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

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

焦阳[1]2004年在《西方关于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个体抑制和调节自身冲动的能力,它是自我的重要功能之一,有容忍挫折,抗拒诱惑,延迟满足和遵守道德规范等多种形式。对于儿童来讲,发展自我控制是其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基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心理学对其开展研究是必要和重要的。国外学者对儿童自我控制已有多年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多成果。国内对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则刚刚起步和展开。所以,本文对西方多年来关于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及成果进行梳理、介绍和分析,以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启示。述评的起始部分回顾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心理学家对儿童自我控制的探讨和研究。在自我理论家对自我的生长、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思索与阐述中,有着丰富的关于自我控制发展的思想: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用内化过程,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用条件作用的过程来理解儿童自我控制的获得。他们的工作揭示了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两大趋势:(1)调节自我控制的因素由外部因素向内部因素发展;(2)自我控制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WP=41>主体部分则是对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的儿童自我控制现代研究及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西方对儿童自我控制展开较多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自这时起至今,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可粗略的划分为两个时期:(1)六十年代中后期----七十年代末。在前人的基础上,一些心理学家对儿童自我控制发生发展的规律,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展开了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如精神分析趋向的自我理论家洛文格(Lovinger,1966)将自我控制视为自我系统的一个重要维度,提出了冲动控制发展理论模型。布劳克夫妇则在整合精神分析理论有关冲动控制的思想和勒温场论的基础上,建构了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性理论模型。在这些精神分析趋向的心理学家看来,自我控制是个人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能历经多种情景而保持相对不变。与之不同,社会学习论者则认为自我控制不是一种人格特质,而是随情景的不同而变化。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学习论者以班杜拉,米斯切尔和安冬夫雷德等为代表,主要对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精密的实证研究,初步揭示了惩罚,榜样与模仿,注意与认知,归因风格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对儿童自我控制力所具有的影响。在行为矫正领域,出现了许多矫治儿童不良行为的干预方案和训练,其中以梅臣鲍姆<WP=42>的自我指导训练方案最为出色,它主要为冲动的儿童设计,也可用于正常儿童。另外,坎普为侵犯儿童设计的出声思维方案效果也很显著。不过,这一时期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研究多是针对四、五岁及以后年龄较长儿童而很少涉及低龄儿童;研究方法较单调,过分依赖实验法;尤其是对儿童进行的发展研究是很不够的。(2)八十年代初至今。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许多心理学家越发认识到,儿童自我控制不是一个简单一维而是多维复杂的和发展变化着的心理结构,要更好的理解儿童以及要研究得出更合理更客观的结论,需要发展地从成熟的、情感的、认知的、动机的、行为的以及环境的等角度给予儿童自我控制以多维度的研究,在这种情景下,研究者们对低龄儿童的社会认知、情感发展、家庭环境等与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相关开展了大量的现场研究和纵向研究。不过客观地讲,这时期的研究远未达到发展地、整体地研究儿童自我控制的要求,一些研究过于细琐,彼此缺乏有机联系,从而局限了研究结果的价值。最后,对多年来的西方儿童自我控制研究作了总体评价,肯定了其成绩和进步,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未来努力方向。

徐璇[2]2000年在《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文中指出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个体抑制和调节自身冲动的能力,它是自我的重要功能之一,有容忍挫折、抗拒诱惑、延迟满足和遵守道德规范等多种形式。对于儿童来讲,发展自我控制是其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儿童自我控制在发展过程中,既受个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诸多方面。基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心理学对其开展研究是必要和重要的。 国外学者对儿童自我控制已有多年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多成果。而国内对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可以讲,刚刚起步和展开。所以,本文对国外多年来关于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及成果进行梳理、介绍和分析,企图为国内的研究提供启发和帮助。 本文的起始部分回顾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心理学家对儿童自我控制的探讨和研究。在自我理论家对自我的生长、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思索与阐述中有着丰富的关于自我控制发展的思想;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用内化过程、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用条件作用过程来理解儿童自我控制的获得;而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Luria)在六十年代前后集中探究了儿童言语发展与行为控制间的关系。他们的工作揭示了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两大年龄趋势:(1)自我控制的调节者由外部因素向内部因素发展;(2)自我控制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在这些早期的对儿童自我控制的探讨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斯金纳的学习论和鲁利亚的研究与后来儿童自我控制的现代研究关系密切并直接为它铺设了发展道路。 本文的主体部分则是对国外二十以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的儿童自我控制现代研究及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国外对儿童自我控制展开较多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自这时起至今,儿童自我控制研究可粗略地划分为两个时期:(1)六十年代中后期——七十年代末。在前人的基础上,一些心理学家对儿童自我控制发生发展的规律、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展开了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如精神分析取向的自我理论家洛文格(Lovinger,1966)将自我控制视为自我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提出了冲动控制发展理论模型。布劳克夫妇(Block,J.H.&Block,J)则在整合精神分析理论有关冲动控制的思想和勒温场论的基础上,建构了自我控制和自我适应性理论模型。在这些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学家看D 来,自我控制是个人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能历经多种情境而保持相对DD 不变。与他们不同,继承了学习论传统的社会学习论者则认为自我控制不Il 是一种人格特质,而是随情境的不!iiJ而变化,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与环 lD 境的相互作用。这些社会学习论者以班杜拉、米斯切尔和安冬夫霄德ID”(Aronfr的心等为代表,主要对儿斡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 DD 量精密的实证研究,初步揭示了惩罚、榜样与模仿、注意与认知、归因风ID 格以及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对儿铰自我控制力所具有的影响。在行为矫正领DD 域,出现了许多矫治几童不良行为的干预方案和训练,其中以梅臣鲍姆【!(Meichenbaum)的建立在鲁利亚理论基础上的自我指导训练方案田elfD *s—劝。n* *)最为出色,它主要为冲动的儿童而设计,也可用于正D回 常儿策 另外,坎普(Camp)为侵犯儿茧设计的出声思维方案ohink Aloud回 Program)效采也很显豁。不过,这一时彻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阶,如研lD 究多是针对四、五岁及以后年龄较长的儿童而很少涉及小龄儿萤,研究方DD 法较单调,过分依赖实验法,尤其是对儿肃进行的发展研究是很不够的。Dl u)八十年代初一至今。进人八十年代后,许多心理学家越发认识到ID 儿童自我控制不是一个简单一维而是多维复杂的且是发展变化着的心理结DD 构,要更好地理解儿章以及婆使研究得出更合理客观的结论,需要发展地DD 从成熟的、情感的、认知的、动机的、行为的及环境的等角度予儿童自我DD 控制以多维度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小龄儿镜的社会认知、DD 情感发展、和家庭环境等与儿溶自我控制发展的相关开展了大量的现场研Dl 究和纵向研究。其中考普(KOpp)的工作较引人注目,在自己研究的基础lD 上并借助儿萤自我和社会认知发展等多个领域的成果,她制订出了儿童出DD 生后三年的自我控制发生发展进程表,对了解和鉴定儿童的自控力的发展DD 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客观地讲,这时翔的研究远未达到发展地、DD 整体地研究儿萤自我控制的要求,一些研究过于细琐、彼此缺乏有机联系,DD“从而局限了研究及结果的价值。DD 最后,文章对多年来的国外儿敢向我控制研究作了总体评价,肯定了DD 其成绩和进步,也指出了存在的部分问题及相应的未来努力方向。

陈伟民, 桑标[3]2002年在《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文中提出儿童自我控制指的是儿童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劣势反应的唤起的能力。文章概述了近年来国外该领域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及研究动态,包括自控涵义上的争论、早期发生的认知基础及其表现、稳定性与性别差异上的表现、注意及语言与自控的关系、父母抚养方式对自控形成的影响等。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杨慧芳, 刘金花[4]1996年在《西方对父母控制模式与儿童自我控制关系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父母控制模式是父母在教养活动中经常用以控制、管理儿童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儿童自我控制是儿童根据社会环境的要求对自我的认识、情绪、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以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控制模式对儿童自我控制

于国庆[5]2004年在《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时代进步呼唤自强精神,大学教育强调自我教育,个人发展需要自我管理。而自强精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实质或关键就是自我控制。本研究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社会角色的适合性和研究现状的需求性,选择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古今中外有关控制或自我控制的部分文献作了梳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在对自我控制词源意义的探究下,结合生活经验和思辨想象,把哲学思想、心理机制和管理过程统一起来,提出了一种整合的自我控制自组织理论构想。然后,在这个理论构想的指导下,把“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大问题细分为描述、预测和干预三个层面的几个具体小问题,并从观察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种范式,设计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团体焦点问题访谈、结构式问卷调查、内隐联想测验、和游戏体验、影视欣赏和演讲说服三种训练及其组合的干预效果观察的实验研究。 研究获得如下结果: (1)初步揭示了大学生自我控制问题的表现和特点。 (2)初步揭示了大学生对影响自我控制因素的看法。 (3)局部揭示了大学生提高自我控制的办法。 (4)揭示了大学生自我控制内部要素及其关系和作用机制。 (5)初步形成了大学生自我控制水平的测评工具。 (6)初步揭示了自我控制存在内隐作用机制。 (7)初步揭示了不同训练处理及其组合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及特点。 (8)发现了训练处理对自我控制的外显影响和内隐影响具有不同特点,类似于阴阳。 (9)总体上印证了我们提出的人类自我控制的自组织理论构想。 得出总结论是:①自我控制是以自我为主体,在由生命圈、社会圈和宇宙圈组成的立体三维时空中,以个人身心和行为、外在环境和事件为对象,以实现个人、社会和宇宙内外和谐发展为原则目标的,自我觉醒、自我规划、自我执行、自我评估、自我激励、自我校正的动态变化自组织系统。②自我控制是可能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训练提高的。 该研究具有创新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 在理论上,本研究创新提出并验证了一种自我控制的自组织理论,它具有理论上的整合性、实践上的指导性和运用上的灵活性,在人类自我控制的解释、预测和干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在方法上,本研究尝试用句子作为内隐联结测验的材料,来研究自我控制的内隐效应;在团体焦点问题访谈中,采用了头脑风暴的方法,效率高,效果好;把理论探索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兼有行动研究特点,具有良好生态效度。 在实践上,本研究所提出的人类自我控制自组织理论及模型可以成为提高时代进步所需自强精神、大学教育所需自我教育、个人发展所需自我管理的又一理论依据和实践工具,可用来指导个体获得成功和幸福,进而推动组织和社会进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王艳喜[6]2007年在《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自我控制能力作为人类意识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与他人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状况往往能影响人的一生。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及中学阶段的升学压力使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愈来愈多,如何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行为及思维对当前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迫切的现实问题,而且青春期的中学生易受成人社会的忽视或压制,情感动荡、不稳定,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我调控能力。它对中学生在这一时期对自己心理、生理、行为的自主管理、有效掌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进行研究对中学生自我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工作可以提供科学的依据,也能为自我控制领域的研究丰富一些实证材料。本研究对宜丰县初一到高三737名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他们自我控制能力性别、年级、学生来源、学生属性、学生所在的学校属性等之间的差异进行的分析,同时还分析初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初中生三个年级在总的自我控制、行为控制和思维控制上差异显著,而且都是初一要高于其它两个年级,呈下降趋势。但在情绪控制这一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高中生三个年级在自我控制能力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初高中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初中组的学生高于高中组的学生。2、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高中生只在情绪控制上性别差异达到了显著性的水平且男生要好于女生。3、(1)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是否独生子女、学生来源及学生所在地中学上都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也就是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学生与来自城区的学生、农村中学的学生与城区中学的学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差异不显著。但在思维控制上学生属性与学生所在地中学二元交互作用显著;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及学生来源的四元交互作用在思维控制上也达到显著的水平;在行为控制上,存在年级与学生所在地中学的二元交互作用;无论在自我控制还是在其三个维度上学生来源与学生所在地中学的二元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2)是否重点中学、是否公立中学在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上不存在显著的主效应,也就是说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高中生、公立中学与私立中学的高中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否重点班在总的自我控制、情绪控制和思维控制上都存在显著的主效应,也就是说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在这三方面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且重点班的学生显著高于普通班的学生,但在行为控制上却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高中生性别、年级、是否公立中学三元交互作用对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4、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密切,不同自我控制能力水平的中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高自控能力中学生其父母教养方式要显著好于低自控能力中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而且父母教养方式中的MM3、FF3对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有预测作用,MM3对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也有预测作用。依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议,以期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科学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文竹[7]2006年在《高中生自我控制的内隐与外显研究》文中指出自我控制(Self-control)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功能,是自我心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个体容易出现情绪起伏波动、行为冲动、思想偏激等现象。如何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行为及思维是高中生面临的一个较为迫切的问题,因此我们选择对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自我控制的理论和研究进行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吉林市四所高中的744名被试进行了下述研究:⑴运用修订的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问卷和开放式问卷对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进行了外显特点的研究;⑵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进行了内隐效应研究;⑶依据高中生自我控制的外显和内隐特点,采用实验班、对照班前后测实验设计进行了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⑴高中生在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普遍存在自我控制问题,具体表现在“应该做的而没有去做”和“不应该做的而去做了”两个层面;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受信念、目标、意志力、自信心和自我放纵等内在因素和环境、外界诱惑、压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⑵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一年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高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自城镇的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非住校的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高于住校的学生。⑶自我效能信念对高中生的自我控制具有内隐影响。⑷实验干预训练,在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提高了高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朱玲玲, 吴素红[8]2011年在《自我控制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我控制能力是自我心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功能.在对自我控制的概念和测量方式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目前自我控制研究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理论和相关研究进展,最后分别从国内外研究视角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左雪[9]2005年在《3-5岁幼儿不同情境下延迟满足及延迟策略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自我控制是幼儿的一种重要的意志品质,主要表现在抗拒诱惑和延迟满足两个方面。近30 年来,延迟满足已成为研究自我控制能力的主要范式。自我控制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了解幼儿延迟满足及延迟策略的特点,必将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就延迟满足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外起步较早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对延迟满足在个体和群体情境中的比较研究还很少,而国内学界就延迟满足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有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特别是在个体和群体情境中的比较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而对3-5 岁幼儿分别就年龄、情境、性别进行延迟策略的比较研究,至今还未看到其相关成果。我们知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然要受到他所处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探讨个体和群体情境下3-5 岁幼儿延迟满足和延迟策略的特点,对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教育、心理训练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实验法、行为观察法和谈话法,结合延迟满足的EID实验研究范式,分层随机抽取内蒙古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90名3-5岁幼儿作为被试,对被试在个体情境和群体情境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监测,并对录像进行分析编码,在此基础上探讨幼儿因年龄、情境和性别的差异而呈现出的延迟满足和延迟满足策略的特点。本研究采用3×2×2 的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为A:幼儿年龄(3 岁、4 岁、5 岁),B:所处的

刘艳[10]2008年在《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自我控制的团体训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美国犯罪学者迈克尔·高佛森(Gottfredson)与赫胥(Travis Hirschi)提出的“一般性犯罪理论”(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以往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和团体心理训练的理论与技能等,同时也结合了实践调查的结果,在理论和实践的支撑下进行了本研究。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团体训练的方式,提高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的自我控制,包括在认知方面的改变和行为技能方面的掌握,同时证明团体训练这种方式在提高未成年劳教人员自我控制方面的可行性,进而为在司法系统内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提供些许可借鉴的经验。研究中首先对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的自我控制进行了问卷调查,然后在理论与实践支撑的基础上自己编制了一套以自我控制为主题的团体训练课程,对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进行了干预。最后通过对团体训练效果的评估,来检验研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设想。研究结果表明:(1)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在《自我控制量表》中三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一般少年群体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即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的自我控制要低于一般少年群体;(2)参加团体训练后的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在《自我控制量表》上的得分有所下降,且在冲动冒险性、简单化倾向和总分上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即自我控制有所提高;(3)参加团体训练后,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在自我控制方面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认知上的改变和行为技能上的掌握。针对研究结果,本研究对监管场所在未成年犯自我控制矫治方面提出了以下建议:(1)注重对未成年犯认知上的教育与引导;(2)教给他们一些实用的行为技能;(3)加强对未成年犯的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 西方关于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D]. 焦阳. 吉林大学. 2004

[2]. 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D]. 徐璇. 山东师范大学. 2000

[3]. 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 陈伟民, 桑标. 心理科学进展. 2002

[4]. 西方对父母控制模式与儿童自我控制关系研究述评[J]. 杨慧芳, 刘金花. 当代青年研究. 1996

[5]. 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 于国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6]. 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 王艳喜. 江西师范大学. 2007

[7]. 高中生自我控制的内隐与外显研究[D]. 文竹.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8]. 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 朱玲玲, 吴素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1

[9]. 3-5岁幼儿不同情境下延迟满足及延迟策略的实验研究[D]. 左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5

[10]. 未成年劳动教养人员自我控制的团体训练研究[D]. 刘艳. 中国政法大学. 2008

标签:;  ;  ;  ;  ;  

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