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应用论文_黄萍萍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应用论文_黄萍萍

身份证:34012119880903XXXX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雨水内涝灾害近年来屡屡发生在我国一部分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出现了缺水问题。随着内涝现象的逐渐严重,在城市中形成了内涝,超过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承受能力,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市政工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水资源情况进行治理,从而起到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通过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优化城市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现状。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城市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筑设计;总体规划

引言

海绵城市可以吸收、存储暴风雨水季节的水资源,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并在需要用水的时候,对存储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城市拥有强大的吸收雨水能力,形成持续性的水循环系统,由此可见,构建海绵城市是非常有必要的。

1海绵城市的相关内容

海绵城市指的是在城市建设中,利用“海绵”的高弹性,改善城市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问题,为城市道路建设的合理性提供支持,推动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一旦城市受到暴雨侵蚀,市政道路建设的渗水功能、净水功能、吸水功能和蓄水功能会有所提升,在干燥天气中能够释放并存储水资源,为城市道路建设的有序开展提供支持。在传统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比较重视雨水清排设计,但这种设计考虑的内容缺乏完善性,无法获取良好的市政道路设计成果。因此,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相关部门需要引进海绵城市理论,将城市基础建设作为整体建设目标,加强对城市广场、绿地、道路等设计的施工,将相关设施设计成水的载体。

2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是优化城市水环境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可以将多余的水资源进行采集,在其需要的时候再将其进行释放,从而起到优化水资源利用的作用。在现阶段建筑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设计内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例如,在目标设计区域已经存在的黑臭河道,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治理方案,使其恢复至初始面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中,黑臭河道的治理也属于其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加快水生态系统修复速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其次是控制城市排水污染现阶段城市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排水系统溢流污染问题,很多城市在突降大雨的时候会出现雨水大面积堆积在城市内部,无法排除的情况。同时之前在排水系统内部的污水也会出现翻涌的情况,威胁到现有水资源的使用安全性。针对此类问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借助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构建符合城市排水需求的结构模型,使其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水过度堆积的情况,进而提升城市污水排放的控制水平,逐步治理城市排水污染问题。

3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规划方法

3.1激励监管机制

海绵城市建设具有明显的项目化特征,按项目化要求组织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政府可以采用按效付费的方式对绩效目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并根据进度目标的实现情况严格控制资金的拨款进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实行奖惩机制,对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通过考核验收对建设规范且综合效益突出的海绵城市项目给予奖励。例如,美国乔治王子县(PrinceGeorge’sCounty)的环境部门与某私人资本公司建立了关于低影响开发(LID)建设PPP模式的合作关系,政府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如果该公司可以在预算内准时完成8.1km2的低影响开发雨水基础设施建设,便能够拥有另外8.1km2的雨水设施的改造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海绵城市建设拥有政府与业主两个投资主体,且两个主体在利益上存在博弈关系,政府相比业主方而言,拥有更多的信息,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道德风险”。故可以引入社会公众作为第三方进行监督评估,完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而如何更好地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其中,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3.2透水设计

如果透水的效果不好,就会导致地面积水。不仅地面湿滑,而且积水会浸泡铺装基础,损坏铺装的质量,还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建筑设计中加入“海绵城市”概念,将铺装设计为透水性,主要有以下优势。第一,在下雨时,尤其是大雨,不会出现地面积水的情况,可以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出行安全;第二,雨水渗到地下并不是要排出,而是储存起来,又保证了地下水资源的丰富;第三,炎热天气的时候,透水设计也可以有效地调节地表的温度和湿度等,维持城市一个较好的生态平衡。我们会采用渗水砖、透水混凝土、生态铺装等,这些材料每一种都有自身的渗水特点。材料要选择有透水特性的,铺装的位置也需要有一定的规划。

3.3生态滞留区设计

生态滞留区设计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植浅采购在公园、商业、工业、居住等区域十分常见,由于其输入能力突出,截污净化能力强,可有效替代路边排水沟或雨水排水系统。其中,植被沟顶深度在0.05~0.25m为宜、宽度需要控制在0.5~2m为宜,边坡纵横比为1:3~1:4,纵坡为0.3%~5%,将其设置在雨水花园和凹形绿地前,进而充分发挥出相应的处理作用。(2)在对雨水塘进行设计时,设计者需要应用渗水洼塘的设计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雨水渗透和地下水补充的目的。此外,雨水塘在建设中,其边坡要选用强耐蚀性的低矮灌木植物为主,既可以有效的形成优质的雨水塘边坡保护袋,同时也会使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得以降低。

3.4海绵城市理念在车行道设计中的应用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车行道路面使用的均是非透水性路面,该种路面经常会出现积水现象,严重时还会对地下水提供的补给造成阻碍,进而引发热岛效应。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车行道的设计工作中,可改用透水性路面来实现径流量和回补地下水的目的。在具体的设计与施工中,还要将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设在车行道的上层,可能采用非透水性材料铺设车行道的中间层与下层,规避由于雨水量较大而严重入侵路基破坏市政工程的现象。在使用非透水性材料及透水性路面后,与路面在直接接触过程中,雨水就可顺着横坡排放到道路的盲沟中,然后流入绿化带或检查井,实现循环利用及及时排水雨水的目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控制坡度纵向的范围为≥0.3%且≤6%,控制坡度横向的范围为≥1%且≤1.5%。

3.5在路缘石设计中的应用

路缘石主要组成部分是平缘石和立缘石。其中,在立缘石设计过程中,其标高需要高于周围地表,这样雨水就能够缓慢地流入雨水口中;而平缘石和立缘石有所不同,其标高需要和周围地表一致,这样雨水就能够顺着绿化带排入、流入雨水口。在设计立缘石的过程中,雨水流入绿化带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可以利用打孔立缘石、隔式立缘石、豁口立缘石等形式,提升雨水的流入速度。

结语

总之,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剧。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对解决此类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将海绵城市应用到建筑设计当中,一方面,能够提升城市雨水的采集效果,延长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城市目前的水资源环境,起到美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莎丽.海绵城市概念及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9(6):135-136.

[2]王海伟.以海绵城市为导向的建筑设计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5):146.

论文作者:黄萍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应用论文_黄萍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