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型胶原酶及其特异抑制物在皮肤鳞状细胞癌表达的研究

Ⅳ型胶原酶及其特异抑制物在皮肤鳞状细胞癌表达的研究

冯军[1]2002年在《Ⅳ型胶原酶及其特异抑制物在皮肤鳞状细胞癌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通过对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MMP-2,-9和TIMP-1,-2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四个蛋白在SCC的表达与SCC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皮肤SCC早期浸润转移的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随访提供较为确切有效的依据。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2,-9和TIMP-1,-2蛋白在65例皮肤SCC和5例正常表皮石蜡切片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四个蛋白的表达和MMP2/TIMP2、MMP9/TIMP1比值在原位SCC和侵袭性SCC组的差别,并探讨了它们与侵袭性SCC恶性行为的关系。 结果 MMP-2,-9和TIMP-1,-2蛋白均表达于皮肤SCC,分布SCC癌巢及癌巢周围间质的基质细胞,而在正常皮肤仅见MMP-9的弱阳性表达。侵袭性SCC组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高于原位SCC组,侵袭性SCC中淋巴结转移组MMP9/TIMP1的比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四个蛋白的表达水平和MMP9/TIMP1、MMP2/TIMP2比值与侵袭SCC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结论 1.MMP-2,-9和TIMP-1,-2参与了皮肤SCC的浸润和转移。 2.MMP-9、TIMP-1蛋白的表达与SCC的侵袭性有关,较高水平的MMP-9蛋白表达和相对较低水平的TIMP-1蛋白的表达,致使MMP-9相对于TIMP-1为表达过量,MMP9/TIMP1比值升高(MMP-TIMP失衡)预示了SCC肿瘤细胞较高的侵袭转移潜能。 3.较高的MMP9/TIMP1比值水平,结合SCC临床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临床对SCC早期浸润转移的诊断、指导治疗措施的选择和随访。

宋恩霖[2]2007年在《MMP9、CD147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转移快,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且伴有年轻化趋势。尽管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治疗现大有改善,但仍然有多数患者因癌的侵袭转移而导致预后不良。局部浸润和转移一直都是困扰治疗的难题,所以针对其早期的浸润转移入手而进行治疗才是本病治疗成败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在肿瘤侵袭转移机制及抗侵袭转移治疗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ECM)在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中的主要成份Ⅳ型胶原,使肿瘤细胞突破原发部位而发生侵袭和转移。CD147是新发现广泛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最新的研究认为它高表达于多种肿瘤,并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导MMPs的释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与其产生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能力紧密相关。此外,研究表明MMP9和CD147还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细胞的分裂、分化、凋亡、黏附的调节,即说明MMP9和CD147可能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不良生物学行为过程,而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尤其是侵袭和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为制定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目的:本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检测MMP9、CD147分别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和慢性宫颈炎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其中淋巴结转移者15例、非转移者25例;临床分期为Ⅰ期的22例、Ⅱ期为18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25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15例)和10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中MMP9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化MaxvisonTM法检测此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CD147的表达。结果:1. MMP9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和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336±0.2343和0.3759±0.0882,P<0.05,MMP9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在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CD14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和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531±0.0761和0.1162±0.0326,P<0.05,CD147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在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MMP9mRNA在伴有淋巴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533±0.2417和0.8356±0.1797 ,P<0.05,MMP9mRNA在伴有淋巴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在非转移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CD147在伴有淋巴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51±0.0671和0.2104±0.0536,P<0.05,CD147在伴有淋巴转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在非转移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MMP9mRNA和CD147分别在临床Ⅰ期和临床Ⅱ期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中的表达无显着差异性;5. MMP9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低、中分化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32±0.2310和0.8343±0.2110,P<0.05,MMP9mRN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低分化组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在中分化组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D147在此两组间的表达无显着差异性; 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MP9mRNA和CD14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1. MMP9和CD147普遍高表达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其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2.MMP9和CD147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3. MMP9和CD147的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的关系尚不能肯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阐明; 4.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CD147的表达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有助判断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转移,辅助指导临床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判断和治疗。

朱莹[3]2010年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检测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和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切片和正常皮肤切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种蛋白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其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和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自2006年~2008年确诊存档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石蜡固定包埋的46例病理标本。病变部位来自头皮、面部、背部、四肢。所有患者术前均有详细的病例记录,未接受放射,激光,免疫等抗肿瘤治疗。男性20例,女性26例,年龄26~92岁(平均55.2岁)。皮肤鳞状细胞癌病理学分级: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20例正常对照皮肤取自整形外科全厚皮片移植剩余皮片和美容手术切除皮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实验。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在正常皮肤组织中无明显阳性表达。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可见胞膜或胞质内呈明显棕黄色颗粒,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肿瘤间质成纤维细胞的胞膜或胞质内。阳性表达率为87%。高分化鳞癌与中分化鳞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P<0.05),高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整合素β1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呈现表面均质性高表达,阳性染色主要定位在细胞膜表面,胞质有少量表达。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细胞膜中,肿瘤细胞及肿瘤间质细胞中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2%。在高分化鳞癌中呈高表达或接近高表达,在中低分化鳞癌细胞及间质中表达降低甚至消失。高中分化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分化鳞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鳞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整合素β1的异常表达有关。二者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的表达加强,整合素β1表达减弱。结论1.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而在正常皮肤中不表达,且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随皮肤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强,提示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2.整合素β1在正常皮肤中呈均质表达,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率较正常皮肤阳性率降低,且整合素β1随皮肤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减弱。提示整合素β1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3.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表达与整合素β1表达异常,呈负相关,提示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的过表达可伴有整合素β1表达减弱,提示两者可能有共同的调节机制。4.研究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与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间质中的表达,有望使其成为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王兰[4]2014年在《Claudin-7及MMP-2在鲍温病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检测鲍温病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laudin-7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laudin-7和MMP-2蛋白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二者在鲍温病和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鲍温病组织、36例皮肤鳞癌组织(其中高分化鳞癌22例,中分化鳞癌14例)以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中Claudin-7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分布;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鲍温病组织、皮肤鳞癌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Claudin-7和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Claudin-7在正常皮肤组织、鲍温病及皮肤鳞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55.00%及22.22%,在高分化鳞癌和中分化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27%和14.29%。Claudin-7蛋白在鲍温病组和皮肤鳞癌组中表达阳性率均显着低于正常皮肤组织(P<0.05)。Claudin-7蛋白在鲍温病组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皮肤鳞癌组,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7蛋白在鲍温病、高分化鳞癌和中分化鳞癌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MP-2在正常皮肤组织、鲍温病及皮肤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10%、65%及75%,在高分化鳞癌和中分化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3%和78.57%。MMP-2蛋白在鲍温病组和皮肤鳞癌组中表达阳性率均显着高于正常组织(P<0.05)。MMP-2蛋白在鲍温病组中表达阳性率低于皮肤鳞癌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蛋白在鲍温病、高分化鳞癌和中分化鳞癌组中的表达率呈上升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鲍温病和皮肤鳞癌中Claudin-7和MMP-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62,P<0.05)。4、Western blot结果:采用Gel-pro analyzer4软件系统进行条带分析,结果显示Claudin-7蛋白含量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高于鲍温病组、高分化鳞癌组及中分化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7蛋白含量在鲍温病组、高分化鳞癌组及中分化鳞癌组中的表达逐渐降低,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蛋白含量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低于鲍温病组、高分化鳞癌组及中分化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蛋白含量在鲍温病组、高分化鳞癌组及中分化鳞癌组中的表达逐渐上升,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laudin-7在鲍温病及皮肤鳞癌中表达下调,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即分化越差,表达越低。2、MMP-2在鲍温病及皮肤鳞癌中表达上调,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3、Claudin-7、MMP-2在鲍温病和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Claudin-7的低表达和MMP-2的高表达可能与鲍温病和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有关。

高淑芬[5]2008年在《MMP-9及其抑制物-1在癌前期病变、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日光性角化症(Actinik keratosis,AK)、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和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tu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l,TIMP-l)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MMP-9、TIMP-1与皮肤肿瘤及其癌前期病变的关系;两个蛋白在AK、BD、SCC中的表达与SCC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皮肤SCC早期浸润转移的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随访提供较为确切有效的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9和TIMP-1蛋白在20例日光性角化症、20例鲍温病、47例皮肤SCC和20例正常皮肤石蜡切片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个蛋白的表达和MMP9/TIMP1比值在AK、Bowen病、SCC组的差别,并探讨了它们与SCC恶性行为的关系结果MMP-9和TIMP-1蛋白均表达于皮肤SCC,分布于SCC癌巢及癌巢周围间质的基质细胞,而在正常皮肤、AK、仅见MMP-9的弱阳性表达。侵袭性SCC组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高于原位SCC组,而原位SCC组、AK组和正常皮肤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及MMP9/TIMP1比值无明显差别,侵袭性SCC中淋巴结转移组MMP9/TIMP1的比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两个蛋白的表达水平和MMP9/TIMP1比值与侵袭SCC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1. MMP-9和TIMP-1参与了皮肤SCC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2. MMP-9, TIMP-1蛋白的表达与SCC的侵袭性有关,在侵袭性SCC中MMP-9高表达、而TIMP-1表达较低,MMP9/TIMPl比值升高(MMP-TIMP失衡)预示了SCC肿瘤细胞较高的侵袭转移潜能。3.较高的MMP9/TIMP1比值水平,结合SCC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临床对SCC早期浸润转移的诊断、指导治疗措施的选择和随访.

参考文献:

[1]. Ⅳ型胶原酶及其特异抑制物在皮肤鳞状细胞癌表达的研究[D]. 冯军. 暨南大学. 2002

[2]. MMP9、CD147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D]. 宋恩霖. 南昌大学. 2007

[3].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D]. 朱莹. 郑州大学. 2010

[4]. Claudin-7及MMP-2在鲍温病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王兰. 辽宁医学院. 2014

[5]. MMP-9及其抑制物-1在癌前期病变、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D]. 高淑芬. 山西医科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Ⅳ型胶原酶及其特异抑制物在皮肤鳞状细胞癌表达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