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理念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再定位论文

协同育人理念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再定位论文

协同育人理念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再定位

游晶晶,曹桂磊,李 响,夏 敏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6)

[摘 要] 高素质的师范生是优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后备军。教学实践能力是师范生的必备能力。在协同育人理念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着师范生主体难以发挥自主性、高校育人主体职能难以发挥有效性、中小学协同育人主体难以维持合作长期性、政府主体参与育人环节的有限性等现实挑战。面对困境,师范生自身应增强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专业发展主动性;学校育人主体应重新规划定位;中小学和政府协同育人主体应与高校重新构建协同育人有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 协同育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再定位

2008年,我国教育部师范司首次明确了教学实践能力在教师资格认定中的核心地位。[1]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学实践能力是决定师范生能否成为合格教师的关键性因素。2018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再次提出:“要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教师,注重协同育人,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实践教学,促进师范生与在职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2]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其培养方式也将被重新定位,协同育人理念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以协同育人理念为落脚点,以高师院校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在新理念指引下,对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做出合理定位并提供建议。

一、协同育人理念与教师实践能力的涵义与关系

(一)协同育人理念的涵义

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协同”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它可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3]协同是协同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协同育人是这一概念在教育学领域的应用与融合。基于对协同的理解,可以对协同育人理念定义为:多方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共同合作、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聚能量进行有效互动的一种人才培养理念。[4][5]

(二)教学实践能力的涵义

《教育词典》认为教学实践能力是指那些在教与学的协调活动中影响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事先设计的实际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6]教学实践能力是师范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顺利完成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基本能力,具有情境性的特征。[7]教学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师范生未来课堂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其未来培养学生的质量。

AP算法按照数据点间的相似度聚类[12],这些相似度的分布特征呈对称性或不对称性.其中,对称指两数据点具有相同的相似度;不对称指两数据点具有不同的相似度.将相似度s(i, j)集合搭建为N×N的相似度矩阵S.矩阵S上的对角线值为s(k, k),该值越大表明其成为聚类中心的可能性越大,也称为偏向参数p(k)=s(i, i).引入吸引度矩阵R=[r(i,k)]与归属度矩阵A=[a(i,k)],其中,r(i,k)指点i发送至候选聚类中心k的消息,即点k适合作为点i的聚类中心的程度;a(i,k)指从点k发送给点i的消息,即点i选择点k作为其聚心的适合度.算法迭代公式如下:

(三)协同育人理念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关系

在高等教育回归人才培养、加快建设卓越师资队伍的时代背景下,有效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在协同育人理念的指引下,高校、政府、中小学、企业等育人主体之间壁打破了垒,它们为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进行协调运作,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让师范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进而解决在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过程中的资源局限性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及应用性问题。

二、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师范生主体难以发挥自主性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得益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依靠国家各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国家整体进步依赖教育的发展,教育发展依靠教师素质的提升。政府应该明确培养优秀的教师,是培养各级各类优秀人才的基础,是促进国家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协同育人理念下,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育人主体意识,在师范生实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两方面的作用。然而,在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文件并没有明确规定各个培养主体的职责和义务。此外,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政府的财政支持是不可或缺的。除了财政支持外,政府相应管理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到高校的育人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政策指导,而不应只是简单的监管,更应是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教师未能发挥“言传身教”的有效性。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向学生传授教育理论和教学技巧,是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育人主体。首先,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借鉴性。例如,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未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过多运用讲授法进行知识讲授,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认知。其次,教师忽略课堂实践教学。在课堂上,部分教师如果将学生看成是被动输入知识的个体,将课堂看作是简单的传输与接受知识的过程,就易产生“满堂灌”现象。高校一般主要通过教育实习、见习、或者实践性课程来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高校育人主体职能难以发挥有效性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的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与此同时,在2015年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制度实行后,高师院校师范生毕业便可获得教师职业准入资格的局面被打破,这更加大了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压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师范生盲目适应多元的社会职业需求,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自己求职过程中的末项选择。[9]究其原因,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缺乏职业信念,对从事教师职业的意愿不够坚定。在平时教学技能的训练上,他们仅是简单模仿,不能潜心观察、体验真实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缺少自主性。“主体的自主性是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正主体地位的一种证明。”[10]薄弱的专业发展意识是限制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一大影响因素,致使师范生专业发展后劲不足。

中小学在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协同育人的重要主体。它能为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实习或见习的平台,是师范生把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重要场所。然而在现实中,中小学在与高校合作、为高校师范生提供实习岗位时,动力不足,碍着人情关系或政策安排,消极对待,应付了事。对于接收的师范生,中小学也只是简单安排一下工作,例如,据某大四实习生说道:“平时实习或见习基本是在办公室帮教师改一下作业和试卷,帮看管一下班级纪律”。中小学提供的这种实习形式并没有真正安排师范生接手实际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工作,导致师范生的实际教学技能并没有真正得到提升。

(三)中小学协同育人主体难以维持合作长期性

高校管理部门未能发挥参与育人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师范生教育强调的是教育学科系统性知识的获取以及基本的教学操作训练,而在实践操作训练中忽视了师范生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时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取。[9]教育情境是复杂多变的,在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中,仅仅注重预设的习得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目标,可能会忽略课程目标的生成性。课程目标的生成性往往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包括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场景中体现出来的个性化表现,不是预先设定的结果。[11]如果把老师教的知识和技能奉为“金科玉律”,而没有在实际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往往会丧失批判性和创造性,既不利于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其创新、反思能力的提高。因此,师范生不仅需要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更需要亲身去理解和践行,获得个性化的实践性知识。人才培养是高校的职能之一,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在于推动高校与中小学、政府等开展深度合作,应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政府主体参与育人环节的有限性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未来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职业能力。[8]在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师范生多是遵从师范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安排,将自己置于被安排与被管理的位置,忽视自身在专业发展中主体性的发挥。而在师范高校的培养中,一方面,部分师范高校过分重视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盲目将教育实践神圣化,致使师范生只重视教育实践、完全忽视理论学习;[9]另一方面,部分师范高校积极培养、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大量开设技巧技术性教学实践课程,从而让师范生误以为教育知识、教学技能等教学内容是外在于自身的客体,自己仅仅只是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的工具,致使他们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更不会主动将个人经验融入学习过程之中。[9]

·服务性公关:主要是通过一些实惠性的服务活动,比如赠书、免费讲座等,以行动来获取读者的了解、信任和好评,以实现既有利于活动推广又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和声誉的目的。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于两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高师院校师范生应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首先,师范生应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将自身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内化并转化为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其次,师范生应对中小学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系统性地解读,充分了解中小学各阶段教学要求,为实习或就业奠定基础。最后,认真完成师范生人才培养计划内微格训练、课堂试讲等教学实践类课程,积极参加各类教师技能等课外比赛,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学实践能力。

三、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优化对策

(一)师范生主体自身角色再定位

高师院校师范生应增强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专业发展主动性。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对自身专业归属的明确定位和正确理解,是教师信念及其主体性构建的必备要素。[12]对师范生而言,其专业发展意识更多体现在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即他们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是专业发展的主体,在专业发展中是否有较为明确的职业定位。在协同育人理念下,师范生应当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所从事专业的职业定位,在专业发展中对自我价值进行确认和把握,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在专业发展中获得归属感,从而在自身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即时的交互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在传统的微课平台中,学生的学习模式基本保持一成不变,即视频的观看、课后练习的完成等。但在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和困惑,如果无法得到解答,可能会影响后期学习效果。同时,在微课直播平台中,教师可以在直播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实时的、面对面的答疑。直播形式的授课能够帮助师生实现更加即时的交互,有助于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拥有更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二)学校育人主体再定位

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有效指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高水平的教师对于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有着重大影响作用。首先,教师应明确自己的定位。教师要明白自己是学生的指引者,其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方法、示范都会影响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教师需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示范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成为师范生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平衡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知识不断内化和运用。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参与实际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其教学实践能力的关键时期。高校校内带队实习指导教师,应该多走入中小学,深入观察教学活动,收集教学资料,探求中小学教学活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主动协调中小学与师范生之间的关系,使师范生更好地融入教育实习中,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除教育实习外,教师在课外应多创设实践训练活动,使师范生对自身专业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例如,安排他们进行调研活动等。

高校管理部门需重视师范生课程设置,积极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一是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师范生的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课程设置要以切合师范生专业发展需要为基础,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及技巧传授的同时,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使教育实践贯穿师范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活,课内增加学生的教学体验,课外让学生走入、深入中小学教学实践,确保其知识和技能得到足够的训练。二是推动高校与中小学、地方政府进行深度合作,搭建创设协同育人平台,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高校管理组织需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构建沟通协作的桥梁。其次,中小学作为教育观摩、实习的基地,是师范生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强化与他们的关系,优化师范生培养方式。最后,高校与中小学应建立合作的有效机制。

(三)中小学培养主体再定位

中小学在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和中小学应该要寻求利益共同点,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创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为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高校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为中小学教师提供顶岗的师资,为部分中小学教师抽出时间进修学习提升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在职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同时,高校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按需培训。因此,中小学培养主体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发挥自身在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主体性作用。第一,中小学应该把师范生视为一名正式教师来安排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工作,以“一带一”师徒制的方式带领师范生学习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能力。第二,中小学应为实习生安排试讲、研讨的教室,有利于师范生进行课前的试讲和训练,实现师范生能力的提升和中小学教学质量的保障,达到“双赢”的目标。第三,中小学还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深入课堂听课或组织师范生上公开课,让师范生在实践反思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第四,制定严格的实习考核标准,规范实习生的管理以及提高教育实习质量。高校和中小学只有找到利益的共同点,才能建立长期的稳定的、积极的、共赢的合作关系,才能有效保障师范生实践平台的坚固性。

从图1可以看出,一对一类型占有对应要素的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在共同表达的要素中,大部分要素是存在映射关系的,这也是军民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代码标准融合的一个基础。

(四)政府主体再定位

政府主体在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发挥着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的作用。在政策引导方面,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高校人才培养职责,明确高校应该根据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培养与之适应的未来教师,强调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引路人的重任,从而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同时,政府也应该规定中小学有协助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的义务,引导中小学认识到协助高校院校培养师范生也就是在为自己学校的发展培养潜在的优秀师资。在财政支持方面,首先,政府应该增加对高校师范生实践能力训练平台的投入,比如建立微格实验室等。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协助中小学完善为师范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基础设施等,如完善师范实习生的住宿条件。

参考文献:

[1] 钱海锋.教学实践能力的构成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5(4):77.

[2] 教育部.五部门引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EB/OL].(2018-03-28)[2019-06-17].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8/content_5278034.htm.

[3] 饶燕婷.“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与政策构想[J].高教探索,2012(4):29.

[4] 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2013(1):21.

[5] 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4):5.

[6] 李诚忠.教育词典[Z].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57.

[7] 刘晓茜.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8] 兰英,郗海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81.

[9] 张霞.论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误识及其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2017(1):75-78.

[10] 王坤庆.21世纪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前瞻[J].教育研究,1998(3):19-21.

[11] 郑晓梅.专业取向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3):16.

[12] 冯利,于海波.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56.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27-0102-03

[基金项目]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协同育人理念下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YCSW2019067)。

[作者简介] 游晶晶(1993—),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曹桂磊(1990—),女,广西钦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李响(1994—),女,河南洛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夏敏(1994—),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19-06-09

标签:;  ;  ;  ;  ;  

协同育人理念下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再定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