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流行小说“对子”,是从哪一部开始的?_小说论文

回首流行小说“对子”,是从哪一部开始的?_小说论文

回目对仗精工的通俗小说始于哪一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工论文,回目论文,通俗论文,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争论某部小说究于何时出版,某一作品繁本在先,还是简本在先,学者常常争得不可开交。有一个问题往往为学者所忽略,即这部小说原来有无题目,有无回目,回目是否成对,对仗是否精工。据此,我们可以大致判定(当然还要参照其它资料)该小说的出版时期以及何种版本在先等问题。因此,提出和回答“回目对仗精工的通俗小说始于哪一部”这个问题,对于我国的古本小说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一、最早的通俗小说无题,题目是后人加上的

敦煌写本中的《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唐太宗入冥记》、《叶净能话》、《秋胡话本》等,即属于这种情况。《韩擒虎话本》原无标题亦无作者姓名。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编号为斯二一四四,王庆菽先生依故事内容拟题。《唐太宗入冥记》也是原无标题,无作者姓名。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编号为斯二六三○。现有标题系王庆菽依王国维、鲁迅以来之所拟。《叶净能话》原来前无标题,后题为《叶净能诗》;“诗”似为“话”的形误,当为抄写者所加。该写本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编号为斯六八三六。《秋胡话本》,是王重民先生的拟题。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编号为斯○一三三。《庐山远公话》,原卷末尾题论云:“开宝五年(972年)张长继书记”,可知此卷为北宋初年之抄本。《庐山远公话》的题目也是后人所加。该写本藏伦敦大英博物馆,编号为斯二○七三。敦煌变文是我国最早的通俗小说,在此以前均为文言文小说。敦煌变文无题,反映了通俗小说早期的真实面貌。

二、宋元小说有题有目。通俗小说演进了一大步

到了宋代,出现了话本和刻本。这时,通俗小说已有题有目。《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对这一话本,陈汝衡、程毅中等认为是南宋“说经”话本;李时人、蔡镜浩则认为是晚唐五代寺院“俗讲”的底本)的宋元刻本因考虑到广大读者的需要,不仅为作品取了书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而且加上了目录:如“□□□□□□□第一”;“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入大梵天王宫第三”(下略)。到了《五代史平话》,不仅有书名,有目录,而且分了卷。如《梁史平话》,卷上有《论沙陀本末》、《李赤心生李克用》……等五十一目;卷下有《晋王败梁军于德胜》、《命李存审嗣源据守德胜》……等五十六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目”只是用若干文字概括该“目”所记叙的内容,各“目”的字数有多有少,多的达十字:《李国昌父子北入鞑靼国》;少的只有三字:《明宗殂》。《宣和遗事》则分“前集”、“后集”,各有一百数十目。《乐毅图齐平话》、《秦并六国平话》、《三国志平话》的情况亦大致如此。这是我国通俗小说回目文字演进的第二步。

三、每目七字,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造

直到元末明初,通俗小说“目”的字数是不规则的。如《三国志平话》(刊于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中的《张飞捽袁襄》、《张飞三出小沛》、《水浸下沛擒吕布》,或五字,或六字或七字,无一定之规。经版本专家验证为明朝正德、嘉靖年间书坊所刻的《京本忠义传》(《水浒》残页中有两目:“石秀见杨林祝捉”、“祝彪与花荣战”,可见至正德、嘉靖年间出版的《京本忠义传》的目,其字数仍是不规则的。因此,可以想见,罗贯中最初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其“目”由《三国志平话》的一百多目增至二百四十目)的“目”的文字仍是不规则的,有多有少。但嘉靖壬午(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二十四卷二百四十目,其文字却全是七字句。如卷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刘玄德斩寇立功》、《安喜张飞鞭督邮》、《何进谋杀十常侍》,等等。但是上下目之间的文字并不对仗。

由目文无规则,到目文全是七字句,这在通俗小说的回目文字演变上又是一大进步。

四、一回中有上下两目,但上下两目不一定成对

中国本有对对子的传统。当通俗小说发展到目文全是七个字时,编辑家、书商就考虑把一回分成两目,并使上下目成对,以便更好地吸引读者。明嘉靖壬子(1552)杨氏清白堂刊本《大宋忠兴通俗演义》的各卷(回),都有上下两目,但大多不成对。如《宋钦宗倡议讲和许翰请用钟师道》、《师中大败杀熊岭金粘罕邀求誓书》等就都是这样。明万历黎光堂刊行的《鼎镌全像水浒忠义志传》(崇祯戊辰(1628)刊本《鼎镌全像水浒忠义志传》即据此本翻刻),正文一百十五回,卷首目录误为一百十四回(缺第一百十三回回目,而误以最后两回为第一百十三回、第一百十四回)。其中回目有不少是对仗精工的,但也有一些回目并不成对。如第十八回《林冲水寨大併伙 晁盖梁山称为主》;第二十六回:《母夜丫坡前卖淋酒 武松遇救得张青》;第三十九回:《还道村受三卷书,宋江遇九天玄女》;第九十六回:《王庆遇龚十五郎 满村嫌黄达闹场》;第九十七回:《王庆打死张太尉 夜走永州遇李杰》等,都不成对。但是从无对到有对,在通俗小说的回目发展中仍是一大进步。

五、回目对仗精工的现存通俗小说应是明嘉靖癸丑(1553)杨氏清江堂刻本《唐书志传通俗演义》

杨氏清江堂刊本《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八卷,共九十节。每节两目,都成对。如《诸将佐具陈智略 李世民倡义起兵》、《李世民深契李靖 王世充大破李密》、《张总管二路取石城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等等,都成对。通俗小说回目成对,应从此书始。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容与堂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有北京图书馆藏本)的回目也全都成对。编辑、刻书者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鼎镌全像水浒忠义志传》中不成对的回目在该书中全改成了成对的回目。如《林冲水寨大併伙 晁盖梁山称为主》改为《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母夜丫坡前卖淋酒 武松遇救得张青》改为《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还道村受三卷书 宋江遇九天玄女》改为《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都改得很好。但此书比起《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来已晚了五十七年。

六、回目文字的发展情况大致如此,但其中有交叉

通俗小说的回目文字发展大致情况如上述,但也不是绝对的。即使在通俗小说发展到有了对仗精工的回目后,有些小说的上下目仍不成对。如初刻本问世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至四十七年(1619)间的《金瓶梅词话》,虽出版于容与堂本《水浒》之后,书中有不少回目是不成对的:“西门庆买嘱阿九 王婆打酒遇大雨》、《潘金莲永夜盼西门庆 烧夫灵和尚听淫声》等就都不成对。迟至明末出版的《岳武穆尽忠报国传》七卷二十八回,仍只有“目”,而且无对。如卷之二《宗泽任用岳飞》、《粘没喝西京大败》,都不成对。这说明,通俗小说回目文字的发展,是犬牙交错的,呈交叉状态。但从无题到有题,从有目无对到有对,从对仗不工到对仗精工,却是通俗小说回目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

七、弄清通俗小说回目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古小说研究很有意义

在我们搞清楚了我国通俗小说回目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对于辨识某书何种版本在前、何种版本在后有启示性。如《金瓶梅》有《金瓶梅词话》和《新刻锈像批评金瓶梅》之分。孰先孰后,学者中间有争议。但从回目文字来看,前者对仗不工,后者对仗精工。前者应早于后者。《三遂平妖传》有二十回本和四十回本之分。学者李灵年谓“四十回本系冯梦龙增补二十回本而成”,这一看法是对的。因为,从回目文字来看,二十回本早于四十回本,它的上下两目大都不成对。而四十回本回目文字则对仗精工。如果二十回本晚于四十回本,其回目文字不致如此粗疏。再如杨志和编的《西游记传》四十回,有人认为该书出于明,有人认为该书出康熙年间。从该书回目文字看,有目无对,且各目数字少则六字,多则九字,应是明代刊本。由此可见,通过回目文字来辨识通俗小说的刊刻时代,应该说是一个重要标志(自然,不它不是唯一标志)。

标签:;  ;  ;  ;  ;  

回首流行小说“对子”,是从哪一部开始的?_小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