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会计经济学”的探讨_经济学论文

关于建立“会计经济学”的探讨_经济学论文

关于建立《会计经济学》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临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要适应信息化的需要,不断提升会计水平,建立《会计经济学》是一条重要的、可行的途径。笔者就建立《会计经济学》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建立《会计经济学》基础与条件

人们以往总把经济学理论当作神圣的经典大作来学习和研究。实际上,经济学理论早已走出课堂,成为人们手中的工具,指导经济实践,促进学科建设,指引人们经济生活。经济理论正在转化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需要用经济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相应形成应用经济学。昔日经典式的经济理论,变得日益贴近生活,与现实相交融。经济科学有各种分类,如按其内容的性质,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据早期《经济科学学科辞典》统计,各种经济学多达131门,其中应用经济学有85门。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经济学新学科如雨后春笋,又有一些新的应用经济学科问世,新著作已汗牛充栋。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存有20世纪90年代以后到2004年5月出版的应用经济学达81种之多。以上两家图书馆所存应用经济学著作远远不是应用经济学的全部,这足以说明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形成和发展应用经济学已成必然的趋势。

应用经济学的兴起,表明经济学已不再仅是学府的经济学,也不再只是经济学家手中的经济学,经济学已走向大众,成为大众经济学。

既然经济学在各方面能得以应用,当然在会计学中亦应同样得到广泛应用。

经济学与会计学是这样一种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基础。一方面依据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和发展会计学,也就是据以研究会计理论与实务;另一方面是依据经济学的理论来研究会计领域的经济问题。在现实研究中,两种会计研究有交叉的情况。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在研究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时,要对相关的经济问题有适当的研究;同理,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在研究会计活动中的经济问题时,要对相关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有适当的研究。

在会计领域,大量的是依据经济理论研究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随着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这种研究在不断深入和拓展。它不同于在会计领域中应用经济理论研究经济问题。后者的研究,如同应用经济学一样,形成会计经济学。所以,会计经济学是指依据经济理论,利用会计信息,研究会计活动中经济关系的学科。会计活动所反映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各种经济问题。

在经济学走向大众的趋势中,会计经济学也日益凸现。这种显现,是会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在进行研究的工作,如在会计管理中对有关经济问题的研究,编写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与相关经济问题的研究,企业效绩评价与相关经济问题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尽管是很初步的,但它是建立会计经济学的基础与条件。

建立《会计经济学》,有利于认识会计工作规律,加强会计管理,提升会计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更自觉、创造性地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会计经济学》能否成为独立的学科的科学判断

《会计经济学》能否成为独立的学科?判断的依据是视其是否具有“三性”:客观性,会计工作需要;可能性,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现实性,有会计实践的基础。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1.建立会计经济学的客观判断

在应用经济学的冲击下会计经济学的凸现,说明建立《会计经济学》是客观的需要。在企业,要做好会计管理工作,需要对会计活动中经济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其规律。会计规律是经济活动中会计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和必然趋势。会计规律按其作用不同,分为一般规律(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具体规律)。一般规律是各种事物具有的共同规律,在各个领域都起作用。特殊规律(具体规律)是某种事物所特有的规律,只在特定的领域中起作用。会计基本规律是在会计规律中起基本作用或主要作用的规律,并由于它的存在,而引发其他各种具体的规律,或对其他具体规律产生制约的影响与作用。从企业经济发展来分析,资金运动是会计的基本规律,资金运动规律即资金循环与周转规律。会计具体规律包括会计对象规律、会计工作规律和会计组织规律。对每项具体规律,要研究其形成的条件、影响因素、功能和发展趋势。会计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特征,对会计规律的研究,实际上是应用经济理论对相关经济问题的深入研究。

编写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需要研究相关的经济问题。国务院2000年6月21日公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的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财务情况说明书第十五条规定:“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当对下列情况作出说明:(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二)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三)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四)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以上规定需要说明的内容,必须对相关的经济问题,如经济效益、利润、利润分配、成本、销售、价格、生产、劳动生产率、资金等问题,通过一定的研究才能说清楚。

对企业效绩评价需要研究相关的经济问题。对企业效绩评价的指标,由反映企业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方面内容的基本指标、修正指标和评议指标三个层次指标构成。基本指标是评价企业效绩的核心指标;修正指标是用以对基本指标形成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的初步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产生较为全面、准确的企业效绩基本评价结果;评议指标是用于对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评价形成的评价结果进行定性分析验证,以进一步修正定量评价结果,使企业效绩评价结论更加全面、准确。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内容需要研究相关的经济问题。上市公司按照规定需要公布财务分析,其内容涉及相关的经济问题。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1)总指标分析;(2)每股指标分析;(3)利润构成分析;(4)获利能力分析;(5)经营能力分析;(6)偿债能力分析;(7)资本结构分析;(8)发展能力分析;(9)资金流量分析;(10)税项分析等。财务分析的内容,不仅是反映这些指标的绝对数和相对数,更需要依据经济理论分析其原因、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的趋势。此外,在会计研究中(包括博士论文研究)也需要研究相关的经济问题。

以上分析说明,在会计领域研究经济问题,既是客观需要,同时在会计界的各个方面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研究经济问题的现实状况。因而,建立《会计经济学》是必要的。

2.建立会计经济学的理论判断

在“十六大报告”“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指出: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经济学属于哲学社会科学,应充分发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显然在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需要建立的《会计经济学》,虽有客观的需要,还必须进一步分析,它能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是否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即其研究对象。这需要从经济学的性质及其与《会计经济学》的关系进行分析。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经济关系、经济运行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关系。

什么是会计经济学?由于它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经济学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性质,如前所述,会计经济学是指依据经济理论,利用会计信息,研究会计活动中经济关系的学科。会计活动中经济关系是再生产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关系。

按照以上分析,《会计经济学》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即其研究对象是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关系,因而,它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

3.建立会计经济学的实际可能性判断

建立《会计经济学》既是客观需要,也有现实可能的基础。这种现实可能性表现在:首先,有会计经济研究需要的丰富的信息资料。它在范围上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库资料、行业会计信息库资料、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库资料、宏观会计信息资料库资料、国际会计信息资料。它在性质上包括会计信息库资料、相关信息资料库资料。这些历史的和现实的资料,是会计经济研究的基础。其次,有各种会计经济研究的基础。在这方面有企业会计管理的各种经验总结、企业财务分析报告、会计工作总结报告、专题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报刊上发表的专题研究论文和出版会计书籍中相关研究内容等。这些研究成果,为建立《会计经济学》进行系统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早在1929年,约翰.坎宁(John B.Canning)就著有《会计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Accountancy”New York:Ronald press Co,1929)一书。上世纪80年代也有相关的著作问世,如伦敦经济学院成本管理协会会计与财务管理教授米切尔·布朗维奇(Wichael Bromwich)著《会计准则制定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大不列颠速跑印刷有限公司1985年版),雷·保尔,克立弗德W·斯密斯(Ray Ball Clifford W Smith,jr)著《会计政策选择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等,为建立《会计经济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会计经济学》研究架构:创新与借鉴

《会计经济学》的研究框架,既要借鉴其他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又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创新研究其框架。其他应用经济学的框架即研究模式,一般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或专题研究。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没有固定模式,相同名称的应用经济学,由于作者不同,其框架也不尽相同。

建立《会计经济学》,可借鉴各种应用经济学的框架(研究模式),采用一般研究模式,即包括研究对象和研究体系。

《会计经济学》研究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受其研究对象所制约;《会计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展开,形成其研究体系。《会计经济学》是指利用会计信息研究会计活动中经济关系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会计活动中经济关系,也就是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关系。因而,以企业为范畴的《会计经济学》的研究框架(研究体系),应包括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种经济关系。

会计活动中经济关系即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关系涉及经济问题很多,不能都囊括在《会计经济学》框架内,只能将其基本经济问题列入架构之内。

借鉴其他应用经济学.的框架结构,从会计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将《会计经济学》的研究框架设计陈述如下:第一篇导论,第一章对《会计经济学》的基本认识,第二章经济发展前提;第二篇生产中会计关系,第三章生产准备:研究与开发、引进与采购,第四章生产投入:费用与成本,第五章生产产出:产品或服务的质与量;第三篇流通中会计关系,第六章收入:商品销售、服务销售与其他收入,第七章交易费用,第八章利润:内部利润与最终利润;第四篇分配中会计关系,第九章分配与再分配,第十章工资、奖金与福利,第十一章缴纳税与费,第十二章企业留利分配与企业亏损补偿、积累基金分配;第五篇消费中会计关系,第十三章社会环境消费,第十四章社会人文消费;第六篇效益、规范与机制,第十五章经济发展效益,第十六章会计关系规范,第十七章会计关系机制。

四、在会计实践中建设《会计经济学》

1.探讨建立《会计经济学》是客观需要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要建立《会计经济学》,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需要创新。会计理论的创新,是发展会计事业、进行会计改革的先导。在我国会计事业发展的同时,探讨建立《会计经济学》是客观的需要。

2.重视对会计活动中经济关系的研究

在会计实务界,要加强会计监管,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需要提倡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会计活动中经济关系的研究。这方面可以坚持“六结合”:专项管理(如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与对其内容研究相结合;财务分析与对其内容研究相结合;财务绩效评价与对其内容研究相结合;信息披露与对其内容研究相结合;制度建设与对其内容研究相结合;工作总结与对其内容研究相结合等。

3.开展会计经济关系学术研究

在会计学术界与会计实务界进行会计经济关系研究的同时,也要提倡对会计经济关系的研究,在对各种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综合、系统的研究,逐步探索建立《会计经济学》的相关问题。对会计学的研究,必须以扎实的经济理论为基础;同时,设想以经济理论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会计领域各种经济关系,从而建立一门《会计经济学》。这一想法,笔者在2000年一次博士研究生上课时提出并得到大家的赞同,促进了我在这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并再次提出与会计学界同仁共同探论。

标签:;  ;  ;  ;  ;  ;  ;  

关于建立“会计经济学”的探讨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