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效果评价论文_刘丹

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效果评价论文_刘丹

(内江市中医医院;四川 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选取82例,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n=41)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n=41)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结果:①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②研究组情绪稳定率是97.56%,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并有利于其保持情绪稳定,值得借鉴。

【关键词】康复护理;常规护理;老年;心血管病;情绪稳定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177-01

引言

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近年来,不断提升现代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时除医学救治手段外,还实施有效的护理,给予辅助治疗,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过,采取传统护理方法时,并不能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研究指出,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后,可弥补传统护理存在的不足,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共82例,按护理模式不同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均41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为(70.56±3.25)岁;疾病类型:高血压心脏病22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肺心病9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1例;年龄62~75岁,平均年龄为(70.88±3.06)岁;疾病类型:高血压心脏病21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肺心病10例;2组患者疾病类型、性别分布以及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病史询问、临床接触等明确诊断为心血管疾病者;②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③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④无严重感染疾病者。(2)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②既往有精神病史;③临床资料不全。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即入院时对患者进行有关作息、睡眠、用药等相关的基础指导,并定时整理病房,做好消毒工作,保证患者睡眠充足,并叮嘱其相关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家属配合。研究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护理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为患者、家属发放关于心血管病健康宣教手册,并定期开展疾病专题讲座,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同时,告知患者病情,解释心血管病发病原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应指导。(2)心理指导:在患者的康复治疗的过程当中,要强化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工作,要耐心地告知患者出现病情的原因,以便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每次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应对患者进行鼓励和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康复锻炼护理:根据患者病情,鼓励其早期进行康复锻炼,遵循从卧床到行走的原则,即卧位训练、卧位转换坐位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耐力训练、坐位-站位转换训练、站立训练、不行训练,训练难度从易到难,以患者可耐受为宜;训练期间鼓励患者主诉内心感受,鼓励其提出意见,采纳正确建议,提升其康复训练积极性。(4)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完成肢体功能训练后,逐步实施日常生活锻炼,如鼓励患者独自进食、更衣、洗漱、如厕等,并早期予以摄食训练,利用图片实施听力、朗读等训练,将各种训练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获得良好训练效果。(5)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加强自身抵抗力,如散步、慢跑等,保持每天运动30min左右。

1.4观察指标

① 统计 2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② 统计 2 组患者护理后的情绪稳定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 % 表示,进行 χ 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共41例,并发褥疮者1例,便秘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是4.88%;对照组患者共41例,并发褥疮者2例,便秘4例,感染2例,其并发症发生率是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0.05)。

2.2 情绪稳定率

研究组患者共41例,情绪稳定者40例,不稳定者1例,其情绪稳定率是97.56%;对照组患者共41例,情绪稳定者32例,不稳定者9例,其情绪稳定率是78.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9,P=0.007<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的增多,也逐渐的凸显出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研究指出,在全球人类死亡原因中,占据首位的即为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作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生活质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时,护理作为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受到临床高度的重视,但常规护理中,护理操作多遵照医嘱进行,比较单一,而且多为被动实施,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部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较低。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旨在通过康复训练的实施,提高患者疾病康复效果,改善预后情况,从而提升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康复护理后,各项康复护理措施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实施,并针对患者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增强康复护理与患者之间的适应性,提高康复效果,促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能力最大限度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另外,早期护理干预中,除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指导外,还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增加患者对康复训练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提升患者依从性,促进康复效果提高,最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情绪稳定率较高,证明了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突出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琪娜,崔玲,阮海玲,等.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40-144.

[2]陈茜,葛美红,尤文军,等.温馨提示卡在出院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延续护理模式中应用效果的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8-10.

论文作者:刘丹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效果评价论文_刘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