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基础底板防水施工技术论文_廖庆标

河源市晨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地下基础底板防水施工的质量是衡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该工程地下基础底板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旨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底板防水;施工技术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也越来越受重视,建筑工程地下施工越来越多。地下基础是建筑工程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最重要部分,其底板防水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地下基础的施工质量,并且对建筑工程地下基础的稳定性及上层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建筑工程地下基础底板防水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7523m2,总建筑面积为47988m2,地下2层,地上部分高度分为11~14层不等,项目采用分段挖槽、分段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集酒店、大型商业中心一体的综合建筑,也是区域重点商业项目。

2 防水设计

本建筑工程地下基础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地下基础垫层表面标高-11.3m,深基坑垫层表面标高-14.6m。项目地下部位采用强度等级C35、抗渗等级P8的抗渗混凝土,结构底板混凝土厚度600mm,裙房基础采用筏式基础结合抗浮锚杆设计。由于裙房建筑与主体建筑荷载不同,为了避免建筑沉降对防水层的拉伸破坏,底板附加的柔性防水设计采用1.5mm厚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3 防水主材简介

本项目地下基础底板柔性防水所选用的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执行GB/T23457—2009《预铺/湿铺防水卷材》“预铺P类”标准。该类自粘防水卷材采用非沥青为载体的新型自粘胶料,结合LDPE、HDPE、ECB等高分子片材制备而成,具有比传统自粘防水卷材更好的耐候性、抗老化、紫外线性;在地下室底板施工中采用预铺反粘施工工艺,卷材不与垫层粘结,对基面的平整度、含水率没有特殊要求,大大提高了材料防水施工的适应性,节约了工期。此外,由于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可以通过水泥浆与混凝土的结构基面满粘,形成“皮肤式”防水效果,杜绝了由于基础沉降不均造成对防水层的破坏作用和窜水现象的发生,确保了防水工程质量。

4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技术

4.1 工艺流程(预铺反粘法)

清理基层→锚杆节点处理→阴阳角、节点部位卷材附加层(双面粘卷材)→大面铺设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空铺)→卷材长短边搭接处理(长边卷材自带搭接边,短边搭接采用双面粘卷材对接处理)→检查验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4.2 大面铺贴前准备

4.2.1 清理基层

用工具将基面突出物剔除,用扫帚、毛刷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杂物,并用水管将基面冲洗干净。基层清理后应坚实、平整、干净,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折角,基面可以潮湿但不得有明水。

4.2.2 锚杆处理

锚杆节点防水设计如图1所示,具体做法如下:

图1 锚杆节点防水设计

(1)锚杆根部与垫层缝隙用堵漏灵填充封堵;堵漏灵干燥后,将锚杆根部直径250mm范围内的垫层基面湿润,用毛刷在该部位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CCCW)2遍,2遍涂刷间隔时间4h,每m2用量≥1.5kg;第2遍涂刷4h后开始用雾化水对涂刷部位养护,养护时间≥72h,以保证防水质量。

(2)待锚杆根部基层基本干燥后,用刮板将湿固化聚氨酯涂料在锚杆根部直径250mm的范围内涂刮2遍,2遍涂刮间隔时间2~4h,涂膜厚度1.5mm。

4.2.3 细部加强处理

永久性砖模、承台、深基坑的阴阳角等节点部位铺贴双面粘防水卷材加强层,宽度为500mm。铺贴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卷材时,揭除双面粘防水卷材加强层表面的隔离膜,并用压辊将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双面粘防水卷材加强层压实粘牢。

4.3 卷材大面铺贴

(1)铺贴顺序

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铺贴程序为:先节点,后大面;先低处,后高处;先远处,后近处。即:在完成所有节点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铺设大面卷材;根据操作和运输方便安排先后次序,先做较低、较远部分,再做较高、较近部分,使施工人员不过多踩踏已完成的防水层,保证防水工程质量。

(2)在基层上用卷尺量出长短边搭接部位,并用墨斗在垫层基面上弹出相应的卷材搭接位置线;空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卷材拉平绷直;搭接尺寸应准确,卷材表面不得产生扭曲和皱折。

(3)相邻卷材之间长边搭接宽度为80mm,短边搭接(对接)宽度为150mm。高分子自粘胶膜卷材带砂一面带有搭接边,长边搭接时,揭除卷材的搭接边硅油膜随即用胶辊将搭接边压实;短边搭接采用双面粘卷材在高分子自粘胶膜卷材下面作对接处理。搭接前先揭除双面粘卷材的下表面隔离膜,将双面粘卷材粘贴在垫层基面的搭接位置上,再揭除双面粘卷材的上表面隔离膜,将两边高分子自粘胶膜卷材平整地对接在双面粘卷材搭接条的中心线上,随即用胶辊压实粘牢。

(4)卷材在地下室底板深基坑立面、平面转折、斜坡及永久性砖模部位的立面铺贴,应采用钢钉固定(图2);钢钉固定的位置应选在卷材的搭接缝胶料处,钢钉间距400~600mm;钢钉钉帽应被长边搭接缝盖住,裸露的钉帽必须用丙烯酸密封胶密封处理。

图2 底板基坑节点做法

(5)相邻卷材的短边接头应相互错开1.5m以上,短边搭接位置应距离承台、深基坑阴阳角≥600mm,避免同一部位多重搭接影响防水质量。

(6)高分子自粘胶膜卷材在永久性砖模上甩茬宽度350mm,底板防水施工完毕由土建单位用膨胀砌块和砂浆进行保护(图3)。

图4 锚杆部位用湿固化聚氨酯涂料密料

4.4 其他注意事项

(1)永久砖模部位防水层甩茬处的搭接,以侧墙止水钢板处混凝土施工缝为中心线铺贴双面粘卷材做加强层,加强层宽度500mm。

(2)双面粘卷材加强层铺贴完毕,揭除双面粘卷材的隔离膜,将底板预铺的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的甩茬粘贴在加强层中心线部位,用压辊压实并用钢钉固定在侧墙上,钢钉间距400~600mm;侧墙与底板预铺的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从上往下顺茬搭接,搭接宽度150mm,要求搭接部位的钉帽被卷材完全盖住,搭接缝部位用湿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密封。

(3)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尽快安排验收;验收结束后,总包单位应尽快安排在防水层上直接弹线并绑扎钢筋;在防水层上吊装放置钢筋时,必须有垫木或垫板。

(4)钢筋绑扎完毕,钢筋下面放置水泥砂浆的垫块时,撬棍的支撑点采用100mm×100mm的细石混凝土垫块做支撑,避免应力过于集中对防水层的破坏。

5)钢筋绑扎工序作业时,应留1~2人防水施工人员在现场,做好防水层施工后的成品保护;对于损坏的防水部位应及时修补,直到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地下基础底板防水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工程的要求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从而确保地下基础底板的防水性能,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本工程地下基础底板防水施工节约了材料和成本,施工质量良好,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刘岩.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8)

[2]基础底板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施工技术[J].任锦龙,邢国荣,李昂,牟彤.建筑技术.2016(01)

论文作者:廖庆标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下基础底板防水施工技术论文_廖庆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