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犁州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机制改革创新的一些思考论文_谭庆辉

关于伊犁州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机制改革创新的一些思考论文_谭庆辉

伊犁州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中心站 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建筑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的方法和思路亟待改革创新。本文从安全监督制度完善补充方面、安全检查方法和思路等细微之处着手,创新的提出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三三三”制安全检查方法、精细化安全管理模式等工作机制,为伊犁州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机制改革创新提出对策建议。

一、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工作是减少事故损失(负效益)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从社会进步发展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是人民安居乐业和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保障。从政治改革的角度来看安全生产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性质的本质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体现。

伊犁州住建局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和伊犁州安委会成员单位,肩负着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保障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安全、房产物业安全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领域安全监管职责,这些方面的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事关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也是住建行业一切工作的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则是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二、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制现状

(一)建设工程安全监管职责还不够明晰。随着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实践发展,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日趋完善,各级政府对各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也更加精细化。在关键节点的检查和接受考核的过程中,时有仓促应付,顾此失彼现象,由于检查和考核指标是综合的、系统的,让某个部门独立完成任务,将会不能很好的把握其他专业和部门的内容,甚至有时无法完成任务。究其原因,主要是安全生产工作是全局性、整体性工作,住建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职责还不够完善,权责划分还不够明晰所致。

(二)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方法和思路局限。目前,我们更多是沿用过去传统的监管方法和思路,面临监管方法单一、粗放,思路局限等困境,难以适应新常态下监管日趋紧迫、日趋繁重的监管形势,难以适应“权力和责任同步,调控和监管同步”的要求。监管“一元化”,监管主要依靠强制手段,未能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使监管权力无法在多主体中分配,政府以外其他社会群体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释放,监管力量不足与日趋繁重的监管任务间的矛盾更加凸显。

(三)安全生产群防群治格局尚未形成。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工作需要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目前“我安全我负责,你的安全我有责”的安全治理氛围还未形成,安全生产的群众基础还很薄弱。从近三年住建行业信访案件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群众安全意识,安全法治、安全维权意识还不够强。这里的群众范围要小一些,主要指建筑产业工人、一线管理人员和与建筑安全有关系的人员,上述人员正确行使安全生产权利和正确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的方式、态度还不能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建筑业安全生产的要求。

(四)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信息化基础薄弱。通过对伊犁州50个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问卷调查。反映出各企业(项目部)对现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持积极态度的比率较低,对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不重视,投入明显不足,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现场配置互联网电脑的比率也较低,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开展,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采集、交换与共享,难以推进数字化工地建设。

三、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机制改革与创新

(一)明确职责,更好促进监督工作。在安全生产领域各项法制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期盼和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对各部门、各行业的安全生产考核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伊犁州住建系统领域安全生产相关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为更好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建议结合行业实际,建立住建行业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各处室和各单位安全生产职责,落实重要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牵头单位,同时建立重大安全生产工作会商机制,确保安全工作相关人员人人参与,共同出谋划策,确保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尝试“三三三”制安全检查方式。“三三三”制安全检查方式,即执行一项安全检查任务(一个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需要有3名执法人员参与,每位执法人员至少在现场发现3处安全隐患,并针对3处安全隐患提出3条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合理性的整改方案。此项制度在于督促安全检查人员人人自觉的,切身的参与到安全检查工作中,履行检查义务和行使检查权利,发挥各自的专业技能,为企业安全生产建言献策,充分发挥监督服务职能。同时也能更好的激励监督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构建一个统一、明晰、多方面互补的检查小组(方式),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体系。

(三)督促企业落实精细化安全管理模式。实践证明,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除需具备宏观的外部条件外,还需要建筑安全精细化管理,工地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监督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配合进行,施工项目部和监理项目部要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安全监督部门要督促落实,从严抓好项目工地精细化安全管理,将以前检查各项安全制度的检查方式转变为检查项目工地精细化管理记录,有助于现场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日常精细化管理任务应由每天、每周、每月的安全循环管理组成。

(四)实现差别化管理。所谓“差别化”监管,一是实行分类(A、B、C、D四类),如表4所示,根据建筑企业的市场行为、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履约信誉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对州直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考核评定,从而将安全生产与事关企业经济利益的工程招投标、行业评优评先和资质升级增项等直接挂钩,实现安全生产源头管控,促使企业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二是对工程项目的差别化监管,即根据建筑工程性质及重大危险源等进行有重点的监管,适当增加或减少抽查次数,以督促施工单位更好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其中,保障性住房工程、大型公建项目、学校、医院和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为重点检查项目。既可以缓解监督员人均监督面积强度,又可以有重点监控较大风险等级以上项目。

(五)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快速、准确、高效管理的根本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除了传统的现场监督检查方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力推进数字化工地视频监控、云技术等实现远程控制,在信息平台记录和曝光不良行为和黑名单,与其他行业和部门进行联动,推进建筑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不但提高监督工作质量与效率,还可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震慑违法行为,促进企业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建设工程安全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安全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涉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层次多、范围大、角度广,加上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反复性,要完善健全工作机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做很多细致深入的研究工作,也需要在实践工作中进行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梁立峰.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 广东建材, 2011(2):103-105.

[2] 邓思聪.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 价值工程, 2011(2):86.

[3] 张新华.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 中华民居:学术刊, 2011(7X):55-56.

[4] 李亚奇康崇杰和.论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J]. 时代经贸(学术版), 2011(17):129.

论文作者:谭庆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关于伊犁州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机制改革创新的一些思考论文_谭庆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