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论文_刘安民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论文_刘安民

湖南省祁阳县大村甸镇中学 426100

笔者十七岁师范毕业,在乡村中学工作二十六年了。诞生于祁阳县龚家坪镇农村特困家庭的我身患鼻咽癌成为湖南省大病特困教师,带癌执教宁死讲台蝉联冠军的精神见证于中国教育报,师生感动带给我第二生命,我因教师而自豪地战胜癌魔幸运地活了下来。教书育人乃我大病人生最大的快乐,始终坚持在农村中学担任班主任和初中政治教学工作,对初中生的感恩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爱烛行动亮点的我把感恩教育作为初中政治课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下是我在政治课堂上感恩教育的观点与方法。

一、诠释感恩的内涵和意义

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一种最起码的责任。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常怀感恩之心,会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常怀感恩之心,从个人角度而言,会使人心胸恬淡、胸怀宽容广博,珍惜自己的生命,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从社会角度而言,常思回报,少索取,将使整个社会稳定、和谐,是整体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对于初中生来说,只有懂得感恩,我们的校园、家庭和社会才能更和谐,要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对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二、将感恩教育渗透到政治课堂中

现在农村中学的孩子大都由爷爷奶奶隔代管养,父母长期在遥远的大城市打工,爷爷奶奶都把他们当作宝贝,从来不让他们吃苦。从少被溺爱和宠爱的孩子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难以接受别人的批评,更难以与他人合作等,这样的孩子自然缺乏感恩意识。因此感恩教育应该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紧密结合,将对学生的感恩报恩人文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为学生营造知恩感恩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挖掘教材里蕴含的感恩思想,利用传统美德教育,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

第一,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自己的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七年级下册《走向自立人生》这一课内容让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干,学会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学会帮父母干家务,对于父母对自己的爱要心存感激,对父母要有感恩之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感恩自己的老师,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的苦口婆心都是为他们好,知道天底下老师是无私的,老师最欣慰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感激老师,把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认真学习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要懂得尊敬老师、对老师有礼貌,上课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学会感激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之恩。

第三,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感激社会关爱之恩。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讲授这一框内容时,要让学生知道:很多人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他们有些离你很近,有些离你很远,有些你很熟悉,有些你甚至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正是由于许许多多的人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对这些人我们应心存感激。

第四,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能感激大自然的赐予之恩。例如:在教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人类对自然只是一味的索取,造成今天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通过多媒体播放教育学生懂得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回报大自然。

三、用经典感恩现实故事来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现实感恩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政治活动课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法宝。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展示中国教育报对乡村特困优秀教师的材料,带给学生感恩教育的深厚情感。

四、举行感恩活动,指引感恩实践

在政治活动课中,可结合社会中的感恩典型事例展开讨论,树立感恩的基本常识。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寻找身边值得感恩的小事,在周记、日记里回顾和记录自己的感恩心得,从中理解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感恩教育的接受程度。我在政治活动课采用了如下方式举行感恩活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感恩:

第一,听音乐。教师播放歌曲,名字叫作《让爱住我家》,学生写出赞美父亲和母亲的歌词,字数不少于50字。

第二,收集有关“感恩”的名言、诗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通过与书本对话,收集到“感恩”的名言、诗句。

第三,编“感恩”手抄报。报上可以刊出有关“感恩”个案的事迹,“感恩”的名言、诗歌等,使学生亲眼目睹“孝星”的形象。对学生来说编写的过程就是一次思想的洗涤。

第四,进行“感恩”演讲比赛。通过演讲,让学生对自身进行一次感恩的洗礼。

第五,进行“报恩”活动。要求:今天我为父母做件事,我为老师做件事,我为他人做件事,我为社会做件事,分别写出体会文章。

总之,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使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赢得真爱。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论文作者:刘安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4月总第1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论文_刘安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