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患者的疗效研究论文_肖勇军1,肖新芳2,晏四珍3

1.汉川市精神病医院;2.汉川市精神病医院;3.汉川市新河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额叶癫痫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连续治疗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统计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有效率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叶癫痫患者采取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卡马西平;丙戊酸钠;额叶癫痫;疗效

癫痫是指脑部神经元过度进行同步化放电,并向周围扩散而引起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额叶癫痫是癫痫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发作形式及脑电图特征表现多样。相关研究表明,对额叶癫痫患进行联合用药可很好地控制病情,同时可减少单药剂量过大引起的不良反应。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均为临床抗癫痫的一线药物,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额叶癫痫患者采取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详细数据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额叶癫痫患者62例,入选标准: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关于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定义和分类标准[1];经MRI检查未发现有颅内与额叶有关的病变;发作期间经脑电图显示额部导联为著的癫痫放电。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者;脑外伤、脑梗死者;实验前已接受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平均(42.3±2.4)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6.2±1.3)年。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22~58岁,平均(43.6±2.5)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6.7±1.4)年。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存在可不信,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卡马西平(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798)治疗,起始剂量为5mg/kg.d,治疗1周后剂量加至10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kg.d,一天2次。观察组采取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沈阳格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462)治疗,丙戊酸钠剂量为20mg/kg.d,一天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1年,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2]: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发作频率来判断其临床效果,以治疗前的发作频率为基线,显效:治疗后的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75%;有效:治疗后的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范围在50%~75之间;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详细记录本组数据,计数资料如组间临床效果的比较采取X2检验,单位以(%)表示,应用SPSS19.0数据包对其进行统计处理,当提示P<0.05时,则表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有效率为77.42%(24/31),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用药安全性评价

观察组恶心1例、腹泻1例、震颤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恶心2例、腹泻1例、震颤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76,P=0.4718)。

3 讨论

额叶癫痫是一种特殊性类型的癫痫,其脑电图特征较为复杂,发作形式复杂多样,具有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其中以姿势性发作最为常见,其次为自动症、过度运动及头眼偏转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故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抗癫痫。

卡马西平是临床治疗癫痫的首选药物,以往临床多采用单一小剂量卡马西平治疗额叶癫痫,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抑制其兴奋性,可抑制病灶异常放电,并抑制其向周围扩散。但单一用药效果一般,需联合使用用药。丙戊酸钠是临床治疗癫痫全面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属于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通过抑制钠离子通道及中枢神经系统内γ-氨基丁酸代谢酶,同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加药物血药浓度,从而发挥良好的抗癫痫作用。有研究发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在协同作用下,可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同时其在抑制额叶癫痫病灶及其周围神经元放电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可见,额叶癫痫患者采取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高伟,吴立文,宋雪利等.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9):539-542.

[2]赖丰贇,杨仕良.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55-1056.

[3]杨之兰.丙戊酸钠联合卡马西平在治疗额叶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5):851.

[4]陈乾兵.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21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3(24):104-104.

[5]颜友春.丙戊酸钠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额叶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5,(9):140-141.

论文作者:肖勇军1,肖新芳2,晏四珍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6

标签:;  ;  ;  ;  ;  ;  ;  ;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患者的疗效研究论文_肖勇军1,肖新芳2,晏四珍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