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几个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私营经济论文,个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各项经济政策的放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私营经济更是迅猛增长。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已使其成为继乡镇企业这个经济发展“异军”之后的另一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生力军,它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推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有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以便采取有效地对策、措施。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些地方的个体私营经济为什么发展迟缓些,数量、规模也小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原因是思想认识跟不上,观念转变慢。过去“左”的观念还在或多或少产生作用,认为个体私营经济是私有制的产物,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对立的,如果让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多了就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因而不敢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限制措施,束缚其发展。
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在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时不是放任不管理的,我们实行的是“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支持、鼓励、引导其正确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而对其消极作用则实行监督、管理、限制。我们为什么要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这是为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因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与之相适应的就必须是多种所有制并存,而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有着许多积极作用,所以我们要支持、鼓励其发展。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个体私营经济有如下一些积极作用: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过程中,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起了探索、示范、引导的积极作用;由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加速了物资流通,繁荣了市场,方便了群众生活;由于个体私营经济主要分布在农村和乡镇,主体是农民,他们主要从事的是二、三产业,因而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拓宽了就业渠道,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力和社会闲散人员获得了工作,增加了群众收入,从而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在广大贫困地区由于公有经济极其薄弱,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这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由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由于私营企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这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急需的人才;在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还基本未转换过来,60%以上还处于明亏或暗亏,活力不足的状况下,而个体私营经济却充满活力,是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当前,个体私营企业在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如不逐步消除,对其发展将是重大障碍。
1.缺少资金,贷款难。大多数个体私营企业资金不雄厚,由于缺少资金,在生产经营和发展上受到重大限制。到银行贷款极其困难,就是进行各种抵押后,贷款数量也很少,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为此,只好高息向民间借贷,有的因缺少资金而严重影响生产经营。
2.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受侵犯。“三乱”情况较重。由于没有归口管理,而是多头管理,往往是见利益就争着上,遇到问题都想躲,有些部门的管理就是收费,根本不搞服务。因而有许多企业主说,要钱都来了,有困难时找不到人了。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情况较严重,有的多达20-30种,现在个体私营企业主为了应付各种关系不得不为此花费大量精力,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管理。
3.人才难得,骨干难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要靠搞好人的管理和获得人才。但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私营企业难于获得所需人才,就是生产经营骨干亦难长期留住。
4.培训、交流、提高难。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主就得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但苦于无人来组织培训和开展信息、经验交流。
5.新产品鉴定、参展难,评优更难。
6.生产经营场地较难解决,有的找到了也不稳定。
7.缺乏治安保障。他们经常成为犯罪分子的作案对象,常受流氓无赖的骚扰。
8.职称评定无人管。这一点对兴办科技型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是较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企业主自身,而更重要的是影响来企业工作的科技人员的情绪和稳定性。
当前,个体私营企业主自身也产生了一些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的问题。如大量存在戴“红帽子”的假集体,真私营企业;大量存在偷、漏税情况;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如假烟、假酒、假饮料、假农药、假化肥、劣质水泥、劣质鞋等等。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影响了社会生产,有的还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存在不注意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和职工福利待遇较差的情况;有的不注意对污染的防治和处理,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少数个体私营企业主为牟取暴利,乱要价、乱涨价,高价“宰客”,这种行为引起消费者极大不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还有少数人追求腐朽生活方式,他们赚了钱不是用在发展生产经营上,而是挥霍浪费,甚至嫖娼纳妾,聚众赌博,败坏了社会风气,给社会治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为了促进个体私营经济更迅速健康地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正确舆论宣传,逐步纠正人们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观念和认识偏差。由于概念上的混乱,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带来政策上和工作指导上的混乱与偏差。就是正确的政策、措施,由此也可能在执行中产生偏差,贯彻落实不到位。因而各级领导和宣传舆论部门,要加强宣传个体私营企业的先进典型,灌输正确的观念和认识,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个体私营经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作用,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造成一个理解、尊重他们的社会风尚。
2.认真贯彻《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抓紧制定出统一配套的实施细则。仅有原则性的决定,操作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由于观念、认识的不同,执行起来会产生许多偏差和随意性。这将大大影响“决定”应有的效果。为此必须抓紧制定出统一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有关法规,以利具体执行,使“决定”收到良好的积极效果。
3.加强领导和管理,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支持和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全局性、政策性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而首先是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领导,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规划,并列入政府的任期目标,组织宣传、公安、财税、卫生、物价、交通、城建、土地管理等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支持、鼓励、管理、监督、服务等工作,促使其健康发展。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主要是运用经济杠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思想教育等方法,引导他们“爱国、敬业、守法”,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劳动、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积极做到致富不忘国家,热心支持公益事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引导他们积极扩大再生产,兴办上规模上档次的大企业,从事社会急需行业的生产经营;引导他们改善企业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总之就是要把个体私营经济引导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上来。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监督管理,主要是法制化管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各部门要协调配合,统一管理,加强日常的检查监督,使各项法规落到实处。监督管理的重点是税收管理,劳动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工商管理。对那些不讲职业道德,搞不正当竞争的,要敢抓敢管,依法严肃处理。
加强服务工作,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的迅速发展。目前,就一般情况来看,个体私营企业主的素质都不高,经营管理还比较落后,而社会服务又严重不足,他们在经营中困难很多。许多地方的经验是,首先从帮助他们正确了解形势和政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着手,逐步做好服务工作。
4.组织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组织人大、政协、工商联等对“决定”和实施细则及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形成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使个体私营经济真正能健康、迅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