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研究综述论文

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研究综述论文

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研究综述

严红霞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 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价有利于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文献法对民汉双语教学评价进行综述,发现学术界关于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研究主题,集中在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的内涵、指标、原则、意义和现状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进一步反思,可知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研究存在实证调查研究不足、研究主题局限、评价指标可行性不强及缺乏特色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拓展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主题、强化民汉双语教学评价指标可行性的研究、健全民汉双语教学评价内容及体现双语特色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双语教学 评价 反思

双语教学评价是双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价不但有利于双语教学有效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截至目前,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工具,以“双语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2658篇;以“双语教学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出相关文献297篇,其中英汉双语教学评价的文献居多,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的文献寥寥无几;最后经过仔细筛选,选取了切题文献21篇,其中最早的一篇发表于2005年,并搜集到相关著作3本。本研究在搜集、整理和分析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其研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并进一步反思,以期为今后关于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提供借鉴,促进民汉双语教学的长足发展。

现代教育的多元化,新时代对教师特别是职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教师应当是复合型的教师角色,教师要具备渊博的知识结构,要走在学生的前列。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只有这样在学生的心目当中才能有美好的形象和很崇高的威信,进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因势利导、水到渠成。

一、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文中提及的双语教学评价特指民汉双语教学评价。双语教学的定义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自然会对双语教学评价的认识造成混乱。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语教学评价内涵的研究

专门研讨双语教学评价内涵的研究屈指可数,大多散见于双语教学评价的其他研究文献中。迄今为止,双语教学评价的内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就各抒己见。国内引用较多的有两个学者的观点:姜宏德提出,双语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依据特定的双语教育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测量双语教育现象及其效果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陈秀春认为,双语教学评价是指不同类型的评价主体对双语教学符合其需要的程度作出的判断。[2]此外,也有学者赞同Seguan和Mackey的观点,并没有对双语教学评价和双语教育评价作严格的区分,认为双语教学评价即双语教育评价。正如王莉颖将其定义为:双语教育评价就是国家、省市与地方学区双语教育主管部门或双语教育评价组织等评价者依据预期的双语教育目标与既定的双语教育评价标准,运用各种科学评价技术与方法,对双语教育计划的可行性、双语教育的实施、双语教育中学生取得的成绩、双语教育满足学生个体与社会需求的程度等做出客观测评和估价的过程。[3]

“互联网+”深入发展为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医院党支部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有利地推进医院党支部工作的创新,对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基淬火液不同于淬火油,由于聚合物淬火剂本身有机物质的属性,使其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细菌滋生困扰,德州思科研究发现,并非某些种类的杀菌剂能够完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淬火液整体配伍体系综合考虑,抵抗细菌滋生,增强稳定性。细菌的滋生则会对淬火液产生十分不良影响,是其冷却性能不稳定的开始,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2.双语教学评价意义的研究

双语教学评价是对双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力毛措认为,双语教学评价是双语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依据双语教学评价,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可以掌握学校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听课情况及成绩等信息。[4]由此可见,双语教学评价与普通教学评价一样具有引导教学方向、诊断教学问题、提供教学反馈、检验教学效果和监控教学过程等重要作用。赵江民和符冬梅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出发,认为双语教学评价有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原则、有利于改变师资队伍“一少二低”的局面、有利于改善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客观条件、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双语教学活动、有利于加强双语教学理论研究。[5]

与普通教学评价比较,双语教学评价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尽管双语教学评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双语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得到普遍肯定:双语教学评价能够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与任务,检测双语教学的质量,为双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指导,从而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促使双语教师反思教学过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3.双语教学评价原则的研究

双语教学评价原则是双语教学评价实施的基本依据。石红和郭翠琴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三个维度出发,提出双语教学评价应把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评价内容的综合化原则、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原则。[6]甲任在《藏汉双语教学评价初探》中建议,藏汉双语教学评价必须遵循方向性、科学性、综合性、民族性和激励性原则。[7]两者相比之下,甲任提出的原则凸显了双语教学评价的特殊之处,即民族性。学者力毛措提出双语教学评价应遵循科学原则、针对原则、导向原则、反馈原则与激励原则,[8]这与普通教学评价原则无丝毫差异。

步骤3 判别子制造任务类型矩阵TP(MTask),若属于独立型,即TP=[TPI,TPS,TPC]=[1,0,0],则不需要进一步分解;若属于顺序和耦合型,即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分解。

针对双语教学评价研究存在的上述不足,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双语教学评价指标对双语教学评价的实施具有不容轻视的作用。双语教学评价指标若缺乏某些项目,就不能全面反映评价的目标;如果多设了某些项目,不但评价的目的就不能有效实现,而且有可能会误导双语教学工作。同时,指标权数分配不合理、评价标准不科学等因素也会导致对评价对象的评价不公。现有双语教学评价指标形同虚设,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按计划安排实施,以至于落不到实处。另外,双语教学评价指标的制定中必定涉及双语教学效果的表达,即要求学生“民汉兼通”,而“民汉兼通”是一个相对笼统的界定,缺乏实操性。要真正使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形成“双语、双文、双能”,使双语教学取得“双效”,需要明晰界定双语教学评价指标。[13]因此,确立科学合理、清晰明确、凸显特殊性的双语教学评价指标,并使之可操作化、具体化,事关双语教学评价功能的发挥,否则,只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理论探讨,并不能解决双语教学评价存在的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关于双语教学评价的内涵学界众说纷纭。尽管如此,基于已有双语教学评价内涵的表述,不难发现,学者通常从以下六点界定双语教学评价:第一,双语教学评价多主体。评价主体既可以是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是学校,还可以是教师和学生。第二,双语教学评价客体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庞杂过程可以满足不同评价者的需求。第三,双语教学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必须是科学可行的。第四,双语教学评价是不同评价者对双语教学价值作出判断,价值判断是双语教学评价的本质特征。第五,双语教学评价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第六,双语教学评价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双语教育质量,促进双语教学发展。

4.双语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

双语教学评价指标是双语教学评价的基础,评价指标的构建是双语教学评价方案制定的中心环节。王莉颖从双语教学的受益者——学生、双语教学的实施者——双语教师及双语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政治、文化、双语教育资源三个维度出发建立指标体系。[9]马小玲以双语教学要素为主要内容,以影响双语教学的客观因素为辅助内容,将双语教学评价指标分为五个层次:总目标、四项一级指标、六项二级指标、二十三项三级指标,四级指标和五级指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监督检查的项目来制定。[10]从以往双语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双语教学评价指标通常都以教学三大要素——教师、学生及教学为主要内容。评价指标的不同,主要来自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目的的差异。因此,双语教学评价指标的建立是否科学合理,学界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

5.双语教学评价现状的研究

一言以蔽之,该研究主要集中在双语教学评价的内涵、双语教学评价的指标、双语教学评价的原则、双语教学评价的意义和双语教学评价的现状这几个主题,涉及其他主题的文献寥寥无几。显然,学术界关于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主题。

检索到的文献中,目前关于双语教学评价现状的研究仅有两篇。有学者通过对双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的实证,发现双语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以下问题:评价标准不合理,评价过高或过低,教师参与度低,评价内容缺乏差异性,难以凸显双语特色,评价内容不全面,缺乏实操性。[11]除此之外,滕红还指出双语教学评价存在着评价主体唯一、评价内容局限、评价方法单调;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过分追求课堂氛围的民主活跃,忽略了教学的严肃性;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优越性,忽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可取代性的问题。[12]针对当前双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学者们结合双语教学的要求,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手段及评价效果等着眼,提出了相应建议及解决策略。

二、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研究的特点与反思

通过对双语教学评价研究进展的反思,总体来说,我国对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大多文献的期刊级别很低。整理分析相关研究文献后,发现已有的双语教学评价研究仍存在着实证调查研究不足、研究主题局限、评价指标可行性不强及难以体现特色等不足之处,期望这些不足的提出有助于今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1.双语教学评价的实证调查研究不足

以往的研究中只有两篇双语教学评价实证研究,大多都以理论探讨为主,缺乏实地调查,未深入教育实践的第一线去获取第一手资料,这样,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各自为营,弱化了理论研究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双语教学评价作为双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尤其注重实证研究,强调参与观察的田野法,最终实现从书斋走向田野。研究者若想使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就必须走进双语教学课堂,身临其境地观察现实的双语教学课堂生活,对双语教学评价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在此经验基础上再进行归纳、演绎和理论阐述。同时,已有的研究还表现出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研究缺乏相应的规范。

2.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主题局限

双语教学既要兼顾学科教学,又要兼顾语言教学。双语教学评价研究应从双语教学实际出发,具有双语特色,遵循双语教学的特殊规律,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倘若双语教学评价刻板地采用普通教学评价的标准,不具有双语特点,就会导致双语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双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无法按照评价标准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现行双语教学评价忽视了其特殊性,例如,双语教学评价涉及双语环境的建设、国家通用语与民族语使用比例、民族文化等问题。如果不能根据双语特点制定反映双语特征的评价标准,一方面,双语教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双语教学评价指标研究的可行性不强

双语教学评价既要遵循普通教学评价原则,同时,它又不同于普通教学评价。出于它的特殊性,双语教学评价原则不能用普通教学评价原则来权衡。确立科学合理、突出特殊性的双语教学评价原则,并使之可操作化、具体化,事关双语教学评价的成效,否则,只能是毫无意义的泛论。只有秉持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才能做到双语教学评价的相对公平、公正和中肯。

4.双语教学评价研究缺乏双语特色

学界关于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研究主题。当前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内涵、指标、原则、意义和现状这几个研究课题上,与前人的研究相差无几,并没有拓展新的研究范围和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双语教育的重视,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为双语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发展方向,双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双语教学评价是双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理念、重心、标准等方面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应顺应双语教育的新形势,拓展新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反思今天双语教学评价的实际状况。

三、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研究展望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又称“化疗脑(chemobrain)”,是一类癌症化疗的副反应或后遗症,主要涉及注意、记忆、执行功能等认知领域。由于乳腺癌具有发病率较高、化疗应用率较高、治愈率较高、生存时间较长、回归社会率较高等特点,因而成为研究CRCI的理想对象,既往80%以上的研究均以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1]。

1.加强双语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

加强双语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研究者必须参与双语教学,身临其境,深入地参与观察教学评价。在参与观察的同时,研究者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访谈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对双语教学评价作“全景式”的透视和“全程式”的把握。加强双语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并不是完全不要理论研究,而是将实证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在发挥两者优势的同时弥补各自的不足,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双语教学评价进行分析,既有利于提高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质量,又有利于促进双语教育的发展。

2.拓展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主题

我国双语教学评价研究在双语教学评价的定义、指标、原则、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随着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研究者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更应该注重对其成果进行反思和发展,这是当前双语教学评价研究刻不容缓的任务。双语教学评价不仅关乎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还涉及双语教学目标评价、双语教材评价、双语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环境评价等诸多内容。研究者应全面、立体地调查双语教学评价的实施现状,找到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继续扩大研究对象,拓展新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双语教学评价研究绝不可忽视这一点。因此,今后的研究应着眼于双语教材评价、双语课程评价、学校环境评价等还未涉及的研究主题。

3.强化双语教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双语教学评价不同于普通教学评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双语教学评价原则既要借鉴一般的教学原则,又要凸显双语特色,不能用普通教学的评价原则来权衡双语教学评价原则。双语教学评价指标计划不科学或不全面会直接影响双语教学评价功能的发挥,所以,双语教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研究至关重要。民汉双语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可以借鉴英汉双语教学评价的指标,在充分考虑双语教学影响因素、特殊性的基础上,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情况,根据它们在双语教学中的重要程度及相互关系分配权重,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制定评价指标,由此,建立科学合理、清晰明确、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评价指标。否则,不可避免会导致双语教学评价困难重重,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

4.充实双语教学评价内容并凸显双语特色

双语教学评价理应在确立评价内容时做到面面俱到,科学的双语教学评价应该包括双语教学目标、双语教学内容、双语教师、双语教学设计、双语课堂的语言使用、双语教学方法及手段、双语课堂、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内容。做到评价内容全面具体的同时凸显双语特色更是“难于上青天”。例如,双语教学应尤其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常是无法测量和评价的,这对评价指标的制定者、评价的实施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也值得每一位双语学者深思。

[4]Myers-Scotton,C.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markedness model.In Myers-Scotton.ed.Code and Consequence:Choosing Linguistic Varieties.New York,Oxford:OUP,1998:18-38.

双语教学评价功能的充分发挥,将会促使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进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解决这些不足,充分发挥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的功能,尚需学者们进一步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姜宏德.关于双语教育评价的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6):58-61.

[2]陈秀春.双语教学的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3][9]王莉颖.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8]力毛措.构建基于CIPP模式的藏汉双语教学评价及监控体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7(7):11-15.

[5]赵江民,符冬梅.试论双语教学评价在新疆双语教育推进中的作用—— 以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现状为例[J].语言与翻译,2013(4):70-73.

[6]石红,郭翠琴.构建高校中英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7]甲任.藏汉双语教学评价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96-99.

[10]马小玲.新疆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2012(5):152-156.

[11]司燕文.新疆少数民族双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12]滕红.双语教学评价现状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35-137.

[13]张善鑫.双语教学:理论困惑与现实难题[J].中国民族教育,2016(4):59-61.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6-0159-03

[作者简介] 严红霞,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多元文化教育。

责任编辑:孙瑶

标签:;  ;  ;  ;  

民汉双语教学评价研究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