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的完善策略探究论文

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的完善策略探究论文

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的完善策略探究

肖文秀

(邵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福建 南平 353099)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很多人们都开始缴纳社会保险,社保就是预防人口老龄化以及公民失业的保险,可以维持社会安康,促进社会与人们的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对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具体的完善措施,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社保机构;内控制度;人口老龄化

1 引言

社保是我国的民生之本,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工伤的现象,国家为了保障这部分人群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进而创建了社会保障体系,成立社会保障机构,保证这些人员可以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在生活上得到基础的保障。但同时要核实人群的收入情况,以免出现虚假信息,或者存在贫富差异较大引起社会人群的不满,确保社会可以稳定发展。近几年,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优化管理形式,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完善社保机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了解社保机构的真实情况,执行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进而提升社保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促进社会与人们的稳定发展。

2 完善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根据文章的主题,以下分别从落实相关政策的要求、健全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的要求三个方面来分析完善的必要性。

高校要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加强党的执政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清醒地认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网络舆情,确保大学生在复杂的新媒体空间保持清醒的认识。高校必须强化互联网监管意识,研究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规律,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能力,探索并建立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谣言和错误思潮的鉴别能力,使他们能在各种诋毁社会主义的思潮面前坚持立场、明辨是非,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的认同感。

2.1 落实相关政策的要求

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与民生关系密切的社保机构更需要进行合理的内部控制,完善的社保机制内控制度可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有利于法律、法规的正常运行与发展,进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医疗审批工作提供了有利支持。各级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在落实相关的政策要求时,需要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工作方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施过程中保证政策的有效落实。[1]

2.2 健全社会保险经办风险管理的要求

我国社保机构存在一定的经办风险,为社保办理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因此,在经办风险方面,需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具体要求。为了保证基层社保经办机构管理更加合理,可以运用一定的方式,比如定时定点的现场抽查,把基层社保经办机构作为重点抽查的对象,在抽查时,强化风险管理“一把手”责任制,增强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风险管理基础。

2.3 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的要求

目前,很多地区的社保机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泄露问题,这就要求社保经办机构在信息方面,要用好网络安全隔离系统,做到涉密信息统一处理。强化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的管理,并且报废的信息设备也需要由信息中心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定期对系统操作权限进行检查,完善后台数据修改的流程,防止非法人员侵入后台修改数据和探取用户信息。数据库加固软件的使用有利于数据的保存,防止数据遗失。[2]

3 社保机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第①类维修条件导致的维修,对所有部件进行CM或PM;对于第②类维修条件导致的维修,不对MC进行任何维修。针对MC的维修为不完全维修,针对AC的维修为完全维修。

3.1 社保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其次,优化社保机构的业务流程。如果想要实现社保内部控制工作可以全面的开展,需要对机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处理。机构内部应该设立多个窗口,对每一个窗口都要配置一个业务人员,由一个人负责核查、初审以及办理工作,以免出现遗落的现象,提升工作的整体效率。

想要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内部审计人员一般由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共同组成,共同监管与核查社保机构内部控制流程,核查内部控制的各项环节,实现单独的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例如,某地区社保机构,为了保障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需要重点分析内部控制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追踪调查工作,保证社保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不仅要做好机构的审计工作,还可以借助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群体的力量,对机构运营管理做好监管工作,在内部与外部共同作用下,提升社保管理水平。

3.2 社保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缺少明确性

不懈的学习与付出换来了如今的政通人和,公司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发表了《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社企分离的经验教训》《关停僵尸企业的难点与对策》等多篇论文,公司也被评为江苏农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南通市“文明单位”。

目前,一些社保机构已经制定了比较明确的组织框架,但是社保机构中仍然存在事多人少的现象,通常都是一个人身兼数职,甚至有一些岗位没有人员进行核查工作,权利受到限制,影响监理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结合机构的实际情况构建组织框架,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岗位分配职能。例如,在某地区社保机构人员利用自身职责的方便,对社保基金起了贪念,占有大量的基金。这个案例中的工作人员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机构审核岗位与发放岗位之间没有做好分离工作,进而给不法分子创造了便利,社保部门没有把死亡名单删除,将银行账户改成自己的,占用大量的基金。[4]因此需要调动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加强审核的力度,保证基金的安全。

3.3 社保内部控制目标狭隘

政府部门制定的内部控制体系,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将财政资金可以充分得发挥,体现出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政府部门身为公共服务的主体部门,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合法权益,一切事情从群众利益出发,不应该局限在某一项工作流程中。目前,社保机构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基金的合理应用与安全存放。保证社保机构业务流程具有规范性,高度重视基金运营的风险高度。就算出现内部控制与基金支出不和谐的情况下,社保发展结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社保的公信性,无法实现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不能保证基金的安全。

3.4 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我国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并没有实现应有的功能。这些都是因为我国参保人数不断上升,加大了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但是对于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却是处于匮乏的环境,人才的缺乏为社保机构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增添了难度。还有就是我国存在着人情高于机制的情况,工作人员因为人情关系,降低了监督检查机制实施效力,影响内部控制的落实工作。因此为了保证内部监督检查机制的有效实施,需要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的全面落实。

4 完善社保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应对策略

4.1 加强内部控制的意识

首先,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提升政府部门的内部控制力度,融合社保机构的真实情况,进而完善内部控制的管理机制,详细分析相关的法律条例,为社保机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法律支持。

为了实现社会保障工作的全面实施,需要提升人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

通过分析在社保机构内部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问题作出对应的完善措施。例如,社保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社保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缺少明确性、社保内部控制目标狭隘、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等。

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工作可以全面的开展。[2]目前,针对社保机构来说,内部控制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意识还是比较薄弱。基于当前工作背景下,社保内部控制系统正在相对完善,社保工作人员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开展,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管理意识比较低,在工作中不能约束自己履行职责,进而无法提高工作的效率与水平,工作方式得不到优化。[3]因此,让内部控制的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引发出更多的问题。

最后,开展多样性培训。[5]想要全面了解内部职工的实际情况,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需要结合机构的真实情况,制定与内部控制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让所有人员都参与到内部控制中,加强职工的工作意识。同时还要对管理标准进行细致的划分,确保管理工作可以顺利落实,进而完善管理机制。

4.2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

本桥位于淅川县丹江口库区生态与水质保护绿色通道东段上的工程,起止于K39+947—K41+308,长度1361.0m。主桥为钢管混凝土系梁拱桥,引桥为装配式预应力箱梁,主桥下部采用柱式墩,引桥采用桩式桥墩、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主桥为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系梁拱结构,采用刚性系梁刚性拱,计算跨径L=120m,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跨比为1/4,矢高30m;拱肋采用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每个钢管外径100cm,钢管及腹板壁厚1.4cm,内充C50微膨胀混凝土,拱肋总高240cm;系梁采用箱形断面,高为200cm,宽为140cm;吊杆间距为5.4m,每片拱肋设吊杆21根。

4.3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结合经办机构工作实际,社保经办机构应及时、系统地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优化业务操作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出现问题可以有效追究责任。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业务环节同样如此,职工对各项业务有效处理,保证办理程序的有序性,做到对职工的有效控制。

(3)在次梁桁架的上弦杆与下弦杆之间设置直腹杆(采用¢48钢管),将直腹杆的上下接口打磨成与上弦杆与下弦杆外表面相吻合的弧形凹槽,与上弦杆与下弦杆焊接牢固。直腹杆的高度1200mm,间距1800mm,单根次梁桁架完成。

社保经办机构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业务系统与外部互联网的完全隔离,设置严格的权限,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做到权责分明,实现对系统数据的有效管理。经办机构每年应进行一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工作,对内控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有效管控社保基金风险。[5]例如,在某地区社保机构中,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可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在里面,进而建立具有信息化技术特点的内部信息化监督平台,全面优化机构运营与管理工作,提升社保机构信息化管理与自动化管理能力。

4.4 完善内部监督检查体制

增强内部监督检查体制意识,需要根据社保有关的法律政策,职工在具体工作中有效落实,对参保登记加以管理,优化审核工作,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并且在审核有关的业务时,应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安排专业性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与检查,完善相关的管理标准,做到内部监督检查体制的实施效力,促进社保内控机构制度的进一步发展。[6]

5 结论

综上所述,社保机构内部控制的管理与完善工作,离不开政策、经办单位以及信息的支持,可以提升整个机构的管理水平,减少一些风险的出现次数。但是社保机构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升人们对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进而保证社保机构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栗新红.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的完善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8(29):164-165.

[2]崔磊磊.试析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的完善策略[J].经济师,2018(1):54-55.

[3]聂步刚,屈忠.社保经办机构内控制度探索[J].四川劳动保障,2008(19).

[4]田青.内控视角下的社保机构财务管理探析[J].管理观察,2018(7):117-119.

[5]张健民.基于内控视角下的社保经办机构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9):126-127.

[6]温洁.社保基金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8(31):158.

[中图分类号] F840.4

标签:;  ;  ;  ;  

社保机构内控制度的完善策略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