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审计流程再造建设的思考_流程再造论文

网络经济下审计流程再造建设的思考_流程再造论文

网络经济下审计流程再造的构建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经济论文,流程再造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流程再造理论的思想是以价值流为中心,以“项目”或“任务”的生产过程为组织设计的基础,以“团队”或“小组”作为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因而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组织原则,拆除了传统功能部门的界限及其管理模式。审计流程再造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结合流程再造理论的思想,重塑现有的审计制度和审计组织体系、创造新的审计流程,它是审计创新的重要内容。审计流程再造不是简单地将现有流程计算机化,计算机化仅是审计流程再造的一种手段。只有按照市场需求和流程再造的本质要求彻底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才能真正发挥出流程再造的功效,大幅度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网络经济下的新型审计流程构建思路可分为数据准备阶段、审计准备阶段和审计实施阶段。

(一)数据准备阶段

在数据准备阶段,要建立三大审计功能数据库,即审计对象数据库、审计程序数据库、审计文本数据库。审计对象数据库包括属于该审计部门审计范围内各个单位的有关资料。将这些单位的基本情况备份,每次对这些单位审计后,要进行更新记录,一方面备查,另一方面为下次审计提供资料,避免重复劳动。审计程序数据库主要是输入、处理、输出数据。根据审计信息处理的需要设计小模块的审计程序,按规定的地址存放,使用时按输入指令提取。如核算被审计单位的广告费是否超标,即可将销售收入总额输入,通过相应的程序处理,直接可得出是否超标及超支多少。审计文本数据库是按照尽可能多的审计目的及审计信息处理的各种可能要求设计的表格,使不同的信息需求者可以参照相同格式,规范审计结果。在各个表格的子级目录中根据客户的需要灵活选择所需的报告格式,作出满足需求的审计报告。三项数据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信息共享,是实施新审计流程的基础,是提高审计效率的有力保障。

(二)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起点。对于任何一项审计工作,为了如期实现审计目标,审计人员都必须在实施审计程序之前,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来说,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调查了解被审计客户的基本情况;签订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计客户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风险。

(三)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是根据审计计划确定的范围、要点、步骤和方法,运用审计程序数据库的处理程序进行取证评价,据以形成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的中间过程,主要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具体程序构建如下:

第一步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外部网访问审计客户所在网站,在取得被审企业的网络管理权限后可查询并复制重要的财务信息,为实施网络审计提供账项基础;访问审计客户的上游供应商、下游购货商及关联企业所在网站,取得往来单位的相关资料,为网上审计提供辅助信息;访问与审计客户相关的银行、税务、工商、邮政等部门网站,了解审计客户的支付能力和资信状况,并将重要会计信息返回审计对象数据库,以备下次审计查阅。

第二步是评价审计客户的内部控制体系。在浏览了审计对象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同时了解了本期的重大变化后,要运用审计程序数据库的处理程序对被审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及遵守情况进行符合性测试;对系统处理功能和处理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实质性测试;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对被审系统的软件开发、系统维护、操作管理、数据保密及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清除等进行全面审查,最终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做出正确评价。

第三步是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和决策分析方法,通过已经建立的数据库和分析模型对审计客户的业务及财务数据进行量化的汇总统计、分析与论证,将处理结果输入审计文本数据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辅助审计决策和结论。将重要的信息反馈给审计对象数据库,及时进行更新。同时完善审计程序数据库,有利于以后审计工作的开展。

第四步是审计终结阶段。审计终结阶段是实质性项目审计工作的结束。其主要工作有:整理评价审计证据,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期后事项,汇总审计差异,提请审计客户调整相关事项,正确运用专业判断,形成正确审计意见;利用审计文本数据库出具规范化的审计报告文书,并通过网络向审计客户实时传输;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时间通过网络将意见返回给审计单位;审计单位将最后修订结果输入审计文书数据库,形成正式的审计文件返回给委托人。

标签:;  ;  ;  ;  ;  ;  ;  

网络经济下审计流程再造建设的思考_流程再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