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论文_章丽亚

(无锡市惠山区藕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4153)

【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3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高血压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15例):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15例):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最终就两组高血压患者用药总有效率、血压水平以及用药副作用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用药总有效率(53.33%)对比,观察组(93.33%)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用药副作用发生率(60.00%)对比,观察组(13.33%)获得明显降低(P<0.05)。结论:医疗人员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用药总有效率提高、血压水平降低以及用药副作用减少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水平提高。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高血压;临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243-02

高血压作为一种发生率显著的临床综合征,疾病表现主要体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1]。患者表现出较大血压变异性后,会使得患者的脏器损害有所严重,并且往往会导致血管结构有所改变,从而临床存在概率导致患者呈现出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以及肾衰竭的现象,对此通过采用合理药物进行治疗,将高血压患者的症状、疗效进行改善意义显著[2]。作为第三类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之一,临床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于血压水平控制以及疗效提高等方面可以获得确切效果,从而说明此种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方面应用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3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3岁~73岁,平均年龄为(62.15±2.29)岁;观察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3岁~75岁,平均年龄为(62.19±2.31)岁;对两组高血压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进行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高血压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研究用药方法期间,对照组: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3-4]。

对于对照组,在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过程中,用药频率为2次/d,用药剂量为10mg/次,用药方式为口服[5];对于观察组,在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过程中,用药频率为1次/d,用药剂量为2.5mg-5mg/次,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时间为早餐后。对于两组高血压患者均进行为期4w的治疗[6]。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用药总有效率、血压水平以及用药副作用。疗效判断标准:显效:所有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水平有所下降,程度≥10mmHg并且达到正常要求,或者血压水平有所下降,程度≥20mmHg;有效:所有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水平有所下降,程度<10mmHg并且达到正常要求,或者血压水平有所下降,程度为11mmHg~19mmHg;无效:所有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水平有所下降,程度<10mmHg并且未达到正常要求,或者血压水平有所提升[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高血压患者用药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药总有效率以及用药副作用)组间比较以%形式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血压水平)组间比较以 形式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用药总有效率对比

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用药总有效率(53.33%)对比,观察组(93.33%)获得明显提升(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用药总有效率临床对比 (例)

 

3、讨论

临床医师对于高血压患者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选择药物口服后,对于机体吸收的完全性可以做出充分保证,能够获得快速降压效果。但是因为肝首过效应产生的系列影响,表现出较低的药物利用度,对患者选择药物进行为期1.6h与4.0h范围的治疗后,便不会表现出药物峰值的现象[8]。

临床医师对于高血压患者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其针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外侧以及心肌外侧存在的钙离子可以进行显著控制,避免其于细胞内部注入,对血管平滑肌进行舒张,从而对于血压水平的降低做出充分保证。通过此种药物,可以对心肌肥厚进行逆转,对此选择此种药物长时间治疗后,针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出现可以进行充分预防,针对其药理作用加以分析发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物主要由左旋成分组成,其在降压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针对此种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此种药物作为一种水合剂,其表现出的生物利用度较为显著。选择二氢吡啶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于血管抗氧化扩张以及血小板聚集抵抗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效果。对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表现出的药动学性质较为显著,表现出较强的生物活性。在血管选择性方面呈现出显著优势,于脑动脉、冠状动脉以及肾动脉扩张方面可以获得确切效果,进而将血压水平显著降低,避免患者呈现出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此外,此种药物表现出独特的药动学特征,针对患者血药浓度可以长时间维持。

本次研究中,研究高血压用药方法期间,对照组:选择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最终发现,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用药总有效率(53.33%)对比,观察组(93.33%)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降低(P<0.05),同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用药副作用发生率(60.00%)对比,观察组(13.33%)获得明显降低(P<0.05),从而证明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用药总有效率提升、血压水平降低以及用药副作用降低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高血压患者病情好转。

参考文献:

[1]高俊岭,丁永明,傅华.社区高血压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服药依从性的观察[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25(01):79-82.

[2]卞维仕.天麻钩藤饮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05):87-89.

[3]王清辉,徐丽英.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6,25(01):73-75.

[4]路胜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2):73-74+77.

[5]朱雅静.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对比[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9):102-103.

[6]楼群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海峡药学,2013,25(05):53-55.

[7]韩延辉,董平栓,来利红,朱继红,王红雷,邢适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以及对血浆Apelin-12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08):1585-1587.

[8]侯丽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盐敏感性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19-4121.

论文作者:章丽亚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论文_章丽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