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龙奕君

浅谈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龙奕君

奇台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新疆昌吉 831800

摘要:实验室的内审管理是一项系统、严谨的工作,需要实验室各级人员的重视,并配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内审员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需要在内审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编写好检查单为基础;更需要做好后期的跟踪检查工作。实验室体系是根基,内审是这一根基的营养液,只有不断完善,正确引导,才能使实验室的业务水平有所提升。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问题;对策

1 内部审核的基本概念

审核:为获得客观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内部审核:有时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用于管理评审和其他内部目的,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可以由与正在被审核的活动无责任关系的人员进行,以证实独立性。由此可见,内部审核是用于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控制的必要手段,也是实验室对管理体系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重要部分。

2 内部审核的目的

内部审核的目的有四个:一是实验室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行持续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二是检查管理体系是否满足相关准则文件的要求,即符合性检查;三是检查组织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四是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可以为组织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将这些不符合项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由此可见,内部审核的目的是验证实验室的活动持续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对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检查,将不符合项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3影响实验室内审质量的原因

3.1实验室对内审重视程度不足

内审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内部管理行为,有的实验室通过认证后,对每年一次的内审会有所懈怠,原因之一,实验室中内审员都是兼职做这项工作,除此之外各自还有其他的工作,所以大家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这项工作;其二,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没有参与到内审工作,导致员工在接受内审时不能积极的配合内审员完成此项工作;其三,内审员在进行内审时为了“图快、图省事”,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比如:标识不清、文件划改操作不规范等,这些问题不能从深层次挖掘实验室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实验室内审员的综合素质不够

通常内审员经过认可准则、审核技巧等的培训后,对于第一次内审还是处于陌生的状态,因为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内审员在进行内审时会提出疑问“审什么?”“如何审?”即使有审核经验的内审员在审核过程中同样也存在问题,比如,对认可准则要求理解不深,专业知识不清,不知道如何提出、记录不符合项,导致内审不能有效验证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是否按照规定运行。

3.3实验室内审检查单编写不理想

在编写内审检查单时,内审员会延用往年的编写方式,通常将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条款逐一编写在检查单中。事实上,认可准则中的部分条款是自己的实验室中不相关的内容,将这些不相关的内容编写进去,只会让内审检查单看起来很厚,但其中内容没有侧重点,导致内审质量低,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内审员在编写检查单时需要有所创新。

3.4实验室跟踪审核不及时

在纠正措施计划完成以后,审核组应对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但通常部分内审员完成内审报告后,对后续的跟踪检查会有所懈怠。笔者参加了一些内、外部审核后发现,部分实验室存在审核跟踪内容写得过于简单的情况,如“通过跟踪检查,该实验室对某某问题整改到位”,其中也没有附加任何证明材料。这会产生疑问,内审员是否为了内审的完整性,在没有看到纠正结果的情况下,就直接写下跟踪审核结论。

4 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问题的对策

4.1管理层重视是做好内部审核工作的前提

内部审核工作要覆盖准则文件的全部要素和实验室的所有部门、岗位和活动,开展内部审核工作要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多,同时实验室管理层也是被审核的对象,因此,管理层重视是做好内部审核工作的前提。需要大力支持质量负责人、内部审核组工作,才能确保内部审核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取得实际效果。

4.2加强人员培训是做好内部审核工作的基础

新实验室、规模较小的实验室、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实验室,人员对准则文件、体系文件不熟悉,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匮乏。因此,要加强对人员培训,特别是对内审员的培训,要丰富内审员的专业技术、质量管理和内部审核技巧方面的知识,同时,要增强员工对内部审核知识的理解,以达到内部审核工作全员参与,内部审核工作成效全面提升的目的。

4.3抓好内部审核五个环节的工作。

①内部审核策划。一是做好内部审核策划,具体工作要周密安排,不要把内部审核策划工作流于形式;二是确保内部审核时间安排沟通到位,避免与业务工作互相耽搁;三是策划内容符合准则文件、体系文件要求,切合实验室的实际,避免有所遗漏;四是内部审核用到的各种表格、记录提前准备好,提高内部审核工作效率;五是内审员的安排科学合理,以提高内部审核的工作效率。②现场审核。现场审核要重视两个环节:一是通过“听、看、查、考、问”的方式收集客观证据,要避免漏要素、漏部门、漏场所,加强内部审核工作责任制,提高内审员的责任心和受审核部门的工作配合度,使收集的客观证据能科学、真实、准确地反映管理体系运行的现状;二是对收集到的客观证据要认真分析,要分清问题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性现象,是偶然出现问题还是长时间存在的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是大还是小,问题产生的后果怎么样等等。③现场审核的沟通和交流。现场审核时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包括首次会议、末次会议、内审组内部沟通会议、内审组与受审核方沟通会等,也包括口头交谈、电话交谈、QQ沟通、微信沟通、电子邮箱等,在各种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做好沟通和交流信息的留存和记录,避免过后补记或有所遗漏。④发现问题的整改。对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不管是书面开出的不符合项还是口头提示的问题,都要全面整改,整改不能仅限于纠正,必要时要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⑤认真做好内部审核报告。对审核发现、审核证据要认真分析、总结、评价,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管理体系运行的整体情况,对发现问题整改的效果做出评价,特别是要对内部审核的结果和采取的纠正措施的趋势进行分析,把管理体系存在的或潜在的系统性、严重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4.4跟踪审核要有依据且不定期进行

跟踪审核是内审员对受审核单位整改纠正的一次验证,验证其是否整改到位,所以内审员需要对这项工作特别重视,这关系到实验室是否在按照体系要求持续改进,将质量事故防患于未然。内审员在进行跟踪检查时,首先要求受审核单位提供整改证明材料,并逐项核实整改是否到位,还需要再次到实验现场进行审核,确保实际操作也是按照相关整改要求操作的。作为负责任的实验室,需要安排内审员不定期到现场进行抽查,着重查看内审发现的不符合项,每次跟踪审核都需要跟踪记录,并存档备案。

结束语

内部审核是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活动,也是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内部审核的效率,剖析了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段春建,邬俊杰,孔德刚.检验检测实验室内审核查要点浅析[J].治淮,2018(12):28-29.

[2]张宁.食品检验实验室内审核查要点分析[J].现代食品,2018(22):59-61+64.

[3]顾飞玲.浅谈实验室内部审核的常见问题及建议[J].污染防治技术,2018,31(05):91-92.

[4]杨晓慧.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改进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7):186+188.

论文作者:龙奕君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8

标签:;  ;  ;  ;  ;  ;  ;  ;  

浅谈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龙奕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