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与污染治理效率论文_乔曙光,黎润洪

污水治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与污染治理效率论文_乔曙光,黎润洪

东莞东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23808

摘要: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成为工业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推出企业技术创新与污染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污染治理投资,并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污染治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污染治理效率

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环境也随之不断恶化,环境污染会给企业造成风险,环境问题具有负面的外部效应。从环境污染补偿角度看,企业是主要的环境污染者,亦是污染防治的重要责任人,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员开发治理技术、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属于末端治理。由于在工业领域的环境保护技术还不够成熟,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如何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创新对于环境的改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污染治理投资及其治理效果的关系研究

1、污染治理投资概述

第一,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占GDP的比重较小,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与GDP的相关关系分析中可以得知。在宏观上解释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量的不足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适应或满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原因;第二,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比例偏低,投资来源组成不合理通过对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使用的分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来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的工业污染现状以及长期积累下来的欠账。在投资来源组成中,政府投资占投资来源总额 的比例远远低于企业自筹占投资来源总额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负担,对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来达到环保相关要求,但对于经营效益较差的企业而言,很难按照标准进行污染治理投资;第三,投资效益有待提高。由于环保资金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对遏制环境污染,改善全省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这些投资并为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2、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关系研究

第一,制定完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划。通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划的制定和完善,确保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各项指标如投资规模、分配方式等按规划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加强相关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第二,建立健全投资机制,确保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渠道组成的合理化。投资机制的不健全将会导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的不足以及投资使用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建立健全投资机制是提高环保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根据省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稳定的投资来源渠道构成方案,减小投资来源的波动性,进而规避环境污染治理相关主体的不作为行为;第三,因地制宜,确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导致环境污染的状况也大不相同。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结构的调整力度,制定出合理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各个使用方向的比重,实现环保投入的效率最大化。

二、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分析

工业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最主要体现,采用具体的污染物治理指标表征污染治理效果。由于噪声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因素难以量化,且考虑到污染治理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结合度。以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效率作为解释变量。

以“三废”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价值能直接体现废物治理的经济效益,选取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PV表示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经济产出。为客观衡量产值且鉴于产出具有时滞性,利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对其进行平减。环境产出包括:第一,是工业重复用水,主要指将废水直接或经过处理后回收再利用,体现废水的处置和回收利用能力,有利于减少清水资源消耗和废水排放,本文选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作为废水治理效率的衡量指标;第二,是大气污染的治理,包括SO2、烟尘、粉尘等污染物的去除,我国硫氧化物污染的严重性与危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企业技术创新与污染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

1、污染治理投资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

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对污染治理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效率影响各异,其中污染治理投资对废气治理的作用效果最强,对固体废物治理的促进作用还未显现。

2、对工业“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的增加

企业经费支出对污染治理环境产出的影响显著,可以有效提高工业二氧化硫的去除率,但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的促进作用偏弱。

3、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系数

高于污染治理投资指标,说明企业技术创新对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较强,污染治理的前端预防效果要优于末端治理。从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经费支出视角考察,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效率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污染治理投资效果显著,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最明显。

四、环境污染治理的改善措施

环境污染治理具有多中心特征,需要政府、企业和其他 社会组织通过相互合作,共同提供与污染治理相关的产品、技术和资源。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适度增加污染治理投资,提高企业污染排放成本

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污染治理需要结合政府补贴、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等方式,增加污染治理投资的差异化供给,提高末端治理效率。依据行业污染程度制定不同的排污收费税,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成本和违法排污成本,以减少重污染企业数目。环保部门则要积极与社会环保团体合作,加大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强企业环保人员的培训,提高环保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2、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

企业技术创新是实现能源节约和减少污染排放的根本途径,通过对科技创新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正向激励。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须注重废物利用基础性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创新,及时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各个流程,扩大污染治理的前端预防效果。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改造原有生产工艺,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大力研发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

3、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情况,提高不同地区污染治理效率

污染治理须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消费者对可持续消费认知度。通过政策倡导绿色消费,依据地区差异实施不同的治理措施。东部地区空气质量问题亟待改善,须将大气污染防治列入地方政府考核,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中部地区重视工业园区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在优化工业内部结构过程中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努力提升污染治理效率。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对企业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财政补贴,加大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污染治理技术,并有选择性地承接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只有适度的增加污染治理投资成本,推动生产技术的创新与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从而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提高不同地区污染治理效率,提出污染治理有效的改善方式。

参考文献

[1]向书坚,吴淑丽.中国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8).

[2]胡艳,吴振鹏.中国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3(5).

[3]李永友,沈坤荣.我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减排效果[J].管理世界,2012(7).

论文作者:乔曙光,黎润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污水治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与污染治理效率论文_乔曙光,黎润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