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论文_淡海英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论文_淡海英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300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工作模式也应该进行改革,以传统的分散式和集中式管理为切入点,对于目前的实训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且提出了部分改进措施,为后续实训室管理提供了方向。

关键字: 实训室,管理,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6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8S管理在陕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室中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编号:SZJY-1607)阶段成果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有关要求,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制定本行动计划。以下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文件中指出“教育要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而实训室的建设、管理和运行对高职院校的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传统的管理模式

高职学院实训室的管理一般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以专业学科建设的实训室,综合性较强,可以完成多种实验实训任务,第二种是以课程建设的实训室,专业性较强,能满足某一种课程的实验实训任务。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实训室的功能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尤其是为课程建设的实训室,仅仅可以完成某一门课程的实验或实训任务,如果本课程这一学期不开设,那么实训室的资源大多时间就闲置无人使用,而遇到教学任务较多时,实训室资源又相对比较紧张,不能完全满足教学之用,如果两个班一周内同时开展实训,每天每个班保证6课时的教学任务,那么实训时间就需要两班倒,如一个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另外一个班从下午2点,连续长时间进行学习效果也并不是最佳。而以专业建设的实训室,覆盖了整个专业知识面,多个班级可以分时段进行实验实训任务,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便于集中管理。由于各高职院校所建实训室参差不齐,管理上也不尽相同。有的实训室有专门的管理员,而有的实训室没有专门的管理员,那么在仪器设备的维护上、环境卫生打扫等方面还存在些许隐患。

二、 管理模式选择

以课程建设的实训室普遍采用集中的管理模式,以专业大类建设的实训室普遍采用分散

的管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实训室的建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建设了大批的一体化实训室,兼顾实验、实训、理实一体授课、社团活动、技能竞赛等功能,日常运行过程中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这样的实训室越来越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并且由专人负责统一集中管理。在资产的管理上,例如我院的所有仪器设备正式采购以后,办理相关入库手续,设备进入资产处的管理系统,形成相应的电子资料,并且由资产处负责配发仪器设备的标签,贴回到设备上以备后续清查。并且仪器设备的资产挂帐人须为我院正式职工,才能办理资产的出入库手续。另外,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每个实训室均有一个实训室运行记录本,用来记录实训室的使用及设备状况,如果有设备有故障或运行不良,就可以及时找管理人员来进行维修,以保障后续教学的正常进行。

三、 存在的问题

1、对于实训室的规划和建设有待加强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经过两三年的高职学习后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精湛的职业技能和富有创造的进取精神,这就要求作为高职学院不仅仅传授宽广的理论知识,更应花大力气多花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热爱实训室,多进实训室,多进行实践操作,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随着自主招生考试的力度加大,高职毕业生每年呈上升的趋势,势必造成了激励的就业竞争压力,企业需要的是能立马上岗工作的员工,而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往往比较受欢迎。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每年的实训室建设规划时,可以考虑增加与市场需求、与流行技术相接轨的专业实训室,从而实现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

2、实训室建设经费投入比例要加大

尽管公办高职院校有政府采购计划,也有相应的配套经费,但是对于学校规模较大,人数过万的学校而言,并不能保证每年每个分院每个教研室都能建立实际所需的实训室,从计划上报到实训室的建成一般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中间环节较为复杂。并且实训室的建设需要的经费少则十几万,多则几百万,学院一方面要维持正常的运行,这需要一大笔开支,另一方面要改善教学环境,也要进行经费投入,而技术新工艺日新月异,对于购置了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设备,有的闲置未用,有些技术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使得实训室占据了空间,但未达到教学的效果。

3、管理机制有待改进

在高职院校里,由于人员有限,并不是每个实训室均有一名专业的管理员,有的实训室没有管理员,有的实训室由专职教师兼职管理,还有的由学生在课余代为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训室管理员在学校里的地位较低,收入较少,大多数教师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如果按照高职培养目标而言,应该是学历较高、实践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训室管理员一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指导实践项目和案例,追随新技术的发展。

四、 加强建设与管理

实训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很多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学生几乎都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他们有特别能吃苦和钻研的精神,有着坚强的毅力,有很好的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为学院的招生宣传起到了正面的引导作用。那么学校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可以增加创新型、创业型的实训室的规划,加大建设经费的投入,对于有志向从事实训室管理工作的教师可以适当提高待遇,鼓励青年教师走进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和科研创造,引进高层次人才进行技术改革,从而真正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春田.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探讨.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

[2]朱方来.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3]崔伊滨.对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模式的探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2)

论文作者:淡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2

标签:;  ;  ;  ;  ;  ;  ;  ;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论文_淡海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