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人体颅面部正中矢状平面的方法论文_姜喜玲 张艳艳

姜喜玲 张艳艳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口腔科内蒙古通辽028000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MS1153。【摘要】目的:为面部骨性不对称畸形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方案,实现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定点,定位,定量诊断。方法: 利用CT三维重建图像,通过人工定点方法选择3 个位于面部中线上的解剖标志点构建正中矢状面,提出一种定位容易,可重复性好的构建人体正中矢状平面的方法,为后续的角度及线距测量奠定基础。 近年,随着颜面审美要求的提高,患者对其面部对称性的关注日益突出。因此,如何为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治方案是当今正畸、正颌外科学发展的热点。研究颅面结构对称性的方法有很多,如:直接观察、人类学测量、头颅定位后前位片,面部照片的间接测量、三维立体摄影测量术、X线立体照相术、激光扫描技术、CT、核磁共振等均可用于颅面部不对称性的分析。[1] 以上方法无论三维与二维均为正中矢状面两侧对应部位的线距,角度,面积的测量与比较。也就是必须首先在正中矢状面两侧分别定点。因此正中矢状平面的确定非常重要。虽然关于正中矢状面确定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尚无公认的对于诊断颅面部不对称畸形较理想的正中矢状平面,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确定人体颅面部正中矢状平面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R32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486-02

1将螺旋CT扫描的原始图像进行Volume Rendering(VR)三维重建

本研究采用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层厚0625mm。

2头位校正,眶耳平面及正中矢状面的确定

传统头颅侧位片是用头颅定位仪拍摄的,要求严格定位,而CT对头位要求低。据文献报道,如CT扫描层厚小于3mm,则扫描时头颅不要求严格定位。以下是我们经随意头位扫描重建后,头位校正的方法及眶耳平面和正中矢状面确定的方法。21标志点的确定

211旋转坐标轴,使双侧眶点(眶下缘的最前、最低点)[2]。位于对话框水平框上。使两侧眶点水平

212利用感兴趣区按钮(ROI)标记双侧眶点。

213向下整体平行移动VR图像,从横轴位中找出前鼻棘点(上颌骨前鼻棘之最前点)

214 在VR图像中找出与横轴位图像中相对应的前鼻棘点,用ROI标记。(说明:由于前鼻棘点是一个中间有分叉的骨性结构,故在VR图像上利用ROI标记的前鼻棘点会落在两个分叉的中间位置,但是这样并不影响正中矢状面的确定)[标志点3]

215将VR图像向左旋转90°,标记右侧耳点(骨性外耳道的最上点)[标志点4]

216将VR图像向右旋转180°,标记左侧耳点[标志点5]

217将VR图像向下旋转90°,标记枕内隆突最凸点[标志点6]

218再将VR图像旋转回原来的方向。此时6个标志点均可投射在颅骨前表面上[左右眶点,前鼻棘点,左右耳点,枕内隆突最凸点]

22水平面的确定:用两侧眶点的中点及左右耳点,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确定水平面。

221利用刻度尺测量两侧眶点间距离

222测量出两眶点的中点并标记,利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原理上下旋转VR图像(切记不要左右旋转)使眶点的中点与两侧耳点投射在对话框水平框上,至此,眶耳平面即水平面已确定

23正中矢状平面的确定: 用通过前鼻棘点与枕内隆突最凸点且垂直于水平面的面作为正中矢状平面,选择枕内隆突最凸点是因为此点靠后,可保证所确定的正中矢状面最大限度的平分颌面部骨组织,即保证正中。

231左右旋转VR图像,使前鼻棘点及枕内隆突最凸点位于软件垂直框上,通过前鼻棘点及枕内隆突最凸点两点并垂直于眶耳平面作正中矢状面。

本文用通过前鼻棘点与枕内隆突最凸点且垂直于水平面的面作为正中矢状平面。选择枕内隆突最凸点是因为此点靠后,可保证所确定的正中矢状面最大限度的平分颅面部骨组织,即保证正中。然而最大限度的实现“正中”,且容易确定的切割方法还有待研究。

论文作者:姜喜玲 张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3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1

标签:;  ;  ;  ;  ;  ;  ;  ;  

一种确定人体颅面部正中矢状平面的方法论文_姜喜玲 张艳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