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0例临床护理观察论文_赵翠翠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0例临床护理观察论文_赵翠翠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红十字医院 150010

[摘要]对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如果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或者属于隐匿性冠心病,这种情况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结合口服药物治疗,还要建议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代表性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尽量选择长效制剂,因为每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建议患者可以结合降脂、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就是要服用他汀类药物,代表性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平日还要注意戒烟、戒酒,运动减肥,规律作息,低盐、低脂饮食,才可以更好的预防疾病进展。

[关键词] 心肌缺血;无症状; 临床诊治;护理观察

对于没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如果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或者属于隐匿性冠心病,这种情况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建议结合口服药物治疗除此之外,还要建议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代表性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尽量选择长效制剂,因为每天服用一次就可以了,患者的依从性更好。近年发现不稳定的心肌缺血发作有80%为无症状,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老年人冠心病中十分常见,因其发作隐匿,易被忽视,故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肌猝死的发病率,均高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1]。所以,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更应该引起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收集整理2017年8月-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病例 90例,男女各45例,年龄在55-79岁之间,病例选择均符合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通过静态、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及运动心电图或ECT检查诊断为心肌缺血者,病程1-5年,心电图ST段下移≥0.5mV的患者有68例,T波低平或倒置6例,ST段改变或同时有ST波变化8例,ECT检查诊断为心肌缺血者9例。

1.2 用药方法:入选的所有病例 口服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粒,每日3次,同时用1,6-二磷酸果糖钠(南京药大生物制剂有限公司)10g静脉滴注,每天1次,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以动、静态心电图作为观察指标,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1.31 显效:心电图ST-T段改变恢复至大致正常;

1.32好转:心电图显示降低的ST段回升0.5mV以上,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T波倒置变浅25%以上或传导阻滞改善;

1.33无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无变化。

2. 结果:入选的90例患者,疗效从第一周的45%(显效25例,患者心电图ST-T段改变恢复至大致正常;好转16例,患者心电图显示降低的ST段回升0.5mV以上,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T波倒置变浅25%以上或传导阻滞改善),治疗到第四周,所有病例全部临床康复出院。

3 .讨论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也叫做隐匿性冠心病,也可以称之为无症状性冠心病,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表现:第一种,患者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是患者本身并没有心绞痛或者心前区不舒服的症状。第二种,患者曾经得过心肌梗死,有心肌缺血的证据,但是目前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种,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患者有的时候有心肌缺血的症状,有的时候没有心肌缺血的症状。无论是哪一种类型,都要积极的进行预防治疗,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预防疾病进展。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心肌缺血的一种。治疗原则和心肌缺血一样,主要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拮抗剂;血管扩张剂;同时应低脂低盐饮食,合理膳食,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本文使用的二磷酸果糖钠,其在人体内产生的细胞代谢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统的活性,并能通过激活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使细胞内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的活性增强,从而促进钾离子的内流,增加缺血缺氧状态下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的利用,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2]。

笔者认为,心肌缺血与其他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其他心脏病、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和药物作用等情况都可引起ST段和T波改变,诊断时要注意排除但根据其各自的临床表现不难作出鉴别[3]。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脏的供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存在着波动,但这种波动经过机体自身调节,促使血液供需相对恒定,保证心脏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种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经机体调节不能满足心脏工作需要,这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无临床症状,但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亦称隐匿型冠心病。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病变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或患者痛阈较高因而无疼痛症状。其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见于静息时、在增加心脏负荷时、或仅在24小时的动态观察中间断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主要根据静息、动态或负荷试验的心电图检查和(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发现患者有心肌缺血的改变,而无其他原因,又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确立诊断。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此病有肾上腺素能β-受体兴奋性增高的类型,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和T波倒置等改变,患者多表现为精神紧张和心率增快。服普萘洛尔10-20mg后2小时,心率减慢后再作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有助于鉴别。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它虽有心肌缺血的实质改变,但不表现出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因而容易被漏诊、误诊,导致无痛性心梗或心性猝死。所以,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定期检查身体:定期测量血压,检查血脂、血糖,有条件者应定期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检查。一旦发现异常,不论有无症状,均应及早治疗;突然的心理应激可造成心动过速,血压过高,心律失常,直至室颤、猝死。因此,要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中老年人以有氧代谢运动,运动要坚持有恒、有序、有度,过度运动可造成心血管意外或猝死;应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食品,多吃含蛋白质较多的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平时饮食宜清淡,限制含糖甜食摄入;忌暴饮暴食。

[参考文献]

[1]张泽灵.心脏内科主治医生400问,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16,10.

[2]陈树兰.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测研究.中华心血管杂志,2014,4:93.

[3]江文德.冠心苏合丸的药理研究及苏冰滴丸的理论基础.药学学报,2017,14:61-63.

论文作者:赵翠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0例临床护理观察论文_赵翠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