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手术患者的护理论文_欧阳琴

1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手术患者的护理论文_欧阳琴

欧阳琴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9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260-0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治疗及康复周期长,我科于2013-10-12收治1例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伴脑疝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于2014-04-28日病情平稳出院,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男,55岁,因摔伤致头胸腹外伤1小时于2013-10-12日收入我科,急查CT示:1.两侧颞叶脑挫裂伤,脑肿胀,脑疝形成2.左颞骨及颅底骨折,左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出血量>200ML)3.左肺挫伤,左侧多发肋骨骨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查体:T36.5℃??P90次/分??R18次/分??BP190/120mmHg,昏迷,GCS计分3分,左侧瞳孔直径为8mm,右侧瞳孔直径4mm,对光反射均消失,左侧外耳道出血,颈强直,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消失,布鲁辛斯基征阳性,双侧克尼格征阳性,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急诊在气管全麻下行左侧颞顶部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气管切开术,手术顺利,术中输血3.5个单位,术后患者呈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3.5mm,对光反射消失,给予抗感染,止血,脱水减低脑压,神经调节,白蛋白,营养支持等治疗,10-13日患者呼吸急促,复查胸部CT示:左侧液气胸。急诊在局麻下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血性液200ml,11-5日查体:患者呈嗜睡状态,GCS计分7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3.5mm,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平稳,拔胸腔闭式引流管,11-14日GCS计分10分,拔除气管切开管,12-8日查体:患者神清,GCS计分12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3.5mm,对光反射稍迟钝,右下肢肌力III级,余肢体肌力II级。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101天,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减压窗压力不高,于2014-01-22日在局麻下行左颞顶部颅骨缺损修补术(钛网),手术顺利,继续神经调节,营养支持治疗,适量功能锻炼,2014-04-24日查体:患者神清,GCS计分14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3.5mm,对光反射灵敏,右下肢肌力IV级,左下肢肌力III-级,双上肢肌力III级,能回答简单的问题,下床活动,继续功能锻炼,于04-28日患者病情平稳出院。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意识状态:术后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可通过唤醒,喊叫,疼痛刺激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最常用的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来判断病人意识情况,即从睁眼反映,语言反映和肢体运动三方面来评估,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为昏迷,分数越低则意识障碍越重。(2)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是否有两慢一高的情况,即脉搏慢而洪大,呼吸慢而深,血压升高的现象,当体温>38.5℃及时采取物理降温。(3)瞳孔变化:注意观察双侧瞳孔是否一致,对光反射的灵敏度及眼球活动的变化。

2.体位和身体护理:

床头抬高15~30°,有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定时擦拭患者身体,保持身体清洁,勤翻身,每2h翻身一次,勤按摩,保持床铺干净,整洁,避免皮肤连续受压时间过长,预防压疮发生。

3.头部引流管的护理:

将引流管及引流袋放置在头旁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保持引流管通畅,不可扭曲,牵拉,受压防止引流管脱出,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患者外出检查时夹闭引流管,以防引流液逆流颅内引起感染。

4.气管切开的护理:

(1)气管切开48h内应注意呼吸情况及气管切口有无渗血,有无皮下气肿及皮下血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2)每日换药一次,切口敷料被血液及痰液渗湿应及时更换,防止切口感染。(3)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动作轻柔,每次不超过15秒,防止损伤粘膜。(4)防止缺氧,每次吸痰前给予纯氧2分钟[1]。(5)呼吸道湿化,病室环境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套管口上覆盖有生理盐水浸湿的双层纱布,气管滴药,间歇滴入气管,速度不宜过快,雾化吸入每日3次。

5.颅骨缺损的护理

(1)避免去骨瓣部位直接接触硬物,翻身时动作轻柔,防止脑组织移位,随时观察缺损区情况,如膨出的大小,硬度,有无分泌物及脑脊液漏等,加强骨窗局部的观察与护理,防止感染。(2)当减压窗处于重度肿胀时应行健侧卧位,慎行患侧卧位。(3)注意骨窗的观察,骨窗张力的大小直接反应颅内压力的高低,一般我们根据接触感觉进行判断[2]。

6.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1)保持管道密闭性: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引流管低于患者胸部水平40~60cm,防止倾倒,防止液体测流,更换引流瓶或搬动病人时,先用止血钳双向夹闭引流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空气进入,放松止血钳时,先将引流瓶安置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的位置。(2)观察引流,保持通畅: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定时挤压引流管,防受压,扭曲和阻塞。密切注意水封瓶水柱波动情况,若波动幅度过大,提示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水柱无波动,提示引流管不通畅或肺已经完全扩张[3]。

【参考文献】

[1]胡小婷,郭小琴.气管切开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分析[J].临床护理,2014,(8):237-238.

[2]赵方园,王静,吴羽琴,刘克洪.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病人护理[J].医药前沿,2013,(30).

[3]陈雁.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临床带教体会[J].教育与培训,2014,8(5):304.

论文作者:欧阳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1例重型颅脑损伤并手术患者的护理论文_欧阳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