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系的定位:概念及其度量_中国人论文

中国人的关系取向:概念及其测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测量论文,概念论文,中国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2)01-0074-07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讲究关系”,“拉关系走后门”,“赁关系办事”、“靠关系才搞到手”、“跟上头有关系就好”,“这是我们的关系户”、“找一点关系”等等,对我们中国人是再熟悉不过了。由于“关系”在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社会及行为研究者都对之十分关注,不少人发表了关于中国人“关系”的意见[1-5],一些人还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国人的关系类型和特点[6-8]。其中,“关系取向”是不少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用来分析和界定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重要概念[9](p49-66)。杨国枢在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取向”时,将“关系取向”作为社会取向的一个重要特征,认为关系取向是中国人在人际网络中的一种主要运作方式[10]。然而,关系取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作方式?中国人是否真的具有“关系取向”?

从理论上看,关系取向的概念尽管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同,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但还有几个基本的问题没有搞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从实用的层面来看,如果关系取向真的是中国人的重要心理特点,就有必要发展出相应的测量工具来测量中国人的关系取向度。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理清关系取向的实质以及尝试测量中国人是否具有关系取向。

一、关系及其特点

要理解中国人的关系取向,前提是理解中国人的“关系”。中国人对关系十分重视,在语言表达中对“关系”一词的使用普遍而又频繁,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使中国广大民众对“关系”一词更为了解[11](p267-288)。奇怪的是,可能是由于疏忽的原因,在中国具有权威的《辞源》及《辞海》(1989年版)中均未收录“关系”这一词条。

据《新华词典》的解释,“关系”是指“人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12](p299)。具体而言,关系是指人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包括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的联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更加关心的是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人除了个体之外还有群体与组织,因此,“关系”在社会及行为科学中应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乔健把“关系”界定为一个和一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与一个和一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他还认为,“关系”作为一个社会制度的构成具有这些特点:(1)它是自我中心的,这个自我可能是个人或群体;(2)它是一个动态的观念,不仅不同于亲缘关系,要依靠交往来维持,而且其存在是有“人情”目的的;(3)它不断与别的同一自我的关系交叉作用从而构成关系网[2](p357-359)。

笔者同意关系是动态的,但是关系却不一定是自我中心的。作为具有中国本土色彩的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笔者认为“关系”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13](p63-64):

1.关系成员的同源性

所谓某某人与某某人有“关系”,则是这两人之间有可供发生联系或联系在一起的共同“联系源”,有的虽是拐弯抹角,但仍可以“接上头”。如果没有共同的一个“源头”,则中国人就得靠一定的社会技巧来建立“关系”。“关系”的同源性在中国人的一些“关系”中可明显反映出来,如“同学”、“同事”、“同仁”、“同道”、“同志”、“同窗”、“同船”、“同门”、“同乡”……等等。正是“关系”的共源性,可使人顺藤摸瓜、追根溯源,找到关系的源头及各个支流,即“关系网”。

2.关系建立的累积性

在“关系”建立时,两个人在一起一次两次也许可以说还没有“关系”,但随着“打交道”的增加,“你来我往”的行为积累,人们便产生了“关系”(注:尽管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系”也是一种“关系”,但是此“关系”非彼“关系”。)。所以,中国人的“关系”是一个靠历史累积才能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联系,关系双方的“老”与“不老”,对“关系”很有影响。“老乡”、“老友”、“老同学”等等,在“同”的基础上加上“老”的特点,其关系就更“铁”了。“老”是一个由“生”(陌生、新、少)到“不生”的积累和发展过程。

3.关系水平的阶段性或层次性

中国人的“关系”,从水平和程度上看,是有层次差别的,或者说是分阶段的。张三与李四、王五都有“关系”,但与李四的“关系”是如同自家人,亲密无间;而与王五的“关系”则是“很一般”,或所谓有“一面之交”,谈不上“交情”。在通常意义上,中国人说与谁有“关系”,多指有良性的关系,而不是指一些不好的关系状态。但就性质和水平看,“关系”很可能分为“很好、较好、一般、没关系、不太好、很不好”几个水平。在中国人“关系网”中,关系层次的不同,行为的方式就有所不同。

4.关系行为的动态性或变动性

中国人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朋友圈子也就会发生变化,虽有旧友,但也交了“新朋”,或者有人则“喜新厌旧”,或者恩人变仇人,“一般”变“密友”。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时,新的“关系”会时有出现。

中国人“关系”的这些特点,自然会反映或被包含在中国人的关系取向之中。

二、关系取向的界定

1.关系取向的概念

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者都希望以简明的概念和理论来说明和解释某种复杂的社会及行为现象。梁漱溟把中国人凡事以关系为依归的文化特质叫做“关系本位”[14],文崇一[15]、金耀基、何友晖、杨国枢等称之为“社会取向”或“关系取向”。杨国枢认为,关系取向是中国人在人际网络中的一种主要运作方式。

与“关系取向”相近的概念有“关系中心论”、“他人取向”、“情境取向”、“集体取向”“社会取向”等。何友晖等人认为,“关系取向”是中国人社会心理的神髓,用其它名称都不恰当[9]。而杨国枢则将“关系取向”视作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的多个重要次级运作特征之一,“社会取向”才是中国人在生活圈中对日常生活的适应方式[10]。

尽管学者们对关系的概念十分重视,对关系取向的名称、内涵或者思想的提法也有人表示认同,有人分析了中国人关系取向的种种重要特征,还有人以关系取向的观点来解释中国人的具体行为,但是关于“关系取向”的明确界定仍然语焉不详(注:这里是指关于“关系取向”的明确定义。)。为了更好地理解关系取向,有必要对关系取向与其它一些取向(如社会取向、他人取向等)进行比较。为节省篇幅,笔者以列表的方式显现关系取向与其它取向的异同(表1)。

经过初步比较,笔者认为,关系取向是人们以关系作为对自己和对他人认识的依据或线索并依此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界定和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风格。“关系取向”既是一种心态,又是一种行为模式。“关系取向”不是用来取代“关系中心论”、“他人取向”、“情境取向”、“集体取向”、“社会取向”等概念的,因为“关系取向”不一定是比这些概念更好的概念,“关系取向”同这些概念一样,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面来描述和标记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的。

表1 关系取向与相关概念的异同

概念

定义

内容举要

与关系取向的关系

社会 是个体融入或配

是指个体配合其 社会取向的对应

取向 合其社会情境的

家族、其它个体 范畴之一是“自

Social一套生活适应方

、权威及非特定 然取向”,“自

Orientation

式。

他人所展现之   然取向”主要指

社会互动的风

个体融入或配合

格与形态。包

其自然环境的一

括家族取向、

套生活适应方式。

关系取向、权

与自然环境的关

威取向及他人

系(如地缘、物

取向。 缘),不属于社

会取向。社会取

向不能够完全包

括关系取向。

集体 是一套文化理念

群体成员有义

集体取向的对应

(主义)

和价值体系,核

务为满足群体

范畴是“个体取

取向 心是对社会与个

要求而委屈个

向”。集体取向

Collectivism 人关系的设想:

人意愿甚至作

规定了人们心理

Orientation

个人才干只有依

个人牺牲[1

 和行为的依从对

靠社会才能得到

6](p143-160)

象是集体(社会)

充分的发挥,个

,但关系取向的

   人利益必须通过

关心自己的决 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

社会利益的获得

定或行为对他

人们依据关系类

才能得到保障[

人的影响;与

型的不同而表现

18](p57-89)。

他人分享物质

不同的行为。集

与非物质资源; 体取向是关系取

与他人分享成

向之一种形式,

果等[17]。个体取向也可能

“我们”

是关系取向之一

的意识很强;

种形式。关系取

以社会制度为

向重视行为方式,

自我认同之依

集体取向是一种

据;个人信念

价值观。

由群体来决定

等[19]。

情境

是中国人的世界

中国人在选择

情境取向对应的

中心 观和生活方式,

行为时,依据

范畴是“超情境

Situation

永远将家族中的

在同一个情境

取向”(普遍主

Centered

亲情维系看成是

中,以他人的

义取向)。情境

永恒的;个体因

关系、地位,

中可能包含关系

此受此亲情的制

及社交的性质

的要素,但是关

约而追求相互依

及规范来决定

系也有超情境性。

赖。

自己的行为。

关系的特殊性和

屈就于情境是

层次性,不一定

中国人的一种

都在具体情境中。

美德[20]。

他人 是指中国人在心 顾虑人意;

他人取向对应的

取向 理和行为上易受 顺从他人;

范畴是“自我取

Other 到他人影响的一 关注规范;

向”。关系取向

Orientation

种强烈趋向:对 重视名誉。

的人的行为可能

他人意见的敏感

是他人取向,也

和重视,希望给

可能是自我取向,

他人留下好的印

这取决于“关系”

象,行为上努力

状况。高关系取

与别人保持一致。 向的人可能重视

名誉,也可能重

视实利。“关系

取向”比他人取

向更基本,它“

意含个体间的回

报、互倚、与相

连性”。

2.关系取向的内容构成

笔者认为,中国人的关系取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系决定论的关系取向观念,中国人认为,关系决定人或事的本质与意义,关系决定了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2)关系认知的意图和活动,中国人对关系的认知敏感以及有关的关系认知的策略;(3)关系行为风格和法则,中国人在两人以及多人关系网中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原则。这三个方面表现了这样的“取向”:重视关系的取向(观念取向)、认识关系的取向(认知取向)以及实践关系的取向(行为取向)。由于关系取向既是心态又是行为,关系取向的三方面内容可以进一步细分,表2是笔者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12项关系取向内容要素。

三、大学生关系取向的测量

不论学者们对中国人的心理及行为特质如何认定,中国人的关系取向是显然存在的。笔者选取中国大陆大学生为样本,对关系取向进行实证研究,目的有二:其一,对中国人的关系取向的内容要素进行再进一步的细化和初步验证;其二,了解大学生的关系取向度水平。

1.样本

样本为武汉地区六所大学的125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分布情况为男生529人(占总样本的42.5%,后面的百分数意义相同)、女生721人(57.7%),文科学生719人(57.5%)、理工科学生531人(42.5%),年级分布为一年级学生229人(18.3%)、二年级学生379人(30.3%)、三年级学生278人(22.2%)、四年级学生211人(16.9%)、研究生153人(12.2%)。年龄分布为17-18岁学生181人(14.5%)、19-20岁学生434人(34.7%)、21-22岁学生357人(28.5%)、23-24岁学生215人(17.2%)、25以上学生63人(5.1%)。

2.测量工具

依据上述有关中国人关系取向的内容构成要素,自行编制了“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该量表包含三个部分12个分量表。量表的编制考虑到了这些问题:第一,采用利克特量表的方式,便于被试作答和评定;第二,内容要联系大学生的实际经验;第三,将关系取向的12个分量表在题目上等量处理;第四,不采用中性的题目答案。量表120个题目的确定经历了草拟、讨论、修改、试测、修改几个阶段。对试测过程中大学生不明白的题目加以删除或改写。正式测验在武汉市的4所大学进行,主试为心理学专业研究生,采用集中测验法,整群抽出班级样本,在课堂里施测。实测时间为25分钟左右(15-30分钟)。指导语为:以下提供了120句话,有些句子是描述您的人际关系状况的,有的则是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与看法。您同意这些说法吗?请您在每句话前面的括号里写一个数字(从1、2、3、4、5、6中间选择一个)表示您的意见:"1"表示“完全同意”,"2"表示“比较同意”;"3"表示“有点同意”;"4"表示“有点不同意”;"5"表示“比较不同意”;"6"表示“完全不同意”。

表2 关系取向的内容要素

取向要素 说明

1)关系中心论

与西方的重视物,以个体为中心(元素中

心)不同;中国人重视人,重视以关系为

关系

中心、以整体为中心。整体、联系与背景

等是事物的本质。

观念

2)关系宿命论

关系是命中注定的;关系拟人化;对关系

的归因讲缘分;信命,认命,怨命等。

取向

3)关系身份论

关系决定了自己的身份,也决定了他人的

身份,关系决定着人的社会行为模式,每

(5论)

个人的身份、行为模式都被关系所规定。

4)关系目的论

人生活的目的、认识的意义,在于与他人

建立良好的关系。关系不好,自己的生活

就没有价值,自己就不是人。

5)关系资源论

有没有关系就是有没有某种资源,这与关

系对象的身份有关。这是关系的权力以及

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特质。

关系

6)关系敏感化

很留意关系的建立和改变,对他人身份、

他人对自己的行为反应十分敏感。这是关

系的个人心理特质,既敏感又融情。

认知

7)关系类别化

在交往时事先对关系进行认知与分类。这

是关系的社会文化特质。如职业、性别、

年龄等方面的关系类型。

取向

8)关系层次化

关系是有层次的。圈子内外是有别的。这

是关系的个人距离特质。也即是关系的好

(3化)

坏深浅,同一类型的关系并不一定处于同

一层次。

9)关系和谐性

对人要以和为贵,对象是他(群)人个体,

关系

不发生冲突,给对方以好的印象等。还要

注意人情回报,回报要尽量对等。

行为

10)关系平衡性

同一关系层次网中(三人及其以上)的一

种法则,对同一层次的对象要一视同仁。

取向

11)关系依靠性

在解决问题时提取与利用关系资源,有关

系就有依靠,就可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4性) 12)关系优势性

尽量凸显自己与某一特定对象的特殊关系,

优势关系,有意在网络中打破关系平衡,从

而使自己占先。让他人优先考虑自己或解

决自己的问题。

3.测验量表的信度

对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的12个分量表和总量表进行分析后发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表3),该测验量表的总信度达到了.9251。

四、结果与讨论

1.关系取向的结构

研究者首先对关系取向的120个项目进行因素分析,以发现关系取向的内容结构要素,结果是,虽然得到了若干因素,但是难以发现它们的共同性,所以无法顺利命名。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者对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中的各分量表进行了因素分析,以确定大学生关系取向度的平均水平和发现进一步的下位因素。下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2个分量表都能够获得2-3个下位因素。这说明,关系中心论、关系资源论等要素,的确由若干共同因素组成,笔者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命名。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列出关系取向12大要素的下位具体因素(表4)和关系中心论的因素分析结果(表5)。之所以能够对分量表进行进一步的因素分析并得出好的结果,是因为各分量表的题目(都是10题)反映了这几个相对独立的具体维度。而对总量表的因素分析不成功,说明12个大要素之间的虽相关较高(见图1)但内在关系十分复杂。关系取向量表中的题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题目的含义还不够单一。当然,关系取向本身的复杂性也可能是难以对其测量的一个原因。

表3 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的信度系数

测验α

Mi

Ms SD

观念量表.8567 2.8362141.8088 24.0235

关系中心论

.2668a 2.860728.6072

4.7378

关系宿命论

.6383 2.995729.9568

6.6619

关系身份论

.5500 3.076630.7664

6.4666

关系目的论

.6795 2.523025.2296

6.8950

关系资源论

.6642 2.724927.2488

6.5093

认知量表.7778 2.348770.4624

13.1561

关系敏感化

.5311 2.184621.8456

5.0829

关系类别化

.4931 2.410524.1048

5.2466

关系层次化

.5203 2.451224.5120

5.1588

行为量表.8260 2.7839111.3576 18.8343

关系和谐性

.5945 2.001020.0096

5.1982

关系平衡性

.6359 2.982629.8256

6.8316

关系依靠性

.6686 2.854228.5416

6.7575

关系优势性

.6838 3.298132.9808

6.9071

总量表 .9215 2.6969323.6288 48.7271

a该分量表包含有反向题目,α为内部一致性系数,Mi为项目平均数,Ms量表平均数,SD为量表标准差。

2.关系取向三部分内容的相关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下图),关系取向的三部分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

3.大学生的关系取向度

尽管《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还应该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但是,从表3、表6和关系取向要素相关图以及大量的因素分析结果,我们仍然可以对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关系取向度有一个基本的认定。从12个分量表来看,大学生在关系取向的“关系和谐性”量表上得分最低(项目均分为2.0010,意为“比较同意”),其次是关系敏感化(2.1846)和关系类别化(2.4105)。由于3.5分为临界点,高于3.5分则表明大学生具有“不同意”倾向,而在所有分量表上,最高分为“关系优势性”(3.2981),低于3.5分。

从关系取向的三个部分来看,“观念取向”得分为2.8362,“认知取向”得分为2.3487,“行为取向”得分为2.7839。相比而言,大学生认同关系取向的认知方面要高。当然,总体上的结论显而易见,即武汉地区的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关系取向。

表4 关系取向12大要素的下位因素

取向要素(分量表) 下位因素

1)关系中心论

①助人优先性;②关系网意识;③关

系重要性

2)关系宿命论

①相信缘分;②不相信命定

观念取向

3)关系身份论

①身份社会决定观;②身份相符意识;

③身份光环意识

4)关系目的论

①关系是生活目的;②求人缘;③成

功标志

5)关系资源论

①办好事;②实现才干;③不能个人

奋斗

6)关系敏感化

①细察他人;②变化自我;③自我感

认知取向

7)关系类别化

①因人而异待人;②职业辨别感;③

年龄归因

8)关系层次化

①关系深浅度;②圈子意识;③圈子

体验

9)关系和谐性

①和谐愿望;②谅忍性;③因“和”

得利

10)关系平衡性

①关系对象;②行为周全;③主动性

行为取向

11)关系依靠性

①拉关系;②留后路;③交往

12)关系优势性

①争取突出;②与众不同策略;③关

照他人

表5 关系中心论(N=1250,Cumulative=43.428%)

在120个题目中,我们发现,均分低于1.5的有5项:“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是很痛苦的事”;“人际关系是事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刚上大学时,我曾想到要与大学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有深有浅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这5项的共同点是大学生都认为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关系应该和睦,交往却有深浅。同样,我们发现题目均分高于4.0的有6项:“好事临门时,应该感谢上苍。”“大祸临头,当然是命中注定。”“女人只有做了妻子,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男人只有做了父亲,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逢年过节,我会比别的同学送更多的礼物给老师。”大学生不同意这些题目的原因,一是题目本身有价值偏差;二是普遍性不够。

表6 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的均分与标准差

维度 要素

平均数 标准差

观念

1)关系中心论

2.8604 .4738

2)关系宿命论

2.9957 .6662

3)关系身份论

3.0766 .6467

4)关系目的论

2.5230 .6895

5)关系资源论

2.7249 .6509

观念分量表

2.8362 .4805

认知

6)关系敏感化

2.1846 .5083

7)关系类别化

2.4105 .5247

8)关系层次化

2.4512 .5159

认知分量表

2.3487 .4385

行为

9)关系和谐性

2.0010 .5198

10)关系平衡性

2.9826 .6832

11)关系依靠性

2.8542 .6758

12)关系优势性

3.2981 .6907

行为分量表

2.7839 .4709

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

2.6969 .4061

5.《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的可用性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我们可以使用《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对大学生的关系取向进行初步侧量和评价。表6中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可以视为《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的武汉地区常模。

使用《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一方面可以从总体上了解大学生的关系取向度,另一方面,关系取向的12个分量表也为人们提供了具体的分析中国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思路和内容。此外,使用该量表,可以初步对中国人个体或者群体的关系取向度进行评价。《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的逐步完善之后,还可以成为测量中国人社会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工具。当然,由于关系取向自身的复杂性,科学完善的关系取向量表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形成。

五、小结

“关系”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概念,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关系”和“关系取向”的概念进行回顾与分析,笔者认为,关系取向是人们以关系作为核心线索和主要依据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界定,并依据这各界定做出行为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风格。关系取向既是个体的一种心理定势,又是一种人际行为模式。与西方人相比,典型的中国人具有明显的关系取向。

关系取向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1)观念的“关系论”即关系决定论,认为关系决定人或事的本质与意义。包括关系中心论、关系宿命论、关系身份论、关系目的论和关系资源论。(2)认知的“关系化”,对关系的认知敏感以及有关的关系认知的策略。包括关系敏咸化、关系类别化和关系层次化。(3)行为的“关系性”,在社会行为中以关系作为行为反应原则,表现为关系和谐性、关系平衡性、关系依靠性和关系优势性。

通过对1250名大陆武汉地区大学生进行了中国人关系取向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关系取向的三部分12大要素内容结构为理论基础编制的“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从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信度,可以成为测量大学生关系取向度和进行社会心理研究的试用工具。

从现在的试用情况来看,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的测量结果反映出武汉地区大学生具有明显的关系取向度。但是要形成完善的正式心理测量工具《大学生关系取向量表》,在关系取向的结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思考和相应的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2001-10-08

标签:;  ;  ;  ;  

中国关系的定位:概念及其度量_中国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