)普通高校应加强网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球教学场地的建设与整改力度,为网球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3)普通高校要定期对对网球选项课的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上的培训,加强对这些网球教师的深造,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4)普通高校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针对性的制定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有利于督促学生,让学生认识到锻炼的重要性、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注:文中数据调查分析中的认可度或满意度1—7级分别代表非常不认可、比较不认可、不认可、一般、认可、比较认可、非常认可。为了数据统计与描述的简明清晰,1—3级表示不认可级别,4表示态度一般,5—7级表示认可级别。

参考文献

[1] 林锋,余贞凯.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质量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2):214-215.

[2] 侯贺欣,张梦娣,李立新.河北省重点中学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J].科学大众,2009(5):94.

[3] 任伟,丁海超.山西省阳曲县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10):156-157.

[4] 胡哲铭,王勇.对我国普通高校网球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1):40.

[5] 李思寰,谢小婷.闽台网球运动的比较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11):101-103,107.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6(b)-0103-0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7.103

①作者简介:方明胜(1995—),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标签:;  ;  ;  ;  ;  

浅析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