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论文_赵信博

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论文_赵信博

(南开大学,天津市 300071)

摘要:要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化,其关键点在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而这也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区域都在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有效举措。而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被明确提了出来,城乡规划管理也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迎合行政体制改革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探讨了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其次分析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城乡规划管理的有效应对措施。

关键词:改革开放;行政管理体制;统筹城乡;规划管理

当前国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进了新的阶段,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而统筹城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点,要求新时期的城乡规划管理立足于新情况,并在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环境下,积极做好城乡规划管理。因此,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时期的变化及其对城乡规划管理提出的要求,并且明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影响,才能科学合理地采取应对措施。

一、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变化

行政管理体制在政治体制的范畴内,其改革可以反映出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带来的影响。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都伴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旨在转变政府服务功能和改进其服务行为,让人民可以获得更公平的优质服务,让政府管理更加规范化、有序化和透明化,发挥出便民高效的优势,让人民可以对政府的服务更加满意。而在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了一些新变化[1]。首先体现在金融领域,其金融体制已经慢慢由原来的政府主导型朝着市场主导型的方向进行转变。在这样的新变化之下,经济发展会更加快速,其为各行各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可想而知。但是同时其伴随的挑战也不可小觑,尤其是市场内部竞争带来的挑战。其次体现在户籍制度方面,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已经呈现出不可避免的发展态势,即乡村的劳动力正在频繁朝着城市进行转移。而这就带来了户籍方面的问题,使其在城市中享受医疗、教育以及购房等各项服务时都遇到一定的困难,导致户籍制度改革不得不被提上议程。最后体现在土地方面,若是我国不能很好地处理农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的问题,则依旧容易引发相应的社会矛盾。而新时期让农民获得更合理的权益这一议题已经得到了重视,以期可以协调城乡发展,保护农民利益,使其相互之间可以取得平衡点,促进城乡建设的良性发展。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城乡规划管理的影响

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变化来看,可知其改革内容会对城乡规划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影响可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改善城乡经济发展分化问题

城市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却存在重城市规划建设而轻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村经济,因为前者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不足都会通过农村经济来进行弥补,从而满足城市化建设需求。同时,农村的劳动力及农村资源也被投放在城市的工业化建设之中,以维持其运行发展。这就导致农村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有明显的差距,城乡统筹难以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而新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却可改善这一城乡两极分化的发展问题,通过科学的行政管理手段,可以对城乡建设进行协调规划。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合理分配城乡建设资源

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一些城市存在过度建设的现象,引起了资源的过多流失。这些城市建设过多强调建设速度,注重提高城市建设经济效益,其目光多数都投放于新城镇建设之中,从而忽略了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问题。比较明显的就是耕地的过度流失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园或住宅楼的建设方面,其空间布局与规划都缺乏合理性,城市功能有待增强。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以保证城乡建设资源的合理分配,促使城乡规划管理相关人员去合理发挥城市职能,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城乡建设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2]。

因此,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能够为城乡规划管理的有效进行而提供保障性条件,这要求新时期的城乡规划管理必须结合新要求而作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城乡规划管理的应对方法

(一)强化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形成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

自十九大成功召开以来,城乡规划管理就需要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根据新目标和新任务,对城乡建设进行重新的评估与布局规划。这就要求我国各城市都需要自觉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城乡规划管理中去,对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并进行合理的定位,从而清晰明确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因此,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应该立足于创新,对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进一步的强化,朝着更高的境界去规划自身的城市发展,建设出宜居、创新、幸福的城市。在实际的城市规划管理中,应该着眼于提高城市发展的活力,对总体规划、战略规划、次区域规划、村镇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等内容进行完善,从而形成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以科学地引领城乡建设的发展,进而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规划与管控。此外,在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应该对各类空间规划进行整合与协同,突出合理的城市设计,并基于民众生活需求而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让城乡建设可以获得较高的城市辨识度。

(二)贯彻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协调城乡规划管理

首先,新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则要求城乡规划管理采取分权形式,以增强各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满足新型城镇化在新时期的要求。但是不可过多地分散其权限,要注重做好宏观调控的工作,合理处理城乡规划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其次,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要立足于资源集约化的发展要求,对城乡建设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管控,注重社会、环境及经济三者效益的合理统一。然后,城乡规划管理部门要做好城乡规划审批工作。即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要对城乡规划审批层次进行完善,并且要适当下放审批权力,同时要注重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以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性,并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再者,做好城乡规划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在这个方面,要求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对各类规划关系进行明确与理顺。比如在总体规划中,可对道路系统、建筑空间、基础设施等功能单元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最后,要做好城乡规划管理中的管理监督工作。一方面,可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土地二元制度的优化改革,防止将农村资源过多地投放在城市建设之中,避免牺牲农村经济利益与破坏生态环境而换来城市发展。通过发挥其良好的管理监督作用,促进城乡规划管理朝着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城乡规划发展的公共利益,以科学的权利制约与协调机制来对城市规划管理进行指导与监督,并且构建外部监督管理系统,将以往公示制度为主的被动参与模式转变成为主动参与的模式,实现公共监督,让公众的利益诉求得到重视,保障其利益不受到侵害,从而保障城乡规划管理在有效监督管理之下实现规范化与协调化[3]。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建设,鼓励人们积极参与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应该贯彻改革要求,各部门之间要协同配合,共同作战,共享资源,在科学合理的年度计划之下,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改善以往重城市建设而轻农村建设的现状,落实农村建设工作,尤其是其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因为城乡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受到农村建设发展的影响。为了促进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还可以渗透电商的发展模式,政府可为其提供政策性的优惠,让

农村体验与城市体验趋向一致,促进其产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此外,在城乡规划管理过程中,要适当尊重本土人民群众的智慧,可鼓励其积极参与进来,为推动城乡规划建设而贡献智慧。比如可以组织居民代表座谈会,通过投票的方式来收集人们的建议,使其可以对城乡规划建设投入热情,让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伴随着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而获得更科学的进步。

结束语:

总之,城乡规划管理是推动社会前进不可忽视的驱动力量,在新时期受到的重视也愈来愈高。伴随着当前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城乡规划管理要遵循其被提出的新要求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要强化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形成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其次,要贯彻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协调城乡规划管理;最后,要重视农村建设,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进来,从而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再生,李九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43-48.

[2]高杰.针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进行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219-219.

[3]王志鹏,史学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建议探索[J].城市建筑,2017(2):363-363.

论文作者:赵信博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4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新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应对论文_赵信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