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吴腾

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研究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脂肪肝患者40例(观察组)和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对照组),两组人员均接受肝功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检测。对比两组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脂肪肝患者的AST、ALT、STB、TP以及ALB/GLB等肝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高(P<0.05);组间对比HDL-C统计学无意义,观察组TC、TG和LDL-C等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诊断脂肪肝时,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脂肪肝;肝功;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诊断;临床价值

脂肪肝指的是人们肝细胞内部脂肪堆积过多的病症[1],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向肝硬化转变[2],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及早发现和诊断脂肪肝,能够尽早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本文旨在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从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中抽取40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将同期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40例(属于2016年1月1日~2017年1月31日期间)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脂肪肝诊断标准诊断观察组患者患有脂肪肝。将观察组中患有肿瘤疾病、胆结石等病症的患者排除。

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4~70(51.88±7.46)岁,病程1~11(3.42±1.51)年。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6~69(51.93±7.52)岁。

两组之间对比基线资料(性别、年龄)方面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

1.2方法

仪器设备:TBA-120FR型号的全自动生化仪。

检测方法:检查前三天禁酒和禁食高脂肪食物。检查当天清晨采集两组人员的空腹静脉血10mL,以3000r/s的转速对样本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保存在低温冰箱中。于检验前将其从冰箱中取出,直至温度恢复至室温。采用酶法测定两组人员的肝功能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STB)、总蛋白(TP)、白蛋白/球蛋白(ALB/GLB)。采用速率法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清学指标水平,具体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观察组脂肪肝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结果。

1.3.2判定标准

肝功能指标正常值:AST和ALT分别为0-50U/L、0-40U/L;STB和TP分别为1.7-19.0μmol/L、60-80g/L,ALB/GLB为1.50-2.00。

血清学指标水平正常值:TG和TC分别为0.56-2.20和5.23-5.72mmol/L,LDL-C和HDL-C分别为小于3.14mmol/L和大于1.04mmol/L。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以P值小于0.05为标准表示两组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差别较大。

2结果

观察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相比存在高度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见表1所示:

两组的HDL-C水平相差不大(P>0.05),观察组脂肪肝患者的TG、TC以及LDL-C水平与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比较明显更高(P<0.05)。

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脂肪肝在肝部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轻度脂肪肝患者会出现发胖、乏力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容易忽视;中重度脂肪肝患者以恶心呕吐、疲劳、肝区隐痛、低钾血症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临床认为营养不良、糖尿病、酗酒等因素会诱发脂肪肝[3],及时诊断并予以患者积极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活体组织检查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4],对患者的肝脏行穿刺操作后可获取到标本,但会损害患者的肝脏,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增加,因此临床上采用肝功能检查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诊断脂肪肝越来越普遍。

肝功能检查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能够反复进行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准确性高等优点[5],同时患者的配合度也较高。AST和ALT是肝细胞内最为活跃的物质,当肝细胞被损伤后,这两种转氨酶会呈上升趋势[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异常升高,说明患者存在脂肪肝。TG、TC作为机体脂代谢水平的标志物能够对肝细胞内的脂肪情况进行判断,观察组患者的TG、TC水平异常升高,提示患者的肝细胞存在脂肪代谢异常,联合检查结果可判断患者患有脂肪肝。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水平(除HDL-C水平之外)与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0.05)。

总而言之,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能够有效诊断脂肪肝,临床运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付晓杰.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6):190-191.

[2]高述芳.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70例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4):3-4.

[3]陈灵锋.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2):1881-1882.

[4]邹辉鑫.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40):8017-8017.

[5]丁振.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6,35(25):23-24.

[6]彭晓阳.脂肪肝诊断中肝功与血脂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31-32.

论文作者:吴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4

标签:;  ;  ;  ;  ;  ;  ;  ;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_吴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