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支护体系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论文_赵亦祥,何剑,蔡少桂

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当前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建筑业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建筑公司需要有效地建立先进施工理念,并不断加强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深圳光明勤诚达四期项目为实际工程背景,分析了深基坑支护技术,以期为同行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锚杆支护技术;应用

前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深圳地区,高层建筑的数量的增加,也导致地基坑项目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在深基坑工程中,支护工程的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风险较大。如何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1.1复杂性

在建造深基坑之前,施工队应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测量和分析,并向施工队提供相关和可靠的数据信息。才能确保《深层支护施工计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用。目前,有两种广泛用于深基坑类型的测量土压。

(1)朗肯土压法。

(2)库仑土压法。

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限制较多,难以在实践中达到理想的测量效果,难以帮助施工队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结果。

1.2地域性

我国有很大的国土面积,各地的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同,土壤结构自然也就不同。由于这种特性,建筑工程团队必须有效地将当地的土壤结构和地质条件与当深基坑支护技术结合起来,并选择合理地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安全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3锚杆结构形式

1.4支护原理

他是一种新型的受拉构件,其一端连接到工程结构或挡土墙。另一端固定在地基的土层或岩石层上,从而利用地层的固定力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2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玉塘街道长圳社区内,光侨路南侧。场地东侧为正在开挖的三期基坑,北侧临近光侨路,西侧为大陂河,南侧为项目临时建筑。本场地拟建建筑物设3~4层地下室,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0.95~16.00m。

室外地坪标高为-0.5 m,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4.1 m,基坑的开挖深度约为14.5 m。

通过对该项目的综合分析,我们意识到在建造深大基坑时,必须注意护桩的规范施工,避免桩基间距过大,影响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如果桩移位太大,则必须采用相应的支持方案。根据调查,地层从上到下为:

(1)杂填土厚0.7-2.5m。

(2)粉质黏土厚0.5-3.10m。

(3)淤泥质粉质黏土厚6.3-10.2m。

(4)粉质黏土厚3.0-9.60m。

(5)含碎石粉质黏土厚4.6-9.6m。

(6)全风化凝灰岩厚1.1-7.3m。

(7)强风化凝灰岩厚0.8-8.0m。

3技术应用

3.1发生水平位移事故的主要原因

(1)旧建筑物中中大量的预制管桩障碍物,导致无法正常钻孔。

(2)在施工期间,由于同时多台钻孔机施工,造成桩位点位移误差累积。

3.2具体的监测频率如下

对于大型基坑边坡的开挖工作,由于降水和开挖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基坑和边坡的土体位移和应力更加复杂。因此,重点应在施工过程中监测边坡的垂直沉降和水平位移,注意锚杆附近的表面是否有裂缝。测量点应尽可能地放置在基坑的边缘,并且对土壤质量较差的土壤进行加固操作。最后测量水平位移。具体的监测频率如下。

(1)每半个月观察一次水准点现场。

(2)在基坑边坡开挖过程中,对沉降、水位移和支护施工期间的结构,每天进行一次观测,连续三天后改为每三天观测一次。直到施工结束。

(3)竣工后每月观察一次,直到建筑物重新回填才将观察停止。

4施工时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4.1锚杆头漏水问题

深基坑支护中,锚杆头常出现渗水现象。渗水来源不外乎:

(1)基坑外地下水位较高。

(2)地层承压水及裂隙水。

4.1.1渗水通道产生的原因有:

(1)灌浆时孔口密封不严。

(2)锚杆张拉锁定时,由于注浆体、杆体与孔壁地层产生变形而出现裂隙。

(3)基坑使用过程中,由于变形发生或应力轻松等引起裂隙。

严重的泄漏会影响基坑的正常施工工作,并可能威胁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在采取行动时应将其封堵。为了完全处理泄漏现象,只有在基坑的变形完全稳定之后才能进行。

4.2锚杆应力松弛问题

松弛的原因可以通过在饱和的软土中进行的锚杆松弛试验来确认。是因为锚固体周围的土壤受力会流动,锚固体与土壤之间的分界面受力后会产生移动。还有以下原因,也可能会发生应力松弛:

(1)锚固时,锚具滑移。

(2)钢材本身松弛。

(3)锚具夹片长期外露锈蚀。

5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测量、定位→开孔→跟管钻机成孔→提升内管→安装钢绞线→一次注浆→提升外管与二次注浆→孔口补浆→插入封口注浆管及孔口一次封堵→劈裂封口注浆→三次劈裂注浆→养护→张拉→孔口二次封堵。

6施工技术要点

(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观察坑外的水位与锚杆孔位置之间的高度差,以预先考虑开孔后的水压大小,并采取应急措施。由于锚杆的总长度低于承压水位,因此可以及时将过滤材料填充到外壳和孔壁之间。

(2)由于锚杆孔总是为满水,所以需要用导管对它们进行注浆,然后将其延伸到孔的底部以进行灌浆。

(3)由于锚固件的固定部分位于承压水下,因此在拆下外管时必须将土壤挤入灌浆体中一次,因此有必要对二次灌浆加压,以使灌浆体不会被水土挤压失效。

结语

本项目经相关部门验收,基坑、边坡质量合格。实践证明,只要设计合理,在松散土层中基坑采用锚杆的锚索支护是可行的。它与常规基坑边坡支护相比,无论从经济与社会效益上都得到了实惠,而且提高了工效、缩短了工期、施工简便、操作方便,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李鸿翼.锚杆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边培松.深基坑土钉锚杆支护体系变形性状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张卫,陈善民.新型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5(01)

论文作者:赵亦祥,何剑,蔡少桂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锚杆支护体系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论文_赵亦祥,何剑,蔡少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