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范措施论文_黄霞 关敏

眼科门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范措施论文_黄霞 关敏

【摘要】 眼科患者在门诊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有很多需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检查与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风险。本文着重介绍我科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从规范门诊患者就诊流程、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加强眼科器械清洁消毒管理等方面采取防范措施,减少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风险。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眼科门诊;感染防范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疫情,并蔓延至全国各地,该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范畴,采用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眼科医务人员在眼病诊疗过程中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存在着交叉感染和职业性暴露风险,有报道患者首发眼红等结膜炎症状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个例,因此应警惕可能存在首诊眼科的患者或病原携带者出现。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一线科室相比,眼科医务人员可能存在防范意识不够、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流程不规范等潜在问题。现将我科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规范门诊患者就诊流程,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规范眼科门诊器械消毒管理等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1、规范门诊患者就诊流程

1.1加强预检分诊 按照医院预检分诊要求在门、急诊入口设立流行病学史调查及体温检测,发热患者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门诊眼科患者入口处分诊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第二次体温监测,指导患者及家属填写新冠肺炎流行病史问诊表,体温正常且无流行病学史的患者持问诊表进入候诊区;医生接诊患者时再次询问其流行病学史,对于有明确疫区接触史或患者接触史者逐级上报,无接触史者按照常规进行眼科诊治。

1.2患者实行单向出入 诊疗区域分设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出入通道,并实行单向出入,无预约的患者及家属不能进入诊疗区。

1.3落实分时段就诊 告知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尽量缩短候诊时间,落实一间诊室一医一患。医患双方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大于1.5米),注意咳嗽礼仪,减少不必要的言语沟通。

1.4加强诊疗区清洁消毒 诊室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每日使用移动式空气消毒机对诊室、治疗室进行消毒2次,每次30分钟;诊疗区地面、物表每日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裂隙灯下颌托、额托、扶手等患者接触的地方每诊疗一位患者后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

2、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医务人员应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环境管理、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管理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1]。建议防止飞沫传播的安全距离最少应为1.5米,门诊眼科裂隙灯、直接检眼镜等专科检查,结膜下注射、泪道冲洗等专业操作时医务人员均须面对面超近距离下接触患者。为防止发生交叉感染,降低职业暴露风险,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2.1医务人员接诊时穿工作服、戴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护目镜、一次性医用手套,同时要求患者就诊过程中戴好口罩。

2.2每次接触患者前后严格进行手卫生,当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或破损时应及时更换,避免重复使用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诊室裂隙灯安装裂隙灯挡板或使用X线影像胶片制作成隔离板,防止患者分泌物飞溅至检查者,造成交叉感染。

2.4减少非必要的检查及治疗,若需检查眼底可采用间接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来替代近距离接触的直接检眼镜检查;采用前节OCT检查代替房角镜检查,必须进行房角镜或UBM检查时,应按中风险操作标准进行防护,并在每次操作前后,对接触患者结膜的器械进行充分有效的消毒。

2.5低风险操作(包括间接接触患者、导诊、无操作的问诊等)时,穿着工作服或加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工作帽,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2.6中风险操作(包括直接接触患者如裂隙灯、眼底镜、房角镜、眼AB超、UBM、荧光造影等专科检查,穿刺、注射、门诊激光治疗等专业操作)时,穿着工作服并加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手套,严格遵守手卫生。

2.7高风险操作(包括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眼部标本采集、内眼手术等)时,穿着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隔离衣、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工作帽、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双层手套,严格遵守手卫生。操作应当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房间内人数限制为患者所需护理和支持的最低数量。

3、加强眼科器械清洁消毒管理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所述,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以上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60分钟,可有效杀灭病毒。可用紫外线消毒医疗场所,持续30~60分钟,250~270 nm短波紫外线消毒效果最佳[2]。因此对部分专科器械采用以下清洁消毒方法:

3.1非接触类眼科检查设备包括裂隙灯、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内皮机、角膜地形图、OCT、视野机等,使用前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患者接触的区域,以及接近患者角膜的检查头。

3.2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的瞬间眼表泪液在气压冲击下,会形成气溶胶粒子,随着测量次数增加测量口附近浓度增加,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因此应将非接触眼压计置于通风处,每次测量后用75%乙醇或3%过氧化氢棉球擦拭测量口表面及患者接触区;可用风吹散测量头与眼之间的空气,使飞沫稀释;同时延长每位测量者之间的间隔时间。

3.3 眼部接触性检查设备包括Goldmann压平眼压计、前房角镜及三面镜等,对于一般患者在使用前,应使用软肥皂清洗检查设备,并在自来水下流水冲洗3~5分钟后使用。怀疑已被传染病患者使用或有传染病流行疫情时,应当首先清洗检查设备,再以75%乙醇或3%过氧化氢棉球仔细擦拭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应仔细清除消毒剂,以免引起角膜损伤[3]。

3.4 直接检眼镜检查后需用75%酒精棉球擦拭整个直接检眼镜,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3.5 裂隙灯前置镜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裂隙灯相关部位及前置镜,进行手卫生。

综上所述,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眼科医务人员应在诊疗过程中认真落实诊疗规范,做好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管理,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减少交叉感染和职业暴露风险,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眼科诊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务人员防护指南的通知.2020.02.03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国卫办医函[2020] 103号

[3]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对做好一些眼科检查器具消毒工作的推荐意见.中华眼科杂志,2003, 39(8).475

论文作者:黄霞 关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  ;  ;  ;  ;  ;  ;  ;  

眼科门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范措施论文_黄霞 关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